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我們的馬為什麼這麼少啊?”
“在臺島時,我們家那麼多馬的。”
鄭敏騎著馬,跟旁邊同樣騎著馬的鄭明說著話。
兄妹倆今天來馬場瞧瞧,順便騎騎馬。
雖然說是馬場,但這裡只有二十多匹馬,都是跟隨鄭明他們從臺島過來這裡的。
婆羅洲這個熱帶雨林氣候,不太合適馬匹生存,一開始有更多馬匹的,來到這裡後,水土不服,得病等死了許多。
最後這二十多匹,要不是鄭明穿越過來了,並且有了空間泉水來給它們喂,它們多半已經全沒了。
餵過幾次稀釋後的空間泉水湯藥,這些馬匹現在已經適應這裡的氣候,在空間泉水的作用下,它們應該是有了新的抗體,能抵抗這裡的各種病。
在婆羅洲,在南洋,馬匹用來作戰的機會不多,多是海戰。
但對於鄭家來說,馬匹,耕牛,是很重要的運輸能力。
軌道車建造需要時間,而且地勢不平坦的地方不好用,這就需要馬匹和耕牛來運輸了。
耕牛現在有近三百頭,但多是用來耕地,閒時就幫著運輸水稻,沒空閒做其他的,數量還不夠的。
馬匹比耕牛更好用來運輸東西,尤其是上山下山的。
只是現在數量太少。
“我和你嫆姐姐說了,他們家會給我們弄一些馬匹來,以後會多起來的。”鄭明給李幼嫆說了馬匹的事情,她答應了。
“嫂子真好!”鄭敏問道:“嫂子一次要來嗎?”
鄭明搖頭:“不會,要等明年十月了。”
“啊,這麼久。我會想她的。”鄭敏失落道。
時間轉眼間來到了1685年1月初。
“鄭明,恭喜你和幼嫆訂婚了,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不必太客氣。”
李家的船隊來了,這次是李彥盛,他是李彥昌的堂弟,輩分上,現在算是鄭明的叔。
剛見面,免不了相互間寒暄一陣。
之後,李彥盛給鄭寬,鄭明他們說這次帶來了哪些貨物。
“這次帶來了一千二百多人,其中九百多是買船票來的,剩下三百多人都是倭國女人,我們也是碰到機會才弄來的,正好你們現在女人太少,補充補充。
這些倭國女人中有幾個會些漢話的,你們之後可以與她們幾個溝通。”
還真是沒想到,帶來了三百多倭國女人。
有幾個會漢話的!鄭明已經在考慮如何安置這三百多倭國女人。
先把她們單獨安置在一起,然後教會她們基本的漢話,然後許配給沒老婆的男人。
這樣能讓她們以後更好的融入這裡,同時鄭明還有目的,就是先培養好這些倭國女人,以後以她們為橋樑,才好與後來的倭國人溝通,能省許多麻煩。
倭國男人鄭家也是要的,是很好的炮灰和勞動力,當然,對於願意真心歸順的,可以給他們鄭家子民的待遇。
那九百多買船票來的,好安排,也不需要付錢,這三百多倭國女人,鄭家要給錢,六千多兩白銀。
雖然現在鄭家和李家聯姻了,雙方做生意都會相遇優惠,優先,但還是要給錢的。
親兄弟還明算賬呢。
錢的上面不能糊弄,不然以後就是天大的禍患。
除了人,李彥盛帶來的貨還有兩千噸鐵礦石,五十噸硝石,二十噸硫磺,三萬匹麻布,一萬匹棉布,一千噸小麥,馬匹八十五匹,二十噸食鹽,十噸菜油等等。
價值大概是近四萬兩白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