三國:事後諸葛亮,三興大漢

第75章 論折節下交,劉備可是漢末最專業的

別帳內。

辛哲獨自刨著碗中的飯食。

昨日被辛評一陣糾正,辛哲雖然明白了辛評的用意,但內心又有逆反心理作祟。

似辛哲這般出身不凡、家境優渥的世家子,在弱冠之年最大的特點就是:不願受到家中長輩的約束,急於走出一條與家中長輩不同的道路來證明自己,以此來擺脫某某兒子的標籤。

辛哲的想法,是符合人之常情的。

飽暖思大志。

當物質上能吃飽穿暖後,人追求的就是精神層面的溫飽了。

正吃間。

徐庶的聲音自外響起:“辛都尉可在?”

辛哲驚喜而應,起身出帳。

同為潁川人且又都背井離鄉,兼之徐庶才識不凡、言語風趣,昨夜辛哲與徐庶聊得十分投緣,就差沒直接喊聲義兄了。

剛出帳,辛哲就看到了端著飯碗的徐庶,以及同樣端著飯碗的劉備。

左將軍?

辛哲頓時愣住。

劉備笑道:“昨夜幸有辛都尉辛苦護衛,我才能睡個安穩覺。”

如沐春風的笑容,灑脫豪放的言語,讓辛哲不由生出了幾分親近感。

“護衛左將軍,乃屬下職責。”辛哲恭謹的向劉備行禮,腦中回想起辛評的教導和糾正。

昨日辛評說幹了口水,讓辛哲認同了那句“大將軍在聽大將軍的,大將軍不在聽左將軍的,左將軍若與大將軍不和,聽大將軍的。”

“都是自家兄弟,不必拘禮。”劉備一手端著飯碗,一手扶起辛哲:“辛都尉若不嫌我粗鄙,可願與我入帳一敘?”

辛哲忙引劉備入內。

看到桌上尚未吃完的飯食,辛哲連忙又道:“左將軍稍待,我這就喚人收拾。”

劉備制止道:“軍營之中,諸禮從簡。我都端著飯碗來了,正欲與辛都尉同桌而食。元直,你也別站著。”

徐庶笑了笑,大步向前,又招呼辛哲:“辛都尉,左將軍不好俗禮,你也坐下吧。”

辛哲見劉備與徐庶雖然是主臣,但並未嚴格恪守主臣食坐之禮,反而如朋友一般同席而坐、同桌而食,更感驚訝。

思慮數息,辛哲也不再拘禮,坐下同食。

自古至今,餐桌上最容易拉近人與人的關係。

只是片刻間,辛哲就沒了初時的拘謹,更與劉備談笑風生。

雖說辛哲對敢於投筆從戎的班超頗為推崇,但識人無數的劉備能看破本質:

辛哲對班超的推崇是受到書籍的“浪漫”記載,實際上對戰場的殘酷知之甚少,真看到戰場的殘酷後,辛哲未必還會推崇班超。

故而。

劉備沒有順著辛哲對班超的推崇而大談特談,而是以盧植文武兼修為例子,來論證真正的大儒應該同時具備“上馬能平亂,下馬能治國,為人重信義,危亂見忠貞”的才能和品性。

若旁人這般說,辛哲或會嗤之以鼻。

但劉備是盧植的門生,又有東州名儒鄭玄贈書六千餘卷,還被袁紹親自迎接並引為上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