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下旬。
“鄭明公子今天訂婚,給所有人發糖了。是哪家的姑娘這麼幸運?”
“恭喜鄭明公子啊!”
“聽說明年就正式大婚,到時候更加熱鬧。”
今天是鄭明與李幼嫆訂婚的日子,鄭府舉行了訂婚宴。
雖然邀請的人不多,但這一天,鄭家管理下的民眾,所有人都得到了一些東西,比如:喜糖,喜酒,瓜果。
一萬多人,分發起來並不麻煩。
反而與民眾一起慶祝,能凝聚民心。
這次訂婚雖然給民眾送了東西,但並沒有公開李幼嫆的身份,把這種資訊控制在小範圍內,不去宣傳。
鄭家李家就是為了低調聯姻,避免被清庭知道,給李家帶來麻煩,那樣也不利於鄭家未來的發展。
就是要先苟住,積蓄力量。
兩家已經訂好了,今天給鄭明和李幼嫆訂婚,明年十月正式成婚。
李幼嫆正好利用這段時間好好陪陪家人,尤其是她的母親王氏。
到了十二月初,李彥昌,李幼嫆,王氏等李家人才離開。
回去時,帶走了鄭家的回禮。
水稻一千五百噸,胡椒兩百噸,瓷器兩千件,玻璃品一百件,以及沉香,金銀首飾,珠寶等等。
其中除了金銀首飾,珠寶外,最值錢的是瓷器,玻璃品,沉香三樣東西。
百件玻璃品,是目前燒製出來的玻璃品中最好的一批,也就一百多件,鄭家只留下來數十件。
瓷器也是鄭家燒製出來最好的一批。
沉香數量也不少,其中一半是跟土著人換來的。
這些東西的價值要超過李家帶來禮品價值幾萬兩白銀,如此才能彰顯鄭家的大氣和重視。
數日後。
今日,鄭明來到了一處露天煤礦開採地。
這裡的地勢比較平緩,每天能出不少煤炭,然後透過人力,推著木車或者用挑的方式運輸出去,十分費人力。
“公子,我們這就準備好了。”
說話的是工造所負責人呂恭。
鄭明看著面前的鐵軌,感慨道:“能做出來已經不容易,你們辛苦了。”
呂恭不敢言辛苦,“不辛苦,跟著公子做這些新鮮東西,是我們長見識了。”
可不是嘛,要不是鄭明提出這樣的想法,他們都想不到可以這樣做。
雖然做起來不容易,但這事意義重大,呂恭他們都很認真在做。
做的什麼呢?
軌道車!
一開始鄭明的想法是全用鐵來鑄造鐵軌和鐵的車,但嘗試後就改變了主意。
因為要手工鑄造鐵軌這種大型構件,十分困難,太費時費力,鄭家現在缺的就是人,暫時不可能有那麼多鐵匠來鑄造鐵軌。
用生鐵直接倒模鑄造鐵軌,倒是比用熟鐵或者灌鋼法得到的滲碳鋼進行手工鍛造鐵軌要容易許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