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第623章 聞敵夜襲取轉機

卻當下軍隊在敵境築營後,就正規軍來說,有關警戒的巡邏、崗哨、斥候制度早已體系嚴密。

斥候是第一道警戒。

築營前,按照最嚴格的規定,斥候需提前“出百里外”偵查,重點排查周邊的“山林、隘口、水澤”等易設伏區域。紮營後,除此斥候外,又分“遠候”、“近候”兩級。

遠候為騎兵,以五到十騎為一組,在距營三十到五十里之間巡邏,白日遇急情射“信箭”,夜間則燃火。近候多為步兵,亦五到十人一組,在營外五到十里內佈防,配備“聽甕”,——埋於地下的陶甕,用以監聽遠處的腳步聲。無論遠候、近候,皆需“晝伏夜行,避敵耳目”,嚴禁喧譁、生火做飯,僅以乾糧果腹。若因懈怠致敵軍偷襲,“全隊處斬”。

崗哨是第二道防線。

以壕溝為界,向外延伸三到五里,分“明哨”、“暗哨”。明哨設於高地,夜間舉火把示警;暗哨藏於草叢或灌木中,持短兵,專防敵軍潛行。又在營門、營牆四周亦各有崗哨。

營門的崗哨十人一隊,營牆四周的崗哨百步一崗,兩人一組,其中一人持鼓,以備遇襲時示警。他們的主要職責,是查驗進出或靠近營地人員的“口令”。口令由主將親定,一個時辰一換。崗哨每一個時辰或半個時辰一換,交接時需“對暗號、驗腰牌”,防止奸細冒充。若營地靠近“水澤”,需額外在“蘆葦蕩、渡口”設“水哨”,駕小舟巡邏。

這些是營外的警戒措施,營內也有。

營內的防備,大致是兩個方面。

一個方面是“遊弈隊”,也就是巡邏隊,一般十到二十人,持“巡夜燈”,——一種遮光的燈籠,僅照腳下,按營區分割槽巡邏,嚴查“擅離職守、飲酒賭博”者。巡邏路線“往復交錯”,避免固定軌跡被敵軍掌握。一個方面是夜間的禁令,入夜後,營中實行宵禁,“日入後,吹角一通,諸營悉閉戶”,天色擦黑時,角聲響起,各營就須得關閉營門,禁止出入;之後,從初更到五更的“開營鼓”前,為宵禁最嚴階段,營內除崗哨的火炬外,嚴禁明火,且禁“私語、擅動兵器”。此期間,除崗哨、巡邏隊和如傳遞軍情、軍醫巡診的緊急公務外,任何人不得在營內行走。士兵需解甲而眠,兵器置於身側,確保遇襲時能即刻應戰。若有違者,按“犯夜”處置,犯禁者或乃至其全隊杖二十,若衝犯主帥營帳者,立斬。

整套警戒措施,核心圍繞“遠偵、近防、內巡”三層展開,內外嚴密,極為慎重。誠如李靖教導漢軍高階將領時所言,“敵境紮營,非畏敵也,蓋以靜制動,先為不可勝耳”。

高曦本府兵軍將出身,對這套警戒之法,熟悉得很,因卻也不用像高延霸等一般,還得再跟著李靖學。何止今次在鄆城外所駐之此數營,包括他此前,在任何地方紮營佈防,也都是依的此法施行。也是以,今夜李開弼的夜襲部隊,才剛出其營,他這邊就得了急報。

風急夜黑,斥候帶來的急報猶在帳中迴盪。

高曦素來沉穆的面容上,眼中此際迸出懾人光芒。

卻不待他下令應對,帳下一將已霍然起身,慨然請戰。

這將卻即彭殺鬼,他與高曦相似,聞警不驚,反露興奮之色,搶步上前,躬身叉手,洪聲說道:“大將軍,天賜良機!正惱徐師順這鳥廝畏縮,伏擊落空,李開弼竟不知死活,敢來劫營,自投羅網!末將請率精銳,迎頭痛擊,定殺這廝個有來無回!”

“切莫著急。”高曦的聲音平靜,壓下了帳內的不安、躁動。

彭殺鬼面露不解,問道:“大將軍何意?”

高曦轉而詢問斥候,說道:“李開弼所率人馬多少?步騎各幾?”

斥候回稟道:“回大將軍,詳情尚未探明。小人等見其兵馬潛行出營,便緊忙趕回稟報。後續探察,頃刻即至。”

高曦微微頷首,案上放的也有鄆城城防圖,不過是個小圖,他屈起手指,敲了敲鄆城縣城、城南敵營兩處,與蕭繡、張文煥等文吏與諸將說道:“既是夜襲,李開弼為隱匿行蹤,所帶人馬必然不多,應在五百至一千之間。其目標當是我主營。我主營駐兵五千,深壕鹿砦環護,區區數百人,豈能撼動?若我所料不差,城中及城南敵營必也會出兵策應!

“是故此仗,非只殲李開弼部便可,若能借此誘出城中、南營主力,一舉盡殲,方為大功!”

彭殺鬼等將聞言,這才恍然大悟。

敵襲迫在眉睫,高曦所思,卻並非僅擊退來襲之敵,而是迅速著眼於更大的殲敵良機,這份臨危不亂的沉穩,令帳中諸人無不暗暗佩服。蕭繡、張文煥等文吏也被高曦的鎮定所感染,臉上的驚色漸漸褪去。

蕭繡讚道:“大將軍臨危不亂、運籌帷幄,真良將也!只是,李開弼營距我營不過二十里,若其奔襲而來,不到半個時辰便可抵至。時間倉促,部署可來得及?又當如何排程為宜?”

高曦先對斥候下令,說道:“速往城下、城南暗察敵情。若發現有敵出營,不得使用信箭、烽火,須潛行回報。”

斥候領命疾出。

他又命帳下吏:“速遣人手,分令營外斥候、哨探,盡數收攏,不得與李開弼部發生接觸。”

帳下吏亦領命而去。

高曦接著起身,又離開案後,重新走到帳壁所掛的鄆城內外城防大圖前,略一審視,回顧蕭繡諸吏及帳中將校,說道:“昔徵高句麗時,亦曾遇敵夜襲營寨。其時也是這般月黑風急,俺時在吐萬公帳下任旅帥。吐萬公聞報,令全軍肅靜,待敵靠近,突射火箭,再以精騎側擊。敵猝不及防,自相踐踏,死傷過半,而我軍未損一兵。今日之事,正可效仿此法。”

——“吐萬公”,便是隋之大將吐萬緒。大業八年,楊廣初征高句麗,吐萬緒自請擔任先鋒,楊廣很讚賞,任命他為左屯衛大將軍,率馬步數萬從蓋馬道進軍高句麗。高曦時為其部曲。

他視線轉向獨孤曷,令道:“李開弼營在我營東北方向,他此番來襲,必先攻我營北門。你即刻返回本部,整點精銳騎兵,披甲備鞍,前往我營東門待命。待俺火箭升空,你便率軍疾馳而出,擊其側翼,務求全殲,不得有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