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皆是半信半疑。
古籍殘篇?文學大家?這蒙面人說得玄乎其玄。
林浩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冷笑道:“一派胡言!”
“什麼古籍,什麼大家,分明是你信口雌黃,想以此為自己開脫!”
“既然你說你聽過,那你倒是說說,這位所謂的文學大家,是如何續寫這兩句詩的?”
他眼神中帶著挑釁,認定了林旭不過是虛張聲聲。
張軒也跟著起鬨:“對啊,你不是說你知道嗎?那你倒是續出來給大家聽聽啊!”
“若是續不出來,或者續得不如林探花,那你今日便要跪下給林探花磕頭認錯,再自斷一臂,以儆效尤!”
張軒這話歹毒至極。
王安在一旁氣得牙癢癢,卻又不敢貿然插話,生怕打亂了林旭的節奏。
林旭輕輕搖頭,彷彿在看一個跳樑小醜。
“林探花,你可知,這‘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在中洲’,描寫的究竟是何種意境?”
林浩一怔,下意識道:“自然是寫芙蓉,詠其高潔……”
“錯。”
林旭毫不客氣地打斷他。
“此芙蓉,非彼芙蓉。”
“這兩句詩,並非單純詠物言志,更不是為了凸顯什麼文人風骨。”
他頓了頓,聲音沉穩而富有磁性,緩緩道來。
“‘九月江南花事休’,秋意蕭瑟,百花凋零,已然點明瞭時節與悽清的氛圍。”
“‘芙蓉宛轉在中洲’,芙蓉者,蓮花也。蓮花在水中央,姿態美好,卻也帶著幾分孤寂。”
“這兩句合在一起,營造的是一種帶著淡淡憂思,兼具相思離愁的意境。”
“你那‘一生不與花爭豔,留得清魂伴角樓’,強行拔高,自詡清高,實則與前兩句的意境格格不入,有如鶴立雞群,不倫不類。”
林旭侃侃而談,條理清晰,引經據典,雖然眾人未必全然聽懂,卻也能感受到他深厚的文學功底。
林浩的臉色,隨著林旭的分析,一點點變得蒼白。
他握緊了拳頭,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卻渾然不覺。
林旭看著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林探花,你且聽好了。”
“這首詩的後兩句,當是如此——”
他深吸一口氣,整個花澗坊,剎那間萬籟俱寂,落針可聞。
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在他身上,等待著石破天驚的時刻。
林旭的聲音,在這一刻變得悠揚而富有穿透力,彷彿帶著眾人穿越了時空,來到了那片蕭瑟的江南水鄉。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在中洲。”
他先是重複了前兩句,聲音平緩,如同序曲。
然後,語調微微一轉,帶著幾分婉轉與惆悵。
“美人笑隔盈盈水,”
這一句出,眾人只覺眼前彷彿出現了一位臨水而立的佳人,盈盈淺笑,隔水相望,那份可望而不可即的朦朧美感,瞬間抓住了所有人的心。
緊接著,林旭聲音再沉,帶著一絲悠長的嘆息。
“落日還生渺渺愁!”
愁!
一個“愁”字,如畫龍點睛,將整首詩的意境徹底昇華。
夕陽西下,餘暉脈脈,那份因美人隔水而生的相思,那份因花事已休而起的悵惘,都化作了揮之不去的渺渺輕愁,縈繞在心頭,久久不散。
詩已吟罷。
餘音繞樑。
整個花澗坊,先是死一般的寂靜。
隨即,爆發出雷鳴般的喝彩。
“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