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是時代不允許我救你,我也救不了你,但我會在你的屍體之上,建造一個更偉大的中華。”魏昶君呢喃,這是他造反前對大明說的最後一句。
往後和大明朝再無情誼!
——現代。
穿越者歷史後盾組織忙碌如雲。
總負責人雷請議穿梭鳥銃研究相關部門,他分別視察火繩槍的研製情況進度。
“火繩的製作簡單,將亞麻製作的細繩浸入融有硝石的烈酒一天,或也草木灰濃鹼液浸泡,而後風吹晾乾。”
“火繩在槍身槓桿運動下下壓叩擊火藥池,點燃火藥池內部火藥,從而江槍管火藥和彈丸擊發,這是火器歷史的進步,從此射手可單手或雙手或架設持槍,在發射之前能用眼睛時刻瞄準目標,完成準確射擊!”
“火繩槍手還配備獨立包裝火藥盒來裝火藥,相當於子彈鏈,可以迅速在射擊完後裝填彈藥。”
鳥銃設計部長進行詳細介紹,同時遞交詳細資料表格。
“還不夠!”雷請議搖著頭。
“需要火繩槍每一處的鑄造工藝,全部工藝技術必須以明朝治煉技術進行還原,從鑄造槍管,扣擊器,到射擊動作,效率,同時讓軍方以百人為單位進行射擊演練,將射擊距離,裝填彈藥速度再次提高。”
“每分鐘射擊4-6發,射擊距離240米。”
雷請議思索片刻,他立下指令。
這難度如果放在明末,難如登天!
但這是現代有著數不清的各部門智囊團,矩陣模擬圖,各尖端工業領域人物的匯聚下,難度不高,但需要多次測試。
“保證完成!”鳥銃部門各負責人敬禮,他們不知道為什麼研製,但知道雷請議身份極高,是上面派下來的人物,擁有省級的話語權。
西安歷史研究所明史團隊老教授在用毛筆在《大明事感錄》後半生書上開始寫著,這次寫的分別是關於紅夷大炮所需的材料,關於鐵礦的開採計劃和火炮鑄造坊概設。
為穿越者未來參與數十萬人戰爭提供最有利後盾。
鑄炮坊體系。
經濟體系。
武器和經濟這兩個只要全部拿下,那後勤將達到前所無盡的穩固,只有做到這一步,才有資格在立國之後,劍指西方。
“希望穿越者能明白我們的深意,拿下大明朝只是開始,真正的目標是改變世界。”
明史教授顧成目光如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