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靖明

第77章 天使南巡

海瑞神色一怔,點頭說道:“願聽聖裁!”

皇帝前兩天就跟自己說過,要選一個貼身保護,人員就是這一屆京衛武學魁首,只是不知道為何有兩個人?

正在思慮間,只見有兩人已經邁步進來,左邊那人身長七尺,面如冠玉,眸子明亮,右邊那人身長八尺,面色黝黑,肩寬胸闊。

“臣駱思恭。”

“臣劉大鑌。”

“叩見陛下!”

朱翊鈞仔細打量著兩人,一黑一白,一壯一瘦,站在一起,倒是別有一番趣味,忍不住暗讚一聲!

“人言道自古英雄出少年,果不其然,你二人多大了?”

駱思恭曾經見過張居正一眼,如今他又是內閣首輔,見他問話,自然不敢怠慢,趕緊躬身,並且微微碰了下劉大鑌的手肘。

後者也是立馬會意,隨駱思恭彎腰,異口同聲道:“回首輔大人,小人今年十七!”

“小人十八!”

朱翊鈞小手一擺,說道:“京衛武學是我大明培養將才之主要渠道,傳至現在已有百年,今你二人既是這屆魁首,望你二人不忘初心,專研武學,為大明將帥的儲備添磚加瓦!

特此加封你二人為金吾衛,駱思恭留在京城等候勘用,劉大鑌就隨海御史這次一同南下吧,望你務必要護衛海卿周全!”

說完,朱翊鈞望向劉大鑌,後者一臉吃驚,竟然一時忘了謝恩,這時孫海喊道:“劉大鑌你還愣著幹什麼,還不快謝恩!”

駱思恭趕緊又戳了下劉大鑌腰,他這才回過神來,忙跪地謝恩。

謝恩完,劉大鑌又轉身面向海瑞行禮。

這也太快了,自己一心想建功立業,沒想到今日剛得魁首就來了機會,而且還是外出辦案!

因此劉大鑌在給海瑞行禮時,嘴角都是按捺不住的笑容,反觀駱思恭卻一臉不悅,同為魁首,劉大鑌就有機會建功立業,而自己卻什麼等候勘用,怎麼等,等到牛年馬月嗎?

雖然駱思恭心生不快,但他卻不敢當面發作,畢竟在場的都是大佬級別的人物,先不說沖齡踐祚的皇帝,單是鐵血宰相張居正以及青天大老爺的海瑞就足夠他喝一壺的了。

要是萬一皇帝生氣,一怒之下將自己魁首之名再取消了,那就是得不償失了,不如先臥薪嚐膽,等後面再尋找機會。

想到這兒,駱思恭心裡才稍微舒服了些,這時朱翊鈞擺了擺手,示意他們下去。

兩人躬身拜謝,朝門外走去。

朱翊鈞又留下眾人吃了晚膳,爾後又商議了片刻,才最終定下這次南巡人員名單,分別是:巡撫兼左僉都御史海瑞,河道總督兼副右都御史潘季馴,河道副督萬恭,金吾衛劉大鑌,隨行五百戚家軍主將朱鈺。

漕運總督署,最初建於南宋乾道六年,由錄事陳敏興修,元時為淮安路總管府,大明洪武元年,淮安知府範中政在此正式建淮安府署。

總督漕運署坐落在淮安城正中,長三百多米,寬一百多米,整體呈四方格局,佔地面積超過三萬平方米。

層樓疊榭,氣勢磅礴!

官署正門建有鼓亭兩座,立有一對石獅,大門正中懸匾“總督漕運部院”六個大字,威嚴十分。

中路大門後即有兩門,大堂、二堂,在二門與大堂之間的甬道上,又有單體建築一座,即儀門。

儀門,建為三開間獨立式門樓,只有新官到任,迎接聖旨或舉行祭典才開啟。

平日四門緊閉的儀門今日卻四門大開,只因今日要有新任漕運總督到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