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這……要不再想想別的辦法?
二十五萬貫說少不少,但說多的話也不是太多,總歸是有一些辦法能解決的。
真不至於走到這一步。”
武英殿內,右丞相胡惟庸顯得有些遲疑,又帶著一些著急的說道。
“陛下,此舉固然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辦法。
但……但多少有些不太妥當,太有損陛下您的威名了。”
戶部尚書劉歆,在經歷了初時的懵逼之後,也禁不住開口跟著相勸。
原因無他,乃是皇帝給出的解決辦法,太過於離奇,也過於讓人意想不到了。
皇帝居然準備用他的名義,或者說是大明朝廷的名義,來進行為期四個月的借款!
利息二厘,夏稅收上來後進行償還。
這等情況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他們在此之前,都已經做好了皇帝會鬧出么蛾子的準備。
可即便如此,還是被皇帝此時的做法給驚到了。
這么蛾子鬧得著實太大了,太過於讓人意想不到。
也太有失體統了!哪裡有堂堂一國君主,向人借錢的事?
皇帝真的沒錢了,哪怕是對一些富戶敲竹槓,或者是抄家滅門,乃至於把佛祖,道祖身上的金子都給刮下來呢?手段雖下作,或者是激烈,但他們也都是能理解的。
先前時不是沒有別的皇帝如此幹過。
可皇帝此時的舉動,是真的過於丟面子了。
不僅僅丟皇帝的臉,連帶著朝廷的臉,也都被丟了個乾淨。
皇帝以往要過飯,臉皮厚,他們是知道的,但之前行為做事,終究還是要臉面的。
可現在,怎麼突然什麼體面都不要了?才不過是區區二十五萬貫,真就把人給逼到這種份上了?明明還有很多別的辦法可以用,怎麼就非要走最不體面的這種?
“還能有什麼辦法?各處的錢都有各處的用處。
是遷移百姓的錢可以挪用,還是給大軍的錢可以暫緩?還是朝廷百官可以暫時不發俸祿?
哪裡停了都不好,都會影響做事。
咱思來想去,還是現在這種辦法最好。
至於有損咱的威名……
咱有什麼威名?咱小時候給人放牛,家裡窮的揭不開鍋,爹孃都被餓死,咱出家當和尚,拿個破碗到處要飯,這些過往誰不知道?
這些有威名嗎?
咱從睜不開的地獄沼澤裡,一步步的掙扎上來,破元軍,攻集慶,滅陳友諒,破張士誠,橫掃陳友定,方國珍,讓何真拱手來降,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再造我漢人河山,靠的是咱的威名嗎?是咱一步步,踏踏實實走出來的!是咱願意幹實事,願意約束軍隊,嚴明軍紀,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不讓他們和其餘人手下兵馬那般,將百姓當成草芥,給百姓們一些喘息之機換取來的!咱從來不是一個有威名的人,更不是一個體麵人。
咱就那個餓死了爹孃的放牛娃!那個沒了家,拿著破碗到處要飯,亂世裡求活的人。
咱沒有威名,也不樂意要那些威名。
咱只想多幹些實事,只想讓天下能穩當一點。
讓天下有更多的人可以不餓肚子,至少要少餓死一些人。
若是這些你們眼中的所謂威名,能讓稍稍的換來一點實際的用處,讓這天下好那麼稍微的一點點,咱就能毫不猶豫的將之用了!”
朱元璋口中突然蹦出來的這一連串的話,將胡惟庸還有劉歆二人,給聽的目瞪口呆。
誰都沒有想到,皇帝只借錢還不行,還能說出這等虎狼之詞!
“上位,臣懂了,是臣犯糊塗了。
陛下一直都是那個陛下,一直都想著百姓,想著幹實事。
和讓百姓變好,讓天下變好相比,別的都不值一提。
臣今後定然會更好的做事,緊跟上位步伐。
絕對不會再覺得,如今天下平定了就該如何如何了。
這天下,吃不飽飯的人還有很多,每年餓死的人,亦不在少數。
還需繼續努力,遠沒到鬆懈之時!”
在戶部尚書劉歆還懵著的時候,胡惟庸已經面色肅穆,卻又聲音激昂的對皇帝鄭重表態了。
劉歆更懵之餘,卻也被驚醒,連忙學著胡惟庸的樣子,就一些事情向皇帝表態。
再說不出來,勸阻皇帝不要如此做的話了。
皇帝願意一直拿要飯花子的心態過日子,那就如此好了,反正丟人也是丟他朱元璋的人。
但真是天下不幸,居然讓這麼一個要飯花子當了皇帝,讓自己也跟著受了這般委屈。
果然,叫花子就是叫花子,哪怕是當了皇帝也高貴不起來。
哪怕坐在龍椅上,身上穿著龍袍,也依舊是難以遮擋,那從骨子裡面散發出來的窮酸落魄氣!
朱元璋看了胡惟庸一眼,還得是奸臣好用,尤其是大奸似忠的那種。
胡惟庸但凡能做到他說的一半,不,哪怕只有一小半,自己上輩子也不會真把他怎麼樣,更不可能廢丞相。
中書省,戶部都沒有意見,這件事很快被推行下去。
一共一百張面額為兩千五百貫的、上面印著大明國債字樣,蓋著皇帝玉璽,以及中書省,戶部印章的債券就此出現。
期限四個月,利息為二厘,以夏稅進行償還。
而這一百張的債券,剛一印出來進行發售,不到半日的時間就被搶購一空。
甚至於還有不少後知後覺的人,在私下裡找人託關係,加錢來向已經持有的人進行購買。
但這樣的想法,卻都盡數落了空。
不是說他們的關係不夠硬,或是手中銀錢不夠多。
而是那大明國債上面,明明白白的寫著不得進行流轉,不然作廢。
這讓很多人悵然若失,懊悔的捶胸頓足。
像是錯過天大的好處一樣。
痛心疾首之餘,就開始打聽皇帝什麼時候會再次發這種債券。
這些想要購買國債的人,很多其實並不是真的看中了皇帝給的二厘利息。
而是這件事情,那非同凡響的意義。
當今的皇帝,那是出了名的眼睛裡容不得沙子,特別痛恨貪官汙吏,也痛恨那些行賄的人。
且皇帝一直以來都是高高在上的神仙般人物,哪裡是尋常人能接觸到的?更不要說是能和皇帝扯上關係了。
現在,機會就這般明晃晃的出現了。
國家缺錢了,皇帝親自進行借錢。
這哪裡是在借錢?
