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來了一個挖地三尺般的搜刮,連佛祖道祖身上的金子,都給颳走了。
大量的金銀財寶,都被北元的流亡朝廷,給帶到了草原上。
其二就是盛產銅的西南,如今還未收復,被北元的梁王所把持。
其三就是,經歷了元末亂世,百業凋敝,不僅人口流失嚴重,錢財也一樣如此。
其四就是,新興的大明已經穩定下來,正在迅速復甦,對於錢的需求量,也隨之急速增加。
這主要的幾條,再加上其餘一些不算重要,但同樣切實存在的原因,導致如今的大明出現了厭惡錢荒。
而這件事,也非常難以解決。
不論是滅掉西南梁王,奪取銅礦大量鑄錢,還是進軍北元王庭將之一舉覆滅,把眾多的金銀財寶這些給奪取回來。
都不是一朝一夕間,能夠完成的事。
且想要做到這些,還需要諸多錢糧進行支援。
不解決錢荒的問題,許多事情處理起來,都不順暢。
錢荒的問題,已經在事實上,影響到了大明的諸多方面,制約了大明的發展。
也是因為,皇帝之前才把主意,給打到了寶鈔上面去。
忙活了大半年,如今終於弄出合適的寶鈔了,可以大規模發行了,皇帝居然突然喊停了!
這到底是什麼操作?皇帝不過日子了?不發行寶鈔,哪裡來的錢?憑空變出來嗎?
“錢總歸會有的。”
朱元璋出聲說道。
胡惟庸聽的暗中狂翻白眼,這不說的純屁話嗎?
錢肯定是有的,比如接下來夏糧一收就是錢。
但根本上的問題,不是還沒有解決嗎?
他倒是想要看看,這想一出是一出的皇帝,還能想出什麼辦法,來解決錢荒的問題。
朱元璋倒並非如同胡惟庸想的那般,說的是屁話。
關於如何來錢這事,他也有所考量。
比如廢除海禁,重設市舶司,發展對外貿易。
比如拿下倭國,把那石見銀山這些地方,都給收歸大明。
這些都是很好的。解決錢荒的辦法。
只不過,這些事情和滅掉北元梁王,收復西南,用那裡豐富的銅礦來鑄幣一樣,都屬於遠水解不了近渴的事。
所以,現在只能是另想他法。
“現在還剩下多少錢?”
“給中都的眾勞役們,進行了足額的補償之後,還剩下不足三十萬貫。
扣除掉日常開支,以及往邊塞那邊送去的一些錢糧,至多支撐到三月底,就會徹底沒錢。
夏稅六月才開始收,最快的一批錢糧,也得六月半之後才能送到應天這裡……”
中書省居於六部之上,作為中書省現在唯一的一位丞相,胡惟庸可謂是大權一把抓,諸多事情,都有權過問。
對於戶部的情況也很清楚,此時皇帝詢問,他對答如流。
按照原本的預算,朝廷這邊留下的錢財,其實是夠用的。
不僅夠用,還能多出來一點的盈餘。
但出了中都城的事後,皇帝為了補償中都城的眾多勞役,花費了太多的錢財。
導致錢財上,出現了一個不小的缺口。
“也就是說,按照這樣來算,至少還需要二十五萬貫,才能渡過這次饑荒?”
“差不多,有二十五萬貫錢財,再勒一下褲腰帶,這段兒時間就不成什麼問題了。
可以成功挺到夏稅收上來。”
按照胡惟庸之前所想,皇帝之所以敢在中都城勞役上,出手這般的闊綽,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知道寶鈔都提舉司那裡,快把寶鈔給弄好了。
馬上就要開始發行寶鈔。
印錢可比透過收稅等手段,來錢快太多了。
只要寶鈔一開始發行,這點缺口根本就不是事。
結果哪能想到,現在皇帝瞎搞一氣,居然出人預料的,喊停了寶鈔的發行……
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
朱元璋點了點頭,陷入到沉思之中。
二十五萬貫,說多不多,卻偏偏卡在了這個關鍵時刻裡。
必須將之給解決了才行。
只是……該用哪個辦法來解決好呢?
朱元璋在心裡衡量想到的幾個解決辦法的利弊,一時間沒有言語。
“上位,要不……先暫時把移民的事情給停下來?
