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席話,句句在理。
尤其是最後那句“切勿以舊事介懷,而壞左將軍大事”,更令關羽和張飛感到羞愧。
“既為大業,私怨當休。三弟,我等應該謹記大哥的仁德之心,謹遵軍師之令。”關羽率先表了態。
張飛的鼻間哼出粗氣,偏頭道:“罷了!只要田豫真能助憲和說動鮮于輔歸附大哥,俺,俺,俺親自登門謝罪。”
簡雍見關羽和張飛不再反駁,遂也道:“昔日國讓離去,實乃形勢所迫;即便是左將軍,當時也對前途感到迷茫。”
“左將軍不曾責怪國讓,只遺憾不能再與國讓共成大事;而今左將軍欲圖河北而國讓又未投新主,若以恩義遊說,國讓定不會拒絕。”
諸葛亮遂向簡雍拱手道:“前往幽州遊說一事,就拜託簡從事了。時局動盪,路途多匪,還望簡從事諸事謹慎。”
簡雍點頭應命。
為護簡雍周全,諸葛亮自白毦兵中又挑了善騎射的猛士數人,與簡雍同行幽州。
隨後。
諸葛亮又在高唐縣設招賢館,由康成公門人、左將軍從事孫乾常駐招賢館,接待往來招賢館計程車子。
糜竺兄弟和曹宣則依舊配合陳震安頓士民。
關羽則繼續演練校刀手。
白毦兵則被諸葛亮暫時移交給龐統。
“亮知士元深諳軍謀,然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若不會統兵列陣,軍謀也難以為用。左將軍所轄白毦兵,皆是四方壯卒,可暫由士元統轄演練。”
對諸葛亮的安排,龐統不僅沒有異議,反而還有些興奮。
若不是劉備兵太少,龐統早就想統兵列陣,印證所學了。
“孔明知我心也!”龐統大笑應命:“統定不負所托!”
眾人皆有安排,唯有張飛啥事兒沒有。
“軍師,不可厚此薄彼!”張飛急得搓手。
待眾人相繼離去後,張飛那鐵塔般的身軀更是直接擋住了門口,生怕諸葛亮就此離去。
諸葛亮輕搖羽扇,不由笑道:“張主簿何必焦急。亮有一件極其重要的軍務,需要委託一個智勇兼備的去執行。亮深思熟慮,認為此重任唯有張主簿可以勝任。”
被諸葛亮隱晦的一誇,張飛頓時笑顏如花:“軍師慧眼如炬,竟識俺智勇兼備。將軍務交給俺,俺定不負軍師所託!”
趁著張飛高興,諸葛亮徐徐而道:“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
“亮初入河北,卻不識河北的天文、地理,深感憂慮。不知張主簿可否帶人繪製高唐至涿縣的山川地理圖,記錄各處山川的天文氣象。”
高唐到涿縣約八百里,沿途需要穿越多條河流水系,以及冀中平原複雜地形,兼之漢代測繪依賴於人力步行或騎馬、簡易羅盤、繩尺等工具,勘測距離有限。
氣象記錄則需要向當地人瞭解,以及實地觀察印證。
各個環節疊加,保守估計下限兩個月,實際受天氣、人力等綜合影響可能更長。
任務是非常的繁瑣和艱鉅的!
光有武勇不行,還得動腦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