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說的話,就是名士名言,更讓辛哲有一種“聽左將軍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
再加上劉備的閱歷豐富,自幽州到冀州,自冀州到青州,自青州到徐州,自徐州到豫州,行程何止萬里?
下能與市井小販暢談民生冷暖,上能與王公大臣討論國情疾苦,眼光見識遠非辛哲這個涉世未深的能比。
而劉備對辛哲有關於軍旅的疑問,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讓辛哲對軍旅有了更為直觀的印象。
“大將軍以聲東擊西之計,明令顏良以偏軍襲擾白馬,拖住曹賊的主力;暗令郭圖、淳于瓊等人引大軍渡河,偷襲延津。”
“曹操中計,倉皇潰退,真乃快事!”
言談間,劉備忽然猛誇袁紹。
徐庶亦笑:“大將軍有上將顏良文丑,何懼曹操!曹操潰敗,理所當然。”
兩人的話聽得辛哲一陣疑惑。
曹操中計,倉皇潰退?
怎麼跟我聽到的不一樣?
“左將軍自何處聽聞‘曹操中計,倉皇潰退’?”辛哲忍不住出聲詢問。
“是辛從事所言。”劉備不假思索,又奇怪反問:“辛都尉莫非不知?”
辛哲的雙眸瞬間瞪大。
竟然會是家父所言?
家父為何要欺瞞左將軍?
辛哲更感疑惑。
見辛哲面色有異,徐庶故作疑惑:“莫非軍情有誤?”
支支吾吾了一陣,辛哲最終還是道明瞭實情:“據我所知,顏將軍進攻白馬失利,回來的時候僅有百餘騎。”
徐庶故作大驚:“顏將軍進攻白馬失利?怎會如此?辛從事怎能欺騙左將軍!”
辛哲聽得脖子發燙。
剛才與劉備相談有多歡,辛哲現在就有多羞愧。
“非是辛從事欺騙我。”劉備先是給了個肯定的結論,又替辛評尋找理由:“而是大軍出征,首重銳氣。辛從事若是直言顏良兵敗,會嚴重損害大軍士氣。辛從事顧大局而舍小節,真賢士也!”
劉備對辛評的猛誇,讓辛哲的羞愧更甚。
以直報怨,莫過於此。
緊接著,劉備又安撫辛哲:“辛都尉莫要擔心。勝敗乃兵家常事,大將軍兵馬強盛,小輸一陣,無傷大雅。今後上了戰場,你就跟在我身後,我會護你周全的。”
聽到劉備關切如斯,辛哲內心生出感動的同時,更生羞愧之心:“可我是騎營都尉,怎能躲在左將軍身後?”
劉備大笑:“辛都尉不是躲在我身後,而是觀摩學習,你還未真正經歷戰場兇險,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為將者,首先要學會的是臨危不亂,心如止水。”
隻言片語間,劉備就安撫了辛哲的心緒,令辛哲更為感動,拱手如誓:“得遇左將軍,是我之幸。願聽左將軍調遣。”
僅僅一頓飯的時間,辛哲對劉備就由“點頭之交”向“肺腑之交”轉變,更不由暗暗驚歎:左將軍器量,非常人能及也!
一直聊到袁紹差人來請劉備入大帳商議,辛哲都意猶未盡。
“我先去見大將軍,失陪了。”劉備起身向辛哲一禮,又叮囑徐庶:“元直,替我照顧好辛都尉,切莫怠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