這樣的話,基本上錢也就夠了。”
見到皇帝為此而苦惱,作為丞相,胡惟庸自然要充當貼心小棉襖,將皇帝不好開口的話給說出來。
這是他經過急速的思索之後,覺得最為可行的事。
移民是一個長久的、持續性工作,北面荒蕪的地方太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而如今的皇帝,對於移民的百姓,給的又稍微多了點。
導致這個事,成為了財政的一大支出項。
而且還是持續不斷的支出。
現在錢財出現缺口,先暫時把這事停下一段兒時間,讓朝廷稍微緩口氣,也不是不可以。
從各方面來考慮,這都是影響最小的,屬於可以付出的代價。
只不過,唯一不太好辦的,是這位放牛娃出身的皇帝,總是喜歡把百姓給掛在嘴上。
此前還不止一次的說過,往北面等人煙稀少的中原腹心之地等地方移民,乃是百年大計,一定要做好云云。
如今遇到了事,被架在了這裡,不好拉下臉。
那麼在此時,自己這個丞相,就需要很懂事了。
“移民乃是百年大計,極其重要,一刻都不能停,看起來只是停下三四個月的時間,不算太長。
但至少會導致少移民五萬百姓。
五萬百姓,可是能發展出不少東西來的。
這個時間段移民,不耽誤百姓來到新地方,趕緊耕田,種些糧食,從而保證接下來的口糧。”
朱元璋果斷搖頭。
“上位說的是,但這也不過是一時的權宜之計。
雖會有一些影響,但影響也不會那般大。”
胡惟庸還在繼續勸。
這等不好言說,明顯和皇帝之前的說法背道而馳的事,皇帝肯定不會一口答應。
三辭三讓嘛!自己多勸幾次,皇帝才會順水推舟,勉為其難的答應。
這點他還是懂的。
“咱說的是實話,移民的事,的確不能耽誤,更不能因為區區二十五萬貫錢財而耽誤。
移民的事不能停,而且對於移民的安置這些,也同樣不能降低標準。
一切照舊!胡相,咱與你說的是真的,非是要搞什麼辭讓的把戲,咱不是那種人。”
還要再說些什麼話,對朱元璋接著進行勸說的胡惟庸,頓時閉嘴。
自己又會錯意了?皇帝到底怎麼了?最近一段兒時間,做事情怎麼往往不按照常理出牌?這般難伺候了?
一向自信的胡惟庸,都自信不起來了,禁不住的在懷疑人生。
“是臣想錯了,臣必然會按照上位的吩咐來,盯緊下面的人,讓他們在這事情上,不出任何的差錯!”
胡惟庸立刻沉聲表態,態度非常堅決。
“只是……這錢財的缺口,又該怎麼填上?”
朱元璋道:“這個不著急,咱來想辦法,絕對不會耽誤正事。”
胡惟庸得到皇帝的準話,便不在這事情上多言語。
很快就從武英殿這裡離開……
返回到中書省,進入到獨屬於自己的公房內,坐到那張紅木桌案前,回來時還笑著向與他打招呼的人點頭示意的胡惟庸,猛地一巴掌拍向了那紅木桌案!
不過,手掌即將和桌案接觸時,忽地又收了力道,只是發出了一聲不大不小的聲響。
這是擔心動靜被其餘人聽到。
胡惟庸面色陰沉的,在這裡坐了好一會兒,忽然一笑,滿滿都是譏諷。
他倒是想想看看,朱元璋這傢伙,到底能用什麼辦法,填上這二十五萬貫的缺口!可別窟窿越弄越大,最終還是選擇了發行寶鈔,或者是暫停移民就好笑了!
……
“哈哈哈……”
寶鈔提舉都司這裡,趙鼎來到沒有人地方,再也憋不住笑了起來,心情格外的暢快。
胸中的鬱悶之氣盡數消失。
讓胡惟庸這狗東西不當人,搶奪自己的功勞,前去找皇帝表功!現在直接撞馬蹄子上了,舒坦了吧?聖明無過於上位!不過,趙鼎的開心很快就消失了,因為皇帝那裡來人了,傳來訊息說,寶鈔還要接著改。
如今的寶鈔太大了,不便於攜帶,需要大幅度縮小,面額最大的一貫寶鈔,改為長五寸,寬兩寸。
其餘面額的寶鈔,也都要縮減。
除了這些外,其餘圖案這些倒不必再進行改動。
已經進行過多次改版,改的想要吐的趙鼎還能說什麼?只能接著開始掉頭髮的路程了。
好在胡惟庸這個丞相在這次的事情上,又吃了一個虧,能給他帶來很大的安慰。
其餘官員,得知皇帝推遲寶鈔印發的訊息,詫異之餘,很多人也禁不住長鬆一口氣。
他們又能少遭受一些損失了。
戶部尚書劉歆明顯也有些意外,但意外之後,卻也沒有太多其餘反應。
寶鈔終究還是會印發的,只要印發,那些致命的問題就會出現,根本無法解決。
不是說推遲印發就可以的。
而他此時也從胡惟庸那裡,得知了皇帝對於二十五萬貫銀錢缺口的態度,亦是心中冷笑不止。
等著看皇帝能弄出什麼‘高明’手段,將之給補齊了。
不是說他看不上皇帝,實在是皇帝在財務上的水平,低的讓人想要發笑。
不過,也正是因為皇帝在財務上胡亂搞,才能讓他這個戶部尚書如魚得水,在哪哪都是窟窿的財政裡遨遊……
朱元璋沒有讓這些人久等,三日之後,就給出了屬於他的解決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