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這是所為何事?
原來官場都要講究個和光同塵的道理,就連常勝將軍戚繼光也不例外。
大明朝到這個時候,已經逐漸文盛武衰,同樣品階的武將卻要處處受文官的節制。
你若不屑一顧,我行我素,朝廷上有大把文官等著彈劾你。
他們會像針孔一樣,無處不入,想盡千方百計蒐羅你的罪證來彈劾你。
一次告不倒你,那就多次,時間長了,彈劾的本子多了,縱使皇帝再信任你,也不由開始會懷疑你。
戚繼光的好搭子俞大猷即是如此,他本是一位廉潔的將帥,私下裡沒有多少存銀,而且他對賄賂一事兒向來鄙夷不屑。
所以他就仕途生涯坎坷,常常被文官彈劾,罷官多次,甚至入獄之後都沒有人敢給他求情。
久而久之,戚繼光也不得不隨波逐流,他每每想起自己登州祖宅的“忠、孝、廉、節”四字家訓就羞慚滿面、無地自容。
第二日一早,兵部尚書譚綸派人通知,說讓戚繼光後日面聖,明日先到禮部演禮,今日先好好歇息一天,養養精神。
可戚繼光又哪裡能閒下來,應付完欽差之後,立刻帶著自己的禮物在京中四處拜訪朝中大臣。
每拜訪一位大臣,少不了互相問寒暄暖,一天下來,戚繼光覺得身體乏透了,這種昧著良心說話,要比打仗可累多了!
但他卻不能閒下來,因為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人物沒有拜訪—當今內閣首輔張居正。
說起張居正,戚繼光可謂是感恩涕零,當年東南抗倭大業,朝中若無高拱、張居正的支援,自己早被彈劾下野。
本想今日第一個就去拜訪張居正,但如今時勢卻不允許,只因張居正已經今非昔比,現在登頂內閣首輔,柄國執政,自己若是貿然拜訪,定然會貽人口實,留下把柄,給他增添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所以戚繼光準備將張居正放在最後一位,留在晚上再拜訪。
…
夜幕降臨,長街上,行人三兩。
張大學士府。
“老丈這是哪裡去?”
那老丈手裡掌著燈,正顫顫巍巍地在黑夜中探索,朝大門挪步而去,突然聽見有人叫他,一回頭只見來人是府內大管家遊七,趕緊作了一揖答道:
“迴游管家話,這麼晚了,不知道是誰在敲門,老朽正要去看看。”
遊七見他行動不便,笑了笑說道:“老丈回去歇著便是,我去開門!”
未等老丈回答,遊七已徑直朝大門而去。
“吱呀”一聲門開了,只見一位身材高大魁梧,身著三品虎繡武官補服的將軍立在門前,身後還跟著兩個黑衣蒙面人。
遊七詫異不已,正要開口,那人已先答道:“哦,勞煩你進去通報一聲,就說薊鎮總兵戚繼光求見首輔大人!”
“你就是戚繼光?”
遊七神色更加詫異了,他雖久住京城,但戚繼光的大名可謂是如雷貫耳,京城無人不知,但是一直未曾見過,眼下這位傳說中的“抗倭名將”突然出現在他的眼前,倒讓遊七有些猝不及防。
戚繼光也有些驚訝,點了點頭:“正是!”
遊七一邊細細打量戚繼光,一邊又看向他身後的兩個蒙面黑衣人問道:“敢問戚將軍,這兩人是?”
戚繼光走近了幾步,附在遊七身旁,耳語了幾句,後者會心一笑,作了個“請”的手勢說道:“我家老爺去了城西的宅子,戚將軍請隨我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