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經筵官大概討論了有一柱香的時間,朱翊鈞眼瞅著時間差不多了,重重的咳嗽了幾聲,耳朵好的官員聽到咳嗽聲,知道皇帝要有話講,於是立馬就閉了嘴。
幾個沒有聽見咳嗽聲的官員還在激情討論,片刻聽見討論聲越來越小,四處張望了下,見眾人都已經端坐等待皇帝講話,才尷尬的趕緊住口。
朱翊鈞見眾人終於安靜了下來,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諸位老師,朕對民生也常有熟思,今日想在眾位老師面前,略述心之所想,可否?”
皇帝要講話,這誰敢說不可,只見眾人都立馬端正儀態,垂手靜聽。
朱翊鈞正色道:“朕認為民生是公共性的,解決民生問題不能單靠百姓和政府,需要結合整個國家的力量,還要依賴於天下的資源,國家體制的改革以及完善,只有將這些全部整合起來才能充分發揮了我們這個國家共同體的作用,才能改善民生問題。”
“公共性,國家共同體?”
這些詞語從未聽過,眾位講官紛紛沉思起來,就連狀元出身的申時行也聽的有些似懂非懂。
這時餘有丁一拍大腿叫道:“皇上口中所指的國家共同體,共同的意思可就是大家的,是為說天下萬物是大家共有的,民生問題自然也是大家的問題,解決民生問題得全國上下同心協力。
譬如我們現在討論問題就也是共同體,我們每個人都得暢所欲言,集大家之智,來商議出最好的方案。
某種程度上,共同體的存在也是為了解決問題?”
朱翊鈞大喜,史,誠不欺我!老祖宗的智慧真是博大精深!
“不錯,共同體也可以理解為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工具,只有集中起來,才可以讓人變得更強大。
縱觀前朝歷代,孤膽英雄不是沒有,但那不是社會解決問題的主流,也不是社會意識形態的主流。”
社會意識形態又是什麼?
眾位講官已經被朱翊鈞說的有些迷糊,這哪裡是十歲的孩子,這分明是一個有著自己想法,開宗立派的聖人!
社會意識形態,是指意識的表現和表述形式。
朱翊鈞給大家解釋道,但是他看見大家還是一臉迷茫的樣子,頓了頓,整理了下語句,才又繼續講道:“這裡的意識表現形式是世界和萬物的存在、有運動、變化、行為等。
例如:四季變化、社會運動、人體行為等等。
而意識的表述形式是人所創造的概念、理論、觀點、知識,、文學、藝術、語言、文字、圖畫、法律等等。”
眾人此時聽的已經是滿頭大汗,皇帝驚如天人也!
在座的各位哪個不是博覽群書,見多識廣?可是皇帝所說的這些術詞,大家都是亙古未聞。
當今的的皇帝莫非是想聖王一體?
思想上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甚至只要他想,可以開宗立派。政治上自己身為大明皇帝,權力的頂峰,二者若合一,內聖外王,必將震爍古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大明皇帝朱翊鈞主宰!
朱翊鈞想著就是儘可能的改變一下意識形態,這樣全國人民才有凝聚力、向心力,自己之後才能更好的改革。
改革先改什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