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乾清宮還未完全騰出來,朱翊鈞依舊先住在慈慶宮。
他回想今日發生的種種事情,不由感嘆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
一想到日後的大明江山社稷、兩京一十三省以及一億五千萬黎民百姓的重擔都要挑在自己身上,朱翊鈞愈發覺得壓力空前的大。
人呢,晚上越胡思亂想,越就睡不著!
正在這時,殿外傳來一陣細碎的腳步聲,朱翊鈞知道,這是孫海來了。
孫海原為直殿監掌印,但如今自己即將登基大寶,孫海也自然水漲船高。不出意外,以後乾清宮掌事就是他的了。
朱翊鈞一想起歷史上的萬曆皇帝長達三十年不上朝就有些嗤之以鼻。
這一世自己當勤勉一些,於是他上午特意囑咐孫海,以後有什麼事情要稟報,不能拖著,要立馬呈報。
就是晚上的時候,只要自己寢宮燈還亮著,孫海就可以進來當面呈稟。
“殿下,通政司有本,兩廣總督殷正茂有急奏。”
朱翊鈞一聽名字,腦海裡瞬間搜尋著對這個人的記憶。
殷正茂,字養實,號石汀,南直隸徽州府歙人,嘉靖二十六年中進士,值得一提的是與張居正為同科進士。
“兩廣的急報,莫非是有軍情?快,拿給本宮!”
朱翊鈞一個鯉魚打挺,翻身躍起,從孫海手中接過邸報。
嗯?這封蓋了兩廣總督大印的邸報似乎有人動過。
這是自己看的第一個關於軍國大事的邸報,因此朱翊鈞一行一行看的非常認真,生怕漏了什麼重要資訊。
看罷,朱翊鈞將邸報放在桌上,仔細思索著邸報上的內容。
報上殷正茂有三層意思,其一:五月二日,倭寇分兵三路,大舉侵犯廣東廣海、新寧、惠來三地,其中電白、錦襄淪陷。
五月五日,倭寇轉戰雷、瓊二州境內,百姓、財產損失慘重,然後自己調兵遣將、分頭圍剿,最終斬敵三百餘人,成功穩定住了廣東沿海局勢。
這一層目的是邀功。
其二:肇慶恩平十三村的陳金鶯、鄰邑苔村三巢的羅織清、藤洞九徑十寨的黃飛鶯發動起義。
同時藍一清、賴元爵領導畬人也在惠州、潮州一帶起義,連地有八百餘里,叛賊多達數萬之眾。自己即刻率大軍開拔賊穴,不勝誓不還師。
其三:平叛軍費不足,向朝廷要錢。
其實這三個合起來都一個意思,就是沒錢了,要錢!
朱翊鈞笑了笑,果然錢能難倒英雄漢,沒錢你就啥也幹不了,但是自己還未登基、親政,現在也不知道朝廷政局如何。
“對了,這封邸報,大伴看了嗎?”
“回殿下話,這封邸報馮公公是第一個看的,是他讓奴婢呈給殿下的。”
朱翊鈞苦笑了幾聲,果然不出自己所料,這封邸報自己不是第一個看到的。
按理來說,所有呈到皇帝面前奏摺,必須先得集中在通政司,再轉呈皇帝,期間所有人都不得拆開。
上午百官勸進結束之後,自己母親李貴妃下了懿旨,說太子年幼,凡國家大事奏疏呈上來由司禮監秉筆太監馮保輔助太子審閱,然後再交與內閣票擬,最後再由馮保輔助太子批紅。
這麼一套處理政務的流程,馮保承上啟下,哪一環都離不開他。
朱翊鈞感覺自己的皇權受到挑戰,如若自己後面不採取點兒行動,自己與傀儡皇帝又有何異?
想到這,朱翊鈞翻身上床,丟下一句話給孫海:“明日將這封邸報呈與內閣,讓他們票擬個結果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