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現代大國

第55章 八景

可惜啊,魏昶君神情有些感嘆,眼前這一幕不知道還能留下多久,隨著陝西災難流寇肆虐,十月之後勤王兵到處造反,各地小吃煙消雲散,大部分百姓逃亡南直隸。

南方成為了樂園,然而還是剝削混亂,直到韃子徹底入關,最後天下顛覆。

吃完餐食,魏昶君一行人抵達一處客棧,客棧名叫“榜上有名”,該客棧甚是火熱,不少學子趕個好噱頭,早早多日就預訂了客棧。

魏昶君原以為沒有位置了,客棧內一個老秀才打扮的人走來,先行了禮:“二位來的恰好,正有客房。”

“老朽南成梁,字清埃,兩位可是前來趕考的學子。”老秀才撫須。

魏昶君一瞬間怔住。

歷史的準確和因果感讓他凌然一震,之前現代回信明史學家經過調查,自己就是住了這家客棧,然後再科舉時被人威脅替考,不從,最後被悄無聲息殺死,然後那人用了自己的考卷獲得了功名,若不是眼前老秀才記於一本書內,只怕是自己早就隱於歷史了。

魏昶君感嘆,他只是隨意進入一間客棧,誰能想到再次一切碰到。

果然,災是避不開的!

科舉之災,他必須直面度過,這一場災是無法避免的。

想到這,魏昶君行禮,他感嘆開口:“老先生可是號稱遊山蚍蜉一山人。”

老秀才笑了笑再次點頭:“請。”

入了客棧,魏昶君單獨一間中房,有窗,房間只有一張床,一張桌子,凳子,還有洗漱臺,張岱也是這種房,至於王旗主動帶著手下包了一間大通鋪房。

將行李放好,張岱早就在門外等候了,王旗也頗為興奮看著熙熙攘攘的街道,感嘆人世間繁華。

“魏兄,吾前來特為風景民俗而來,而你為科舉而來,我們自有一處共同地可去,此地八景之一角書院夜誦。”

“每一年進莒州趕考的書生都會進入該寺廟,該寺廟是春秋末期,孔子的門徒曾之和子夏在莒國為官,他們於莒國子城南垣之畔設立書院,據說那時每晨風夜露公雞破曉之後,那澄澈朗朗讀書之聲從書院方向隱隱傳來。”

“而如今歲月便倉,後人立石以志,將此地名曰書院夜誦,每年學子都會去該寺廟祭拜一番,取個好兆頭。”

張岱學術淵博,一路上不斷講著莒州八景,他喜山水玩樂,可謂是學術貫穿古往今來,怪不得此人在現代會被研究,甚至現代史學界將張岱列為專業版的徐霞客。

城東五里地外有一屋樓山寺,明朝宏治年間建造,一路上乘坐馬車而抵,魏昶君看著寺中七級寶塔,當真是高數十仞,他同諸多學子登上塔頂,當真是目及之處甚是濤濤。

東眺黃海之姿,西俯悠悠沭水,而彼時正值榜單,寺廟傳出宛如怒鯨發出的吼鳴鐘聲,聲音震盪,讓人煥然一醒,而鐘聲飄揚開來,襲過莒城。

甚是濤濤而響。

當真是大明奇景,無愧莒州八景之一,歷史幽幽如萬古.....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