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第613章 驟聞敵襲伏兵擊

駐守封丘的漢軍主將是薛萬淑。

他是薛世雄的次子,薛世雄被俘投降後,他輾轉來投。改制後,他現為薛世雄這一支衛軍的馬軍總管。馬軍總管,顧名思義,負責執掌一支軍隊中所有的騎兵。此職通常是戰時設定。漢軍當下,並非全部的衛軍,平素都設有此職。之所以任薛萬淑為薛衛軍的馬軍總管,一則薛家將門,薛氏兄弟個個知曉兵略、勇武能戰,再一個也是表示對薛世雄的信任。

隨從薛萬淑駐紮在封丘的薛軍兵馬,步騎共計五千,系由右一軍、右二軍和騎兵千人組成。

進駐封丘已經一個多月,入駐時還是秋末,現已仲冬,眼看就要臘月了。

快兩個月的時間裡,一直沒有戰事。

但封丘臨滎陽前線,薛萬淑這一兩個月也沒閒著。一方面時不時遣些兵馬,去西邊的酸棗、陽武騷擾一番,一方面操練不輟,整頓防備。——封丘與酸棗、陽武呈三角形,封丘的西北是酸棗、西南是陽武,三縣接壤,距離酸棗、陽武縣城俱為百十里上下。

卻這日下午,他剛出城,巡完城外營回來,到得縣寺府中,坐尚未定,茶湯都還沒喝一口,府門外便響起一陣急促雜亂的腳步聲,過了照壁,衝過庭院,由遠及近,直奔堂前廊下。

腳步聲早已驚動了薛萬淑。

他放下茶碗,起身來看,見來人兩個是城外營的校尉,一個是西城門當值軍吏,不禁皺起眉頭,問道:“什麼事,這般慌張?”卻其治軍,有其父之風,軍紀嚴明,營伍肅整。

三人皆神色惶急,在廊下叉手行禮,著急叫道:“總管!賊襲!”

“什麼賊襲?”薛萬淑怔了下,旋即想到了是什麼賊襲,面色略變,問道,“魏軍?”

三人爭著說,什麼也聽不清。

薛萬淑怒道:“一個個說!”

便由城外左營的校尉回答,稟道:“魏軍,稟總管,是魏軍!探馬才剛急報,兩三千數的魏軍先鋒已入封丘縣境!後頭還有數千的後續部隊,步騎混雜,煙塵蔽野。前後合計怕得萬餘。”

這訊息太突然了。駐封丘已近兩月,酸棗、陽武,包括管城的魏軍都龜縮不出,別說宛丘了,就連快守不住的開封,他們都不去支援,卻怎忽萬餘兵馬來犯封丘?

薛萬淑與他的兩個弟弟薛萬均、薛萬徹不同。

薛萬均、薛萬徹此前常年跟從其父,在其父親軍中作戰,又年輕,故皆銳進,他則與他的兄長薛萬述,轉任過幾任隋官,在各方面都較成熟老練,卻驟聞此訊,還能沉得住氣。

他壓下瞬間的驚疑,面色沉凝,喝道:“慌什麼!細細道來!何處魏軍?是酸棗、陽武、管城何處的兵馬?還是三地聯兵?旗號可辨?”

城外左營校尉答道:“回總管的話,這支賊兵前鋒的旗號打的是牛進達,察其來勢,當是從管城而來。”

薛萬淑腦中急轉,琢磨了下,追問道:“酸棗、陽武方向可有異動?”

“暫無探報。”這校尉答道。

薛萬淑不再多問,即刻下令:“傳令:全城戒嚴,調兩團兵即刻增援西城牆備戰,餘下三面城牆,各調一團兵增援。城外左右二營,收攏部卒,閉營嚴守,再遣精騎斥候,務必探清敵情虛實,總計兵力、主將何人,尤其緊盯酸棗、陽武魏軍動向!本總管即刻登城,眺察敵勢。”

幾人得令,再行個禮,趕緊退出,各去依令辦事了。

薛萬淑接著口述軍情,令書佐速寫急報,飛馬送往白馬。

又召來封丘縣令,簡短告知敵情,說道:“安撫城中士民、維持秩序之責就託付與公了。”

封丘縣令是留任的降官,雖是個文官,身處亂世,從瓦崗到李密、再到宇文化及,戰事見得多了,對守城、撫民此類,很有些經驗,倒也不甚驚恐,應諾而去。

辦完了這些事,薛萬淑這才出縣寺,親兵、從吏的隨護下,前往西城頭。

城中尚不知大敵將至,街巷行人儘管稀疏,來來往往,神色俱皆如常。

他無暇多看,徑赴西城。

急匆匆到了西城頭,已有十餘人剛到不久,正在等他,便是接到了他的命令,緊急趕來的右一軍總管張懷亮、右二軍總管麴廣、城內的騎兵主將仇英奇,和他們各軍的校尉等吏。

薛萬淑擺手免禮,在輪值戍西城牆的該團校尉的陪從下,率眾登上城樓最高處,向西極眺。

這時已可從城頭,遙遙望見西邊二三十里外,濟水對岸煙塵漫揚。

再望城下看,城西北是右營,城西南是左營,兩營離城各數里。薛萬淑是正規隋軍出身,築營皆有操典,外掘營壕,營牆堅固,角樓、箭樓等一應俱全,這兩個營的駐兵各是兩團四百人,此際已有兩營的營牆上、角樓與箭樓上,人影晃動,已有增援營卒登上,增強戒備。

