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事後諸葛亮,三興大漢

第71章 劉備入黎陽,何謂十萬步騎

觀劉備神態不似作偽,袁紹不由深思:

【此刻索要太緊,反倒不妥。】

【先讓其跟隨文丑上陣,借曹操之手觀其手段;若能立功,再委以重任,孤就不信玄德還能不用關張二人。】

辛評亦勸:“關張二人要護衛左將軍家眷,若是強徵隨軍,左將軍定難心安。”

聞言。

袁紹不再遲疑,舉樽相邀間,將算計掩藏在笑聲中:“玄德豪氣干雲,真英雄也!”

劉備亦是笑聲回應,恭敬的飲盡樽中酒:“定不負大將軍厚望!”

酒宴盡歡而散。

袁紹先派人送劉備別帳休憩,後又私謂辛評:“仲治,你且先回黎陽大營,調汝子辛哲為騎營都尉,待孤與劉備回黎陽大營後,便調其入劉備麾下。”

辛評吃了一驚:“大將軍何以如此?”

袁紹冷哼:“劉備貌似純良,實則與曹操一樣,都喜歡巧取他人兵馬。朱靈前車之鑑,不可不防;若以外人為騎營都尉調入劉備麾下,孤不放心。”

昔日曹操征討陶謙時,袁紹派朱靈帶了三個營的兵馬支援曹操。

結果朱靈在戰後非但沒有返回河北,還帶著三個營的兵馬都轉投了曹操,把袁紹噁心得夠嗆。

若劉備也效仿曹操,袁紹損失一個騎營都尉事小,損失一營騎兵事大!

辛家八十餘口都在鄴城,不似朱靈孤家寡人一個。

有辛評的兒子當劉備的騎營都尉,袁紹才敢真的放心分撥一營騎兵給劉備。

儘管袁紹的理由很恰當,但辛評的內心卻在滴血。

【我雖然進言讓劉備跟著文丑去打曹操,但沒進言讓自己兒子也跟著文丑去打曹操啊。】

世家大族自有一套出仕的坦途,根本不用跟寒門和匹夫一般還得去熬軍功博出身。

辛評自投袁紹之日起,就沒想過走軍功一途,更沒想過讓自家兒子去軍中混資歷。

生個兒子不容易。

將兒子養大更不容易。

辛評還指望辛哲傳承家業,又豈會願意讓辛哲跟著劉備文丑去打曹操?

“大將軍,犬子不諳軍務,恐會誤事,不如另選賢能!”辛評硬著頭皮,想勸袁紹收回成命。

袁紹雖然被評為好謀無斷,但並非完全沒有主見,不會僅僅因為辛評一句“犬子不諳軍務”就改變決定。

見辛評故意貶低辛哲,袁紹還以為辛評是在自謙,遂又安撫許諾:“沮授之子想要當騎營都尉,孤都沒有允許;先讓汝子在騎營都尉一職上歷練,今後孤有大用。”

言下之意:騎營都尉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沮授的兒子想當都當不上,你辛評的兒子直接就撿了個騎營都尉,今後前途無量,還不趕緊叩首謝恩?

袁紹的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辛評再不情願都不行了,除非辛評想跟沮授田豐一般惹怒袁紹而斷送自己的前程。

“謹遵大將軍軍令!”

辛評低頭領命,將不情願掩飾在低垂的面上。

而在別帳。

劉備讓黃忠守在帳門口,與徐庶在帳內商議。

得知劉備要替袁紹統騎兵攻打曹操,徐庶不由大驚:“將軍既非主將,行軍對陣都要受文丑掣肘;又初統袁紹騎兵,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其所用。如何能與曹兵交戰?”

“元直所慮,我亦深知。”劉備目光灼灼,語氣篤定:“可袁紹給了我一營騎兵,若能得其所用,幽燕之地,將任我馳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