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代歸來的朱元璋

第79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

直接來了一個挖地三尺般的搜刮,連佛祖道祖身上的金子,都給颳走了。

大量的金銀財寶,都被北元的流亡朝廷,給帶到了草原上。

其二就是盛產銅的西南,如今還未收復,被北元的梁王所把持。

其三就是,經歷了元末亂世,百業凋敝,不僅人口流失嚴重,錢財也一樣如此。

其四就是,新興的大明已經穩定下來,正在迅速復甦,對於錢的需求量,也隨之急速增加。

這主要的幾條,再加上其餘一些不算重要,但同樣切實存在的原因,導致如今的大明出現了厭惡錢荒。

而這件事,也非常難以解決。

不論是滅掉西南梁王,奪取銅礦大量鑄錢,還是進軍北元王庭將之一舉覆滅,把眾多的金銀財寶這些給奪取回來。

都不是一朝一夕間,能夠完成的事。

且想要做到這些,還需要諸多錢糧進行支援。

不解決錢荒的問題,許多事情處理起來,都不順暢。

錢荒的問題,已經在事實上,影響到了大明的諸多方面,制約了大明的發展。

也是因為,皇帝之前才把主意,給打到了寶鈔上面去。

忙活了大半年,如今終於弄出合適的寶鈔了,可以大規模發行了,皇帝居然突然喊停了!

這到底是什麼操作?皇帝不過日子了?不發行寶鈔,哪裡來的錢?憑空變出來嗎?

“錢總歸會有的。”

朱元璋出聲說道。

胡惟庸聽的暗中狂翻白眼,這不說的純屁話嗎?

錢肯定是有的,比如接下來夏糧一收就是錢。

但根本上的問題,不是還沒有解決嗎?

他倒是想要看看,這想一出是一出的皇帝,還能想出什麼辦法,來解決錢荒的問題。

朱元璋倒並非如同胡惟庸想的那般,說的是屁話。

關於如何來錢這事,他也有所考量。

比如廢除海禁,重設市舶司,發展對外貿易。

比如拿下倭國,把那石見銀山這些地方,都給收歸大明。

這些都是很好的。解決錢荒的辦法。

只不過,這些事情和滅掉北元梁王,收復西南,用那裡豐富的銅礦來鑄幣一樣,都屬於遠水解不了近渴的事。

所以,現在只能是另想他法。

“現在還剩下多少錢?”

“給中都的眾勞役們,進行了足額的補償之後,還剩下不足三十萬貫。

扣除掉日常開支,以及往邊塞那邊送去的一些錢糧,至多支撐到三月底,就會徹底沒錢。

夏稅六月才開始收,最快的一批錢糧,也得六月半之後才能送到應天這裡……”

中書省居於六部之上,作為中書省現在唯一的一位丞相,胡惟庸可謂是大權一把抓,諸多事情,都有權過問。

對於戶部的情況也很清楚,此時皇帝詢問,他對答如流。

按照原本的預算,朝廷這邊留下的錢財,其實是夠用的。

不僅夠用,還能多出來一點的盈餘。

但出了中都城的事後,皇帝為了補償中都城的眾多勞役,花費了太多的錢財。

導致錢財上,出現了一個不小的缺口。

“也就是說,按照這樣來算,至少還需要二十五萬貫,才能渡過這次饑荒?”

“差不多,有二十五萬貫錢財,再勒一下褲腰帶,這段兒時間就不成什麼問題了。

可以成功挺到夏稅收上來。”

按照胡惟庸之前所想,皇帝之所以敢在中都城勞役上,出手這般的闊綽,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知道寶鈔都提舉司那裡,快把寶鈔給弄好了。

馬上就要開始發行寶鈔。

印錢可比透過收稅等手段,來錢快太多了。

只要寶鈔一開始發行,這點缺口根本就不是事。

結果哪能想到,現在皇帝瞎搞一氣,居然出人預料的,喊停了寶鈔的發行……

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

朱元璋點了點頭,陷入到沉思之中。

二十五萬貫,說多不多,卻偏偏卡在了這個關鍵時刻裡。

必須將之給解決了才行。

只是……該用哪個辦法來解決好呢?

朱元璋在心裡衡量想到的幾個解決辦法的利弊,一時間沒有言語。

“上位,要不……先暫時把移民的事情給停下來?