兩營間,護城河外的官道上,也望見了敵襲的行人,爭先恐後地在往城裡跑,挑擔子的把東西扔了一地,牽著孩子的婦人跌跌撞撞。遠近村落犬吠一片,亦見有鄉人奔出,往城裡來跑。

“這可怪了,若是從管城來的,鄭頲、賈潤甫吃了熊心豹子膽?怎會一改龜縮?”仇英奇披甲按刀,緊緊站在薛萬淑的身邊,一手遮在眼上,望著煙塵,詫異中帶著躍躍欲試。

張懷亮撫著冰冷的城垛,猜測說道:“前日大王傳諭,說探知王世充已離洛陽西進。莫非李密因此再無後顧之憂,提兵北上滎陽,鄭、賈二人得了倚仗,膽子便壯了?”

“大軍調動,豈能如此神速?”仇英奇反駁,“沒個十天半月,李密主力絕難抵達滎陽。”

他和張懷亮都是薛世雄的舊部,與薛萬淑相同,正兒八經的隋軍官軍出身,均有相當的軍事素養,知道一支部隊開拔所需要的準備時間。——薛世雄被李善道、竇建德擊敗後,其部所被俘之將士,被李善道、竇建德分了,李善道當時得之的只是部分,仇英奇是其中之一,張懷亮被竇建德得之了。再後來,竇建德在平原兵敗,歸其所有的薛部將士,大多就又都被李善道抽調出來,改制後,薛世雄成為了一衛主將,張懷亮等就又回到了他的麾下。當然,也不是所有薛世雄的舊部現都在他的軍中,也有一些,撥給了別的衛軍。且不必多說。

張懷亮說道:“大軍開拔是需要時間,但不排除李密會遣一部先行。”望著西邊煙塵起處的濟水,又說道,“可惜天寒,濟水的河段頗有結冰,不然,提前扼住濟水,就算李密遣了一部先行,鄭頲、賈潤甫因此有了膽子,膽敢來攻,至少也能暫將其阻在對岸。”

仇英奇不以為然,說道:“濟水渡口多得是!酸棗、陽武皆可渡之。即使沒結冰,也難以依仗。”探頭瞧了下薛萬淑的神色,說道,“總管,我城堅兵銳,五千守卒養精蓄銳已久,背靠白馬,白馬而下更有我數萬大軍駐紮,援兵一兩日可到,又何須濟水為阻?正煩惱鄭頲、賈潤甫龜縮,彼輩既敢送上門來,不正是給我等建功的機會?”他卻不憂反喜,急於求戰。

諸人猜議紛紛。

薛萬淑只往西邊遠處眺視。

看了會兒,遙見煙塵漸稀,知是已開始渡水。

便又往濟水與城之間的官道、廣闊原野上來看。官道上仍是隻有驚惶逃向城來的行人;官道兩側田疇蕭瑟,遠近村落漸愈嘈亂,更多鄉民蜂擁而出,扶老攜幼湧向縣城。

他下令說道:“傳令,城外入城的鄉民,魏軍抵近十里前,許其入城避難;入城者需嚴加盤查,不可混入細作;魏軍近城十里後,關閉城門,收起吊橋,不得再放一人入城。”

便有從吏下到城門傳令。

麴廣這時開口,叉手行禮,問道:“總管,這仗怎麼打?探報說魏賊前鋒只有兩三千,不如末將先率隊出城,衝殺一陣,挫挫他們計程車氣?”

卻這麴氏,本涼州大姓,漢末之際,袁紹大敗公孫瓚的界橋一戰中,有個立下大功的將領叫麴義,就是涼州人,後有遷入河北、河南、山東的。麴廣籍貫山東,是隋信都郡守麴稜的從子。此前,信都被竇建德攻陷後,麴稜降從了他。麴廣頗有勇武,竇建德對他加以重用。薛世雄這支衛軍組建時,李善道將他撥給了薛世雄。因非薛軍嫡系,他比較謹慎,故此,剛才他一直沒有出言。

薛萬淑先沒回答他,仍是張望濟水與城之間。

幾個騎兵入了視野,遙遙望見從濟水邊向城下疾馳。薛萬淑耐心等待。這幾騎打散路上逃向城中的行人、鄉人,有的奔入了城外兩營,有兩騎奔入城內。

入城兩騎,很快上至城頭,見到薛萬淑,行個軍禮,喘著粗氣稟報:“總管,探查清楚了!賊兵先鋒兩千餘,多騎兵,主將旗號確為牛進達。後續主力約近萬數,打的是賈潤甫、程知節等的旗號,步多騎少,兩軍相距十里地上下。賊兵前鋒現正渡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