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殺敵爆裝備,富養童養媳

第243章 計劃與生產

從舜鄉堡到寇家溝,一路多是山路,確是運輸不便。

而且……

煤為鍊鐵第一要務,如果生鐵要煉成熟鐵,還要加入石灰石等物。

保安州的武家溝盛產煤炭,從武家溝到舜鄉堡有近二十里路,舜鄉堡到寇家溝又有二十幾里路,這四十多里路,光是運煤的人力物力,就不是筆小數目。

大明已經知道用焦炭鍊鐵,高溫煅燒後,可直接從生鐵煉成熟鐵。煉一噸生鐵一般需要焦炭一噸左右,眼下大明焦炭每噸約銀十餘兩,普通的煤也要好幾兩。而且鍊鐵之煤,必須精選。大明每噸生鐵價格在二十餘兩,熟鐵價格更高,不過所需焦炭費用更高。

除了這些原料的運費,還有其它花費,開礦需要礦工與技師,還有各種的裝置等。

如果武長風需要每月固定打製出火銃兵器,比如說一個月需要打製火銃一百門,以五斤熟鐵練成一斤的精鐵計,一門火銃需要七斤精鐵,光打製一百門火銃,一個月至少需要近四千斤的熟鐵。

打製一副鐵甲,最少需要這樣的精鐵三十多斤,如果每月要打製鐵甲二十副,一個月至少需要熟鐵三千多斤。

一個月就是合計要出產熟鐵三噸多,每月光購買焦炭就要五噸多,計銀七十多兩。

這是個龐大的計劃,不論多麼艱難,每月一百門火銃與二十副鐵甲,武長風都要完成。

武長風沉吟良久,開礦需要的技師,或許可以從舜鄉堡匠戶內挑選一些,相信這些世襲的匠戶中會有相關的人才。再不行,可以從武家溝內找一些來,當地煤礦眾多,相關的人才也多。

至於礦工與運輸人手,舜鄉堡內是沒有人力了,可以從輝耀堡與就近幾個屯堡中選用人手,幾堡兩百多戶人家,二百個男丁還是找得出的,每天讓他們吃飽,相信這些軍戶會踴躍參與。

至於運輸,無非使用牛車與騾車,不過武長風還是儘量使用獨輪車,老弱與婦女都可以上,節省一些運費,也可讓更多的人吃飽飯。

他對李茂森道:“李匠頭,從今日起,你便選用一些工匠前往當地,我記得舜鄉堡內有一個老匠叫趙鞏的,他經驗豐富,或許可以作為你的副手!”

趙固便是當日為武長風建造蘭州大水車的工匠,這個老頭經驗豐富,在大明很多地方都待過,武長風相信他在鐵礦的開採上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我在賜予你鐵軌,方便從井下運輸。”武長風說著。

“鐵軌?”李茂森狐疑著。

這是什麼東西?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