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事後諸葛亮,三興大漢

第51章 諸葛亮是個不折不扣的融資高手

諸葛亮又問及東海昌豨。

劉備道:“我本有意邀請昌豨一同北上,但昌豨怕我不能在河北立足,不願離開東海。只是許諾,來日我若再據徐州,定會舉兵相助。”

雖然劉備聲望也不低,魅力又高,但身逢亂世,以苟全性命為重。

即便是劉備也無能輕易讓人納頭就拜。

劉備現在基業未立,北方的世家豪強又大抵支援袁紹,兼之袁紹強而曹操弱,天下大勢的優勢在於袁紹。

昌豨看不到劉備在北方立足的未來,有此抉擇,不足為奇。

“可惜了。”

諸葛亮不由暗暗一嘆。

若昌豨肯跟著劉備北上,挑其精銳為用,劉備立足北方又能平添三分優勢。

嘆歸嘆,諸葛亮並未因此而糾結太多。

諸葛亮又取出曹操的書信,道:“曹操有書信讓亮轉交。”

掃了一眼信中內容,劉備不由哼了一聲:“曹操前據而後恭,思之令人發笑。若非軍師以智略震懾曹操,曹操又豈會善罷甘休?我與數萬士民能免於曹操的兵禍,軍師功不可沒。”

諸葛亮輕搖羽扇,笑道:“將軍可派人將此信,送與臧霸。請臧霸贊助些許糧草、軍械、青壯,亦或者能戰老卒。”

劉備一愣,隨即明白了諸葛亮的用意。

觀曹操書信,字裡行間的表達,都是曹操欲與劉備共謀大事。

將信交給臧霸,再“請”臧霸贊助些許糧草、軍械、青壯,甚至於能戰老卒,也是很合理的吧?

“軍師言之有理!”劉備大笑。

開陽。

府衙。

臧霸端坐軟席,一手拿著曹操給劉備的書信,一手拿著曹操往日的文書,仔細核對字跡。

堂下。

徐庶一臉淡然,不驕不躁。

在諸葛亮向劉備進言“將信送與臧霸”後,徐庶就自告奮勇的來給臧霸送信。

諸葛亮前往小沛斷後抵擋曹將,龐統前往青州出使袁譚,徐庶同與諸葛亮和龐統北上投劉備,自然不甘落後。

雖然當使者危險係數不低,但富貴險中求,越有危險的任務得到的功勳就更多。

良久。

臧霸將書信和文書放下,語氣凝重:“司空未曾下令讓我為左將軍提供糧草、軍械、青壯、老卒,左將軍的要求,太強人所難了。還請徐軍師轉告左將軍,非我不願,實是我未得司空密令,不敢自專。”

見臧霸開口,徐庶儒雅而笑:“臧相若是不信,可派人星夜兼程前往官渡請示司空;左將軍可以等!”

一句“左將軍可以等”,瞬間將臧霸給整不會了。

這不就是在耍無賴嗎?

誠然。

曹操未曾單獨下令讓臧霸為劉備提供糧草、軍械、青壯、老卒。

可曹操欲與劉備結盟,又是親筆所寫。

若臧霸不派人請示,曹操專注於對付袁紹而無暇顧及,不會單獨給臧霸下令;可若臧霸主動派人去請示,曹操不僅會下令還會對臧霸不滿。

這等小事,還要單獨請示,當我很閒?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