這樣的話,基本上錢也就夠了。”

見到皇帝為此而苦惱,作為丞相,胡惟庸自然要充當貼心小棉襖,將皇帝不好開口的話給說出來。

這是他經過急速的思索之後,覺得最為可行的事。

移民是一個長久的、持續性工作,北面荒蕪的地方太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而如今的皇帝,對於移民的百姓,給的又稍微多了點。

導致這個事,成為了財政的一大支出項。

而且還是持續不斷的支出。

現在錢財出現缺口,先暫時把這事停下一段兒時間,讓朝廷稍微緩口氣,也不是不可以。

從各方面來考慮,這都是影響最小的,屬於可以付出的代價。

只不過,唯一不太好辦的,是這位放牛娃出身的皇帝,總是喜歡把百姓給掛在嘴上。

此前還不止一次的說過,往北面等人煙稀少的中原腹心之地等地方移民,乃是百年大計,一定要做好云云。

如今遇到了事,被架在了這裡,不好拉下臉。

那麼在此時,自己這個丞相,就需要很懂事了。

“移民乃是百年大計,極其重要,一刻都不能停,看起來只是停下三四個月的時間,不算太長。

但至少會導致少移民五萬百姓。

五萬百姓,可是能發展出不少東西來的。

這個時間段移民,不耽誤百姓來到新地方,趕緊耕田,種些糧食,從而保證接下來的口糧。”

朱元璋果斷搖頭。

“上位說的是,但這也不過是一時的權宜之計。

雖會有一些影響,但影響也不會那般大。”

胡惟庸還在繼續勸。

這等不好言說,明顯和皇帝之前的說法背道而馳的事,皇帝肯定不會一口答應。

三辭三讓嘛!自己多勸幾次,皇帝才會順水推舟,勉為其難的答應。

這點他還是懂的。

“咱說的是實話,移民的事,的確不能耽誤,更不能因為區區二十五萬貫錢財而耽誤。

移民的事不能停,而且對於移民的安置這些,也同樣不能降低標準。

一切照舊!胡相,咱與你說的是真的,非是要搞什麼辭讓的把戲,咱不是那種人。”

還要再說些什麼話,對朱元璋接著進行勸說的胡惟庸,頓時閉嘴。

自己又會錯意了?皇帝到底怎麼了?最近一段兒時間,做事情怎麼往往不按照常理出牌?這般難伺候了?

一向自信的胡惟庸,都自信不起來了,禁不住的在懷疑人生。

“是臣想錯了,臣必然會按照上位的吩咐來,盯緊下面的人,讓他們在這事情上,不出任何的差錯!”

胡惟庸立刻沉聲表態,態度非常堅決。

“只是……這錢財的缺口,又該怎麼填上?”

朱元璋道:“這個不著急,咱來想辦法,絕對不會耽誤正事。”

胡惟庸得到皇帝的準話,便不在這事情上多言語。

很快就從武英殿這裡離開……

返回到中書省,進入到獨屬於自己的公房內,坐到那張紅木桌案前,回來時還笑著向與他打招呼的人點頭示意的胡惟庸,猛地一巴掌拍向了那紅木桌案!

不過,手掌即將和桌案接觸時,忽地又收了力道,只是發出了一聲不大不小的聲響。

這是擔心動靜被其餘人聽到。

胡惟庸面色陰沉的,在這裡坐了好一會兒,忽然一笑,滿滿都是譏諷。

他倒是想想看看,朱元璋這傢伙,到底能用什麼辦法,填上這二十五萬貫的缺口!可別窟窿越弄越大,最終還是選擇了發行寶鈔,或者是暫停移民就好笑了!

……

“哈哈哈……”

寶鈔提舉都司這裡,趙鼎來到沒有人地方,再也憋不住笑了起來,心情格外的暢快。

胸中的鬱悶之氣盡數消失。

讓胡惟庸這狗東西不當人,搶奪自己的功勞,前去找皇帝表功!現在直接撞馬蹄子上了,舒坦了吧?聖明無過於上位!不過,趙鼎的開心很快就消失了,因為皇帝那裡來人了,傳來訊息說,寶鈔還要接著改。

如今的寶鈔太大了,不便於攜帶,需要大幅度縮小,面額最大的一貫寶鈔,改為長五寸,寬兩寸。

其餘面額的寶鈔,也都要縮減。

除了這些外,其餘圖案這些倒不必再進行改動。

已經進行過多次改版,改的想要吐的趙鼎還能說什麼?只能接著開始掉頭髮的路程了。

好在胡惟庸這個丞相在這次的事情上,又吃了一個虧,能給他帶來很大的安慰。

其餘官員,得知皇帝推遲寶鈔印發的訊息,詫異之餘,很多人也禁不住長鬆一口氣。

他們又能少遭受一些損失了。

戶部尚書劉歆明顯也有些意外,但意外之後,卻也沒有太多其餘反應。

寶鈔終究還是會印發的,只要印發,那些致命的問題就會出現,根本無法解決。

不是說推遲印發就可以的。

而他此時也從胡惟庸那裡,得知了皇帝對於二十五萬貫銀錢缺口的態度,亦是心中冷笑不止。

等著看皇帝能弄出什麼‘高明’手段,將之給補齊了。

不是說他看不上皇帝,實在是皇帝在財務上的水平,低的讓人想要發笑。

不過,也正是因為皇帝在財務上胡亂搞,才能讓他這個戶部尚書如魚得水,在哪哪都是窟窿的財政裡遨遊……

朱元璋沒有讓這些人久等,三日之後,就給出了屬於他的解決辦法……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