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聲,抬頭朝門外看去,只見進來的是皇太子朱翊鈞。
幾人俱都一愣,這個節骨眼上,太子來幹什麼?
且說,朱翊鈞自回東宮,又遣孫海繼續打探資訊,當知道孟衝回去了司禮監,準備前去試探一下孟衝。
卻不料,功夫不負有心人,恰好碰到了孟衝與馮保對峙。
孟衝儘管心中藏有不快,表面上卻樂呵呵的帶頭行禮:
“老奴見過太子殿下。”
“孟公公好威風。”未等馮保行禮,朱翊鈞嘖嘖稱讚,接著話鋒一轉,“本宮在門外就聽見了孟公公的聲音,這幾人你都認識嗎?”
馮保見朱翊鈞是奔孟衝而來,心中大喜,要是自己能借太子之威,或許也能和孟衝分庭抗禮一會兒。
當下也不出聲打斷朱翊鈞,只是在旁微微行了個萬福,靜觀其變。
“回太子殿下話,這幾個奴才都是御馬監的。
那兩個女人是皇上叫老奴從宮外找的戲子,但不知道他們都犯了什麼罪,馮公公竟將他們都綁了起來。”
不得不說,內宮這幾個人都是老奸巨猾,孟衝一邊解釋一邊暗裡朝馮保送了個殺機過去。
馮保剛要辯解,朱翊鈞卻抬手示意他閉嘴,後者乖乖將還未說出口的話,重新又咽回了肚子裡。
自己來這裡不是想看他們兩個人罵架的,要是讓他倆一直嘴炮下去,天黑也出不了結果。
“哦,戲子?本宮聽聞我朝素有北曲、南戲之分。
嘉靖之後,民間流傳盛廣的有《寶劍記》、《鳴鳳記》、《浣紗記》三曲,不知道孟公公找來的這幾個戲子會唱否?”
孟衝文化程度不高,大字不識幾個,全憑炒的一手好菜和逢迎聖心才得以坐上這司禮監掌印太監一職。
此時聽朱翊鈞滔滔不絕的講解,一邊暗自敬佩這十歲孩童的博識,一邊是聽的雲裡霧裡。
“啊!會,都會!這幾人正因為唱的一手好曲,老奴才引見給皇上。”
馮保知道孟衝這個傻蛋聽不懂,於是上前補充道:
“殿下的聰明才智真是讓老奴佩服的五體投地啊!
“奴才聽說那個作《寶劍記》的作者名叫李開先,是嘉靖八年的進士,本是前途無量,卻因為得罪了嚴黨而被罷職閒居,直到去世也未曾再啟用,真是令人唏噓啊!
早就聽聞孟公公也喜歡聽曲,果然名不虛傳!”
“還不是跟皇上學的,皇上喜歡聽曲解悶,咱在一旁每天聽,聽多了也自然就喜歡上了。”
孟衝語氣大有炫耀之意,全然沒有發現馮保給他挖的坑,面對馮保送上來的助攻,自己不撿就說不過去了。
“本宮長這麼大還沒有聽過這個《寶劍記》,大伴你聽過嗎?”
“說來慚愧,老奴也未曾聽過,面對朱翊鈞的尋問,馮保立馬心領神會。
“也罷,那就請孟公公,讓這兩個唱手在此唱一曲吧,本宮想聽聽,是什麼樣的唱手能讓父皇如此念念不忘。”
“殿下,這…要不換個時間?”
“為何?”朱翊鈞明知故問。
“孟公公,既然殿下現在有雅興,你就讓她倆撿好聽的,唱一曲吧!”
馮保在旁不停的推波助瀾,讓孟衝心裡冒出一股無名火來,但礙有朱翊鈞在此,他不好發作,只得強行按下來。
“殿下,這兩個唱手給皇上唱了一天,嗓子都有些沙啞。
如若讓她們繼續唱的話,怕是唱的難聽,擾了殿下雅興,殿下不妨今日且回宮,回頭您挑個時間,老奴帶她們登門唱曲……”
“擇日不如撞日,撞日不如今日,孟公公何故如此推脫,莫不是瞧不上本宮?就今日吧!”
朱翊鈞的語氣中有著不容拒絕。
“既然殿下想聽,那就讓她們唱會兒吧,請殿下稍等片刻。
眼見躲不掉,孟衝心想,朱翊鈞只是個十歲的孩子,就是胡亂唱幾個曲子,他也聽不出來,當下打定主意,親自去給那兩女子解綁,趁機低聲耳語了幾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