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幾天,蜀州似乎平靜了許多。
但是對有心人來說,暗地裡卻也藏著一些詭譎。
蕭家藥材被人劫走之事,被當晚在驛站歇腳的行客傳揚出來。
一時間,引來眾多猜測,大致分為三類。
或者說在三種不同的人群眼中,願意相信的來龍去脈有三個版本。
行走江湖的人多關注“刀狂”柳浪南下,以及幻音宗邪魔出沒。
因而他們更願意相信,蕭家從北州運來的藥材裡面藏著傳說中的天材地寶。
傳得最邪乎的是,“那批藥材裡面有一株萬年老參,專為老侯爺延年益壽所用。”
也不知道哪個混蛋這麼有想法,還分析的有鼻子有眼的,說什麼蕭老侯爺久病臥床,等著那一株人參救命。
普通百姓對此嗤之以鼻。
“我看他們是老壽星吃砒霜,嫌命長了!”
“也不打聽打聽蕭家是什麼境況,就敢在蜀州招惹他們,等著瞧吧,估摸著很快就能在大牢裡看到他們了。”
在蜀州百姓的認識中,蕭家屹立蜀州兩百年,府裡什麼寶貝沒有?
光是皇帝老子賞賜的仙丹靈藥都不知凡幾,哪裡可能差一株萬年老參。
所以,他們覺得那些江湖人明顯是在找死,還說這些人都忘了蕭侯曾經的霸道。
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就愛說這些,想當年,蕭侯縱橫沙場,鮮有敵手云云。
可這些市井傳說,放在蜀州官場,只能用“可笑”來概況。
普通百姓和江湖人士哪裡知道,因為這件事情,各個衙門將蜀州翻了個底掉?
用“犁地三尺”來形容都不誇張。
事情出來的當天下午,蕭家三老爺就住進知府衙門裡了。
他哪兒也不去,時不時找劉巳過來,問問調查進度。
逼得劉知府沒辦法,下令徹查。
不僅衙門裡的官差跑斷了腿,提刑司的千戶、百戶也都全部出動。
有去走訪百姓的,有去找蜀州黑道幫派的,也有透過一些訊息靈通的江湖人找尋情報的。
可是連“刀狂”和幻音宗的影子都沒找到,連帶著那批藥材也像是人間蒸發一般。
對此,陳逸倒是不認為衙差辦事不利。
於他而言,沒有結果也是一種結果。
拋開一切迷霧堆迭,真相便只有一個——蜀州本地有人幫襯。
除此之外,他想不出第二種可能。
不過,陳逸倒也不著急,只靜靜等待著此事後續。
每日除了順手獲得機緣外,他仍然雷打不動的坐在藥堂裡面,跟著幾位醫師診斷病人。
腦海裡的小成醫道吸收的七七八八,四診和針灸之術進展迅速,已然到了熟練級圓滿。
不論對常見病症,疑難雜症,還是各類藥材藥性,他都爛熟於心。
要說水平多高,估摸著李老四人綁在一起,都比不上他一根手指頭。
相比武道來說,醫道每階段的差距更大。
懂得都懂,不懂得便是練習過看到過,依然不知其所以然。
而陳逸知道最多的恰恰就是“所以然”。
所以,他已經在準備藉助醫道玄奧,開創一些新的藥方,用以區別蜀州地界各大藥堂,好讓百草堂正式開張。
該說不說。
王紀和閆海兩人的確有頭腦。
幾天前找好鋪面後,他們就直接開始佈置,做牌匾、裝修等等。
同時他們分工明確。
閆海負責找以前供應藥材的藥農、藥商,談定後續藥材價格等。
王紀則是花費三天時間,跑遍了蜀州府城各大藥堂,商討藥材分銷事宜。
值得一提的是,“分銷”這個詞,是陳逸說給他的,目的便是要“合作共贏”。
百姓們看病抓藥,自然要斤斤計較價格。
有了“百草堂”託底後,對各大藥堂來說,總歸是旱澇保收。
即便那些覺得他們價格貴的人跑去百草堂買藥,憑藉他們開出的方子,也能從百草堂分潤些銀錢。
順手的事情,何樂而不為?
所以,王紀那邊談的還算順利。
他除了沒去蕭家的五間藥堂,其餘藥堂有六成半推半就的跟他定了契約。
多少存了試一試的心思。
當然也有不少人對“百草堂”鄙夷,畢竟誰家沒有幾張獨門方子?
那些方子的藥才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根本。
這天傍晚。
陳逸帶著新研究出來的方子,從藥堂裡間走出來,就瞧見劉全幾人站在門外對旁邊指指點點。
“什麼事這麼熱鬧?”
“掌櫃的,您過來看啊,新開了一家店。”
陳逸走過去瞧了一眼,不禁挑了挑眉。
只見原先閆海那間藥材鋪子的外面,人來人往的朝裡面搬著東西。
有一籮筐一籮筐的藥材,也有藥秤、脈枕等物。
再看上方的牌匾,赫然是“靈蘭軒”,左右還有一幅對聯,寫著“百年老字號,活命治病”等等。
陳逸思索片刻,頓時笑了起來,朝劉全吩咐道:“去隔壁買點糕點禮品送過去。”
劉全一愣,遲疑道:“掌櫃的,這間藥堂明顯是來搶生意的,您……送禮?”
陳逸擺了擺手,“街坊鄰居的,以後總歸低頭不見抬頭見,禮數不能丟。”
別的或許他不知道,可是這間店鋪大抵算是“藥材被劫”的後續了。
該來的總會來,便是他選擇無視,對方估摸著也會上趕著湊過來。
倒不如大大方方的表現一二。
再又瞧了片刻,見那間藥堂主事沒露面,陳逸便笑著招來葛老三,乘坐馬車打道回府。
前面的葛老三早就看到了那間藥堂,打心裡覺得他們礙眼,所以一邊駕車,一邊隔著簾子問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