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士的作用不言而喻。
行軍打仗,受傷在所難免。
但醫療跟不上的話,間接死亡的人數會比直接死在戰場上的還要多。
武長風雖然手中有現代會藥品。
但根本無法應對大規模傷員。
暫時還得依靠醫士。
這方面武長風不可能親力親為,甚至懂得治療方面,也不如醫士。
所以,為勁勇堡招募醫士,迫在眉睫。
不單單說行軍打仗,就是堡內的家眷有個頭疼腦熱,總不能折騰到宣府鎮去看病吧?
這個事情就委託給孫德旺幫忙了。
當初的油性筆,還是打下很深的情誼。
當然,武長風也可以求助王光譽,但犯不上。
……
接下來他們要前往城西去購買糧食。
保安州的糧庫永興倉也設立在城西。
大明現在各地徵糧雖然大多折銀,不過近年糧荒越重,很多地方仍是本色與折色一同徵納,保安州也是如此。只不過交納本色糧比交納折色銀稅更為重一些。
路過此處,便能看到有許多民眾貪圖方便,還是前來交納本色稅糧的。
此時在永興倉的大門前,就停留著很多糧擔車馬,都是前來納稅的民眾。
在那裡,擺著幾個斛鬥,遠遠比普通百姓家內使用的大得多。
武長風略略一看,此時正有一個民戶在交納稅糧,那斛鬥上的小麥已是高高冒起,堆得尖了,不過其中一個倉大使模樣的人,還在指揮旁邊一個攢典小吏樣子的人,小心謹慎地不斷往上加。
最後,加得不能再加時,那倉大使對旁邊一人喊了一聲:“牛一腳,看你的了!”
旁邊一個乾瘦的中年男子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聞言他站了起來,也不說話,只是走到斛前,屏氣斂息了半晌,猛然他一聲大喝,重重一腳踢在那斛鬥上,立時斛鬥上的小麥散了一大片出來,掉落在地上。
那倉大使與攢典同時讚道:“好力氣,不愧為一腳之說。”
那牛一腳踢完後又回去閉目養神。
那民戶臉有苦色,那攢典則是笑嘻嘻地指揮一個壯漢將散掉在地上的小麥掃起來,大明潛規則,這些散掉在地上的麥糧都是歸他們合法所有。
接下來,那攢典又指揮那民戶繼續往斛鬥上加著小麥,直到又一次冒尖後,那民戶此次納糧才算完成。
武長風不由搖頭,這些小吏的聰明才智都放在這些歪門邪道上,他看過一些史料,為了得到這些“耗餘”,大明各地的糧倉小吏,從明初起,便大多苦練腿法,有些人甚至能練到一腳踢斷一棵小樹的。
除了這些“耗餘”,那些民戶納糧的各種損耗雜費等加派還沒計算在內,大明各地州縣的加派,往往是這些正稅的數倍之多。如此,明末百姓如何不苦。
看了剛才那一腳,張衡與熊冶二人也是驚歎,張衡道:“這傢伙,怕是能一腳踢死一頭牛哦。”
熊冶反倒是頗為激起熱血,道:“有機會,某倒要向他討教一二。”
武長風嘆息一聲。
這兩個傢伙沒心沒肺,沒看到苦澀的百姓都被折騰什麼樣了。
一行人繼續沿著東街往西邊而去,一路上,街上到處是運載糧米前來納糧的民眾。
沿街米店也大多是人流滾滾,滿是前來賣糧換銀之人。
很多人出來時都是臉有苦色,顯然糧價之賤,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
在去年時,保安州一石米價高漲到五兩銀子,眼下眾人出售糧米,卻沒有一家店願意以哪怕一兩的價錢購買,跑遍了全城,各家米店都是如此。
顯然城內的米店已是達成共識,全部統一了價格。
武長風進入一家米店,打算購買一批糧食回去。
“六兩銀子一石,愛要不要。”夥計趾高氣揚的說著。
張衡差點氣爆炸,一把抓住夥計脖子,從櫃檯後面提了出來,凶神惡煞的罵著:“戰汝孃親!一石六兩?你怎麼不去搶劫!”
“市場價就是這樣!”夥計絲毫不慫。
“我倒要看看你的嘴硬,還是我手掌硬!”
說著,張衡就要抽耳光過去。
夥計這才慫一下,但依舊強硬:“軍士也不能強買強賣!”
“算了。”
武長風說了一句,轉身離開。
這些糧商怕是連《大明律》裡的“閉糴居奇”四個字都不曾識得。
他終於明白為什麼大明要亡了——當糧商夥計報出六兩一石的天價時,他彷彿看到四百年後的房地產中介在明朝提前上崗。
而張衡揪人脖子的動作比錦衣衛還專業,就是罵街的詞彙量略顯貧瘠,翻來覆去只會“戰汝孃親”。
此時的張衡一把推倒夥計,呸了一口:“就你們這群商人,禍國殃民!”
……
武長風又在沿街幾家糧店問了問價格。
大多數都是六兩銀子,至少少數看在武長風等人是軍士的面子上,便宜一些,倒也不多。
武長風見此算是懂了。
如今正是農戶賣糧換銀子交稅的時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