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現代大國

第55章 八景

莒州城,自唐朝年間此地可列為中等州,人口約莫一萬二千戶,南來北往,此地百姓多常於濟南府做生意,或販售東昌府絲綢。

此地果然無愧謂是山東地界一方大城。

魏昶君目光欣賞一樣看著眼前城門,不愧是州級巨城,何止是偉岸高大,約莫一丈半高,高度達到了四米五左右,多堡門,墩門,弓手射孔,甚至在左右兩側還有兩排紅夷大炮,炮口猙獰。

城門守軍卻鬆鬆垮垮,隨意排列站著,一副萎靡不振的樣子,甚至王旗進城們時都未曾被檢查。

此地鬆懈至極,外緊內松,若是流寇前來真不好攻城,但若是韃子率紅衣大炮攻城,但是簡單,怪不得南明之後,城池攻克這般簡單。

大明體制已然腐朽,包括任何兵卒,衙門,都一副亂糟糟的樣子,魏昶君默記於心,這些內容他呈寫回信給現代,讓現代用於明史研究。

“魏兄且看,此乃莒州八景之一——沭水拖藍。”張岱開口,他指著莒城東處,只見一處沭河繞城而過,而城東北處有一道袁公河匯入,兩股河水顏色各異,於是匯流之後形成清濁分明的兩股水流,好似河水拖曳一條藍色帶子,故而為“沭水拖藍”

張岱一邊說著,一邊記於紙張,他打算日後寫一本百科全書,風土人情,用於記錄。

這一幕甚美,魏昶君也在看著,他感嘆,後世莒州的沭水拖藍怕是要使用機械抽水代替了,而眼前則是巧奪天工利用水渠之流勢帶動,當真驚豔。

魏昶君也記錄在紙張上,多記錄一些明朝風景告知現代史學家。

隨後程序,直奔-伏虎街,該街道位於青州貢院西北街,若去科考必在此街,車水如龍,魏昶君第一次見到馬車一排一排。

“賣包子咯,好包子。”

“沂山煎餅,香噴噴的沂山大煎餅。”

“肉餅,酥脆的肉餅。”

“上好的山米酒。”

眼前小商販或擺攤,或是一處小門臉商鋪,大黑鐵鍋內鋪滿一層包好的包子,然後倒水蒸熟,當水蒸乾時,商販往包子上撒著香噴噴的花生油,一時間刺啦刺啦香味彌散,蓋過鍋蓋等待片刻,再次開啟鍋,原本的包子變成了煎包。

白菜粉條少數肉餡,吃起來香味彌散。

還有韭菜粉條,雞蛋極少,但味道也很香。

煎包店還供應雞蛋湯,豆腐腦,放點陳醋,魏昶君享受吃著最正宗的明朝口味北方包子。

至於王旗胃口奇大,端起雞蛋湯直接一飲而盡,而後煎包一口一個,狼吞虎嚥,惹得不少食客胃口大開。

“此美食味甚善,吾當記於冊,後世傳之,讓後世也嚐嚐看。”張岱慢條斯理吃著水煎包,咕嘟咕嘟喝著豆腐腦,滿意點頭,擦乾了手,開始記寫。

而魏昶君則是品嚐起了肉餅,味道更美,該肉餅完全是炸的脆透,就是價格比較貴,五十文一個肉餅,要知道永樂年間時一斤豬肉不過才八文錢,而眼前一個巴掌大的肉餅就五十文。

所以在此吃肉餅的多是穿著不凡,有少些餘資之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