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靖明

第20章 刺王殺駕

國不可一日無君,萬機不可久曠。

國喪期間關於先帝喪葬,新帝登基的一干事情,在高儀的帶領下,禮部都井條有序的籌辦著。

又過了幾日,在內閣三老的帶領下,文武百官以及軍民代表再次聚集會極門,進行第二次勸進。

相比於上一次只有成國公、英國公的勸進,這次由內閣牽頭,聲勢更加浩大。

朱翊鈞早就知道,這次也是做個樣子,登不了基,於是按內閣早已擬好的答覆作了諭答:

“覽所進箋,具見卿等憂國至意,顧於哀痛之初,切維統之事,豈忍遽聞,所請不準。”

再跟文武百官拉拉扯扯,你勸我拒,來往了幾個回合後,終於做罷。

朱翊鈞畢竟只是個十歲的孩子,在看完這些繁文縟節之後,身體早已吃不消,回宮之後倒頭就睡。

醒來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召朱希孝進宮,沒什麼事,就是嘮嘮嗑,一起用午膳,再賞賜點什麼東西。

這些天,每日皆是如此,以朱希孝的身份,獲得的恩寵,放眼前朝歷代都是十分罕見。

朱希孝心理的防線在一步步瓦解,不同於自己哥哥的明哲保身,朱希孝一直希望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建功立業,而不是凡事都靠祖上的榮譽來庇護。

靠自己打拼下來的,才更有意義。

一時間朝中人人都都以為成國公一脈已經完完全全是小皇帝的人。

隆慶時期,朱載垕基本把輔政大權全盤交給高拱,致使內閣猶如宰相,權力空前絕後的大。

所以這一新朝的時候,高拱依舊想如法炮製,唯一的辦法就是不能讓小皇帝接觸到權力。

有些東西你不碰,你就不惦記了。

高拱從來都看不起勳貴,在自己的認知裡,這些勳貴除了最初祖上幾位有能力之外,傳到後面的哪個不都是酒囊飯袋?

這些人每天任著高職,吃著皇糧,全然一副混吃等死的狀態。

對於朱希孝每日被太子召進宮,高拱以為是朱希忠授意,因此對這位成國公更加鄙夷三分。

朝堂上是會站隊的,高拱往哪站,群臣就跟著去哪,大多數人也開始刻意的與朱希忠保持距離。

朱希忠知道這都是受自己弟弟的影響,奈何勸告多次,朱希孝依舊不聽,我行我素。

自上次為隆慶帝偷運女子入宮事發後,司禮監掌印太監孟衝自知大勢已去。

除了那日得知隆慶帝駕崩之後進宮哀嚎了幾聲,其餘日子都是稱病在家,閉門不出。

馮保覬覦司禮監掌印之位已久,趁這個機會,趕緊在司禮監進行大洗牌,一些重要的位置能換都換上了自己的人,一方面加快謀劃,整日進出兩宮,給兩位娘娘調三窩四。

……

日月如梭,轉眼就到了第三次接受百官勸進的日子。不出意外,這一次自己接受之後,就真正意義上是大明的皇帝了。

六月二日一早,天剛矇矇亮,朱翊鈞早早便起了床,在宮女的服侍下換上絰服。

這一次不同於前兩次勸進,這次勸進的地點選在了文華殿。

片刻之後,收拾完畢的朱翊鈞推開慈慶宮門,只見一名身穿飛魚服,佩帶繡春刀的將官正半跪在門外,周圍跟著幾十名錦衣衛。

“臣錦衣衛掌事都督朱希孝參見太子殿下!”

對於朱希孝的出現,他並不感到意外,透過這幾日的相處,朱希孝內心的最後一道防線已經被自己攻下。

對於這類的老實人,就當以情動情!

朱翊鈞揮手示意免禮,轉身踩著跪在地上的小太監後背登上乘輿。

“起轎!”

隨著太監一聲呦喝,一行隊伍在錦衣衛的護送下浩浩蕩蕩的開往文化殿。

凡是路過之處,兩旁的太監宮女全都早早跪下,迎接聖駕,齊聲喊道:

“參見太子殿下!”

行至中途,轎子突然放緩,朱希孝小聲稟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