分明就是一個,再好不過的上進機會啊!
別說皇帝只是借三個月,且還給利息了。
就算是皇帝連本金都不給,那他們也是心甘情願。
只能說,什麼時候都不缺乏特別想要進步的人……
新鮮走馬上任的宣傳使司的宣傳使羅貫中,才上任第六天就遇到了這等事,立刻按照皇帝那裡傳來的訊息,開始動筆撰寫文章。
頂級小說家出手就是不一樣,不僅僅說明白了皇帝發國債的原因,經過結果,還給增加了一點故事性。
又按照皇帝的專門要求,不準咬文嚼字,儘量寫的淺白一點。
具有很強的可讀性,趣味性。
再配合著皇帝這邊,已經先一步的真發行了國債,不少訊息已經在流傳了。
所以,這篇第佔據了大明日報的頭版的文章,第二日天才剛一開始售賣,就足足銷售了三千多份。
這還是因為大明日報才開始創辦,還沒有太大的名氣,且宣傳使司人手不夠多,外加經驗不夠,印刷出來的報紙數量有限的緣故。
不然,賣出去的報紙份額將會更多。
羅貫中激動的來回踱步,並加急安排人手,增加發行量。
接下來的七天,都要售賣這一期的大明日報。
不僅僅要在京師售賣,還會運到蘇州,以及江北等地售賣。
如今大明日報,雖冠以日報之名,可實際上因為是才開始創辦,基本上是六到七天才發行一期。
而羅貫中之所以如此激動,不僅僅是因為他寫的這文章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更為重要是,這報紙後面,可是有一個專門的版面來刊印自己老師的水滸傳!
這下子,自己老師的水滸傳,得能被多少人看到啊!
自己超額完成了老師對自己的囑託!
這宣傳使做的真值!這個職位真適合自己。
大明日報可謂是一炮而紅。
不說別的,僅僅只看這報紙的銷售量就能知道,這一次朱元璋的這個舉動,在大明引起了多大的轟動。
許許多多的文人士子,乃至於不少官員都在討論這件事。
有人皺眉,覺得皇帝太不體面了,為了這點錢財,竟公然行借錢之舉。
也有人感動於皇帝拳拳愛民之心,為了不影響正事,竟不顧面子,以帝王之尊借錢。
也有官員暗自警醒,看來皇帝在以民為本上,是要動真格的了,今後再做事,需要注意了,要努力的往這方面去靠。
也有不少人覺得皇帝此舉,未免有沽名釣譽之嫌。
故意趁機做出這等事情,讓人大加宣傳,從而好給他自己邀名……
……
“父皇,這……是否有些不太妥當?此等事情刊登在報紙之上,廣而告之,必然會讓人議論紛紛。
其中肯定會有一些人,說些不好的言語……”
武英殿內,太子朱標斟酌著言辭,說著他在這件事情的意見。
“標兒,這沒有什麼不好的。”
朱元璋伸手給朱標拉了一張椅子,示意朱標坐下說話。
“這等善政,是不懼拿出來說的。
咱現在算是明白了,只會幹好事,弄善政是不行的,還得會宣傳。
要把國家做出來的善政,給宣傳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
這樣,那些慣會說些怪話,會歪曲朝廷政令,並以此來誤導眾人的人,聲音就會小上很多,影響力也會隨之下降。
咱們以民為本的決心,也不用遮遮掩掩,必須要旗幟鮮明給打出來,並付諸一些行動。
如此,將會影響更多的人,讓他們朝著這件事上靠攏。
也儘可能的讓百姓們知道,官府,至少咱這個皇帝,是真的想要他們過的好,也會為之努力,讓他們過的好。
不要怕別人議論。
讓那些狗東西們去說咱們這也不行,那也不還行吧!
咱們與咱們大明眾多的仁人志士,眾多百姓們不屈不撓的努力,必將穩步的達到咱們的目的!”
朱標看著自己父皇,顯得有些怔愣。
一股無法言說的東西,自心間瞬間湧起,並衝向了四肢百骸。
心中的那些著急與一些不安,顧慮等諸多的情緒,瞬間蕩然無存!父皇總是這樣,認準的事情就能一往無前,和父皇相比,自己差太遠了。
自己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需要和父皇學!同時,也覺得現在的父皇,和今年之前的父皇有了不少的不同。
以往父皇就讓人敬佩,如今的父皇更加讓人敬佩,或者說是崇敬。
總是在不經意間,就展現出令人心折,又極其鼓舞人心,讓人堅定信心,一往無前的信念!……
天界寺內,自從見了皇帝之後,回來就把自己關進禪房閉關的道衍,在看了大明日報之後,在原地怔愣了好一陣兒。
隨後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就出關了,求見皇帝。
比一月之期,足足提前了二十一天!對於何去何從,他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
“你真要這般做?”
武英殿內,朱元璋望著道衍詢問,帶著滿心的意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