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諸天從喚醒碧瑤開始

第36章 小小人美仙(二合一)

張小凡隨手將楊堅所贈的金牌收入懷中,沐浴梳洗一番後便與李淵夫婦共進早膳。

席間,他婉拒了李淵派車相送的好意,而是執意步行前去,李淵夫婦不解,張小凡只道:“武道修行,貴在步履之間。“

手持御賜金牌,張小凡在宮中自然暢通無阻。

在一名眉清目秀的小太監躬身引路下,張小凡穿過重重宮闕,向著皇宮西北角的文淵閣行去。

約莫走了半個時辰,周遭殿宇漸稀,竟顯出幾分清幽之意。

轉過一道朱漆斑駁的宮牆,文淵閣赫然在目。

這座三層木構樓閣與皇宮的金碧輝煌格格不入。

青灰色的瓦當上爬著幾株倔強的瓦松,簷角銅鈴在風中發出沉悶的聲響,倒像是有幾分深山古剎的氣象。

走近細看,張小凡眼中精光一閃:

地基以花崗岩砌築,高出地面三尺,四角暗藏玄鐵打造的排水龍首

門窗皆用百年鐵木製成,表面塗著特製的防火泥漿

簷下懸掛著數十個鎏金銅鈴,細看竟是中空構造,內藏驅蟲藥粉

閣前一方清池,池底鋪著能吸收潮氣的火山石

正當他暗自讚歎這防蟲防火設計的獨具匠心時,忽覺心神一動。

在張小凡靈覺感應中,閣內似有若無地傳來三道綿長氣息:

一道如古井無波,隱在頂層書架的陰影裡;

一道似遊絲飄渺,藏於二樓古籍的墨香中;

最驚人的是第三道,竟與整座文淵閣的氣機融為一體,氣息飄忽不定,竟似已觸控到宗師門檻。

張小凡剛踏進文淵閣前的青石小徑,三股凌厲的氣息便如毒蛇般從不同方位襲來。

左側那道陰寒刺骨,似九幽寒冰;右側熾熱逼人,如烈火焚身;正前方那道更是厚重如山,壓得四周空氣都為之一滯。

“有趣。“

張小凡嘴角微揚,眼中精光一閃。他並未拔刀,只是稍稍放開一直壓制著的氣勢。

剎那間,一道通天徹地的刀意沖天而起——刀身如巍峨崑崙般厚重蒼茫,刀刃似東海怒濤般浩瀚無垠,一股斬天裂地的氣勢轟然爆發!。

“錚!“

一聲清越刀鳴響徹雲霄,三道襲來的氣息應聲而斷。

閣內傳來幾聲悶哼,接著是重物墜地的聲響,顯然有人被這刀意震得踉蹌後退。

“嶽某此來只為借閱典籍,諸位還是莫要自誤的好。“

話音未落,張小凡面前那兩扇重達千斤的玄鐵木門竟無風自開,門軸轉動間未發出半點聲響。

張小凡負手緩步而入,撲面而來的是沉澱了數百年的墨香。

他深吸一口氣,眼中精光暴漲——眼前景象,饒是以他見多識廣,也不禁心神震動。

文淵閣一層開闊如廣場,一排排烏木書架整齊排列,上面密密麻麻擺滿了竹簡、絹書和紙冊有盡有,一直延伸到視線盡頭。

東側是《齊民要術》《農桑輯要》等農耕典籍;西側陳列著《考工記》《天工開物》等工匠制器之書。

“不愧是北周傾盡國力蒐集建造,果然名不虛傳。“張小凡輕聲自語。

幾個身著儒衫的抄書吏正在燈下奮筆疾書,見有人來,抬頭看了一眼又迅速低頭,顯然得了吩咐不敢多事。

張小凡沒有停留,徑直走向通往二層的樓梯。樓梯口站著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者,正捧著一冊《莊子》細讀。

“三層。“張小凡淡淡道,從懷中取出金牌牌在老者眼前一晃。

老者瞳孔微縮,連忙側身讓路:“大人請便。“

二層比一層更為精緻,沉香木打造的書架上,諸子百家典籍分門別類。

儒家《六經》獨佔一隅,道家《道德經》《南華真經》排列有序,就連少見的墨家、法家、陰陽家典籍也一應俱全。

幾位看起來是翰林院學士模樣的人正在查閱資料,見到張小凡上來,紛紛露出詫異神色。

張小凡目不斜視,直奔三層。

推開三層的雕花木門,一股不同於墨香的氣息撲面而來——那是經年累月的墨汁味、鐵鏽味和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壓迫感。

這裡沒有書架,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鐵鑄的匣子,每個匣子上都刻著武功名稱和創派祖師的名號。

張小凡的手指輕輕掠過一排玄鐵匣,忽然在一方墨色鐵匣前停下。

這鐵匣通體冰涼,表面刻著細密的龍鱗紋路,匣口處有一道暗紅色的火漆封印,似乎未曾有人開啟過。

“嗯?“張小凡目光微凝,指尖刀氣一吐,火漆應聲碎裂。

“咔嗒——“匣蓋彈開,一股凌厲的氣息撲面而來,彷彿有無數細小的罡風在匣中盤旋。

張小凡定睛一看,只見匣中靜靜躺著一卷泛黃的書冊,書冊的邊緣已經有些破損,但上面“天罡手“三個硃砂大字依舊如血般鮮豔。

旁邊還有一冊略薄的冊子,上書“游龍步“三字,字跡飄逸如龍蛇遊走。

“宇文覺羅的絕學?“張小凡眉頭一挑,眼中閃過一絲訝異。

宇文覺羅乃是自己在宗師境界難得的強敵,其天罡手可裂金石,游龍步能縮地成寸,乃是其縱橫天下的不傳之秘,沒想到竟被收藏在此處。

他緩緩翻開天罡手的書冊,凝神感悟,頓時,一股凌厲的意境撲面而來,恍惚見書冊上的文字竟如活物般遊動,化作一道道掌影在張小凡眼前演化。

張小凡心神沉浸其中,不知不覺間,右手五指微張,竟隨著秘籍上的圖示緩緩划動,指尖隱隱有罡風流轉。

“原來如此...“張小凡喃喃自語,“天罡手並非純粹的外門硬功,而是以氣御勁,剛柔並濟...“

他完全沉浸在這門絕學之中,時而閉目沉思,時而起身演練,竟未察覺窗外日影西斜。

待他回過神來,文淵閣內已是暮色沉沉,最後一縷夕陽透過窗欞,在青石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竟已過了大半日...“張小凡收起秘籍,心中感慨萬千。

這文淵閣果真名不虛傳,隨便一冊武學典籍,便足以讓江湖中人爭得頭破血流。

自那日起,張小凡便日日來文淵閣研讀。

只是張小凡不再侷限於武學典籍,而是遍覽群書,從諸子百家的經義到農耕制器的技藝,無不涉獵,以求觸類旁通,夯實根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