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衍怔愣當場,在完全沒有想到的訊息衝擊之下,整個人都懵住了。
說話,一開始看到管事僧引著兩個內官往這邊走的時候,道衍絲毫沒往心裡面去。
完全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
反正這內侍又不是來找自己的。
他只在心裡面盤算著,接下來皇帝和李善長之間將會如何交手,真的交手了,皇帝該怎麼做,才能乾脆利落的贏了李善長。
這些事情,可比經書,比什麼內侍要有意思多了。
就是在這種心態下,那內官被管事僧領著來到了他的面前,並且告訴皇帝請他入宮一敘的話。
道衍豈能不懵?
這位腦子一向好使,轉的很快,且又因為經常外出化緣,練就了一張厚臉皮的人。
此時居然在原地愣了足足十來息的時間,方才勉強回過神來。
而後以手指著自己鼻子相詢:“你是說,陛下要見貧僧?確定沒有說錯?沒有尋錯人?”
卻是極度驚訝之下,連一些必要的禮儀這些都全然忘記了。
“大師若是法號道衍,俗名喚作廣孝,那便沒有任何錯漏。
這確實為陛下親自吩咐下來的。”
內侍面帶一絲笑容,無半分不耐的向道衍進行解釋。
一來他能夠理解眼前這和尚的心情。
另外一方面,這是皇帝專門吩咐下來,讓自己前來尋找並邀請入宮中的人。
別管這人此時是什麼身份,又是什麼表現,那都是貴客,都要好好相待。
“行,那這便去吧,勞煩兩位了。”
就在這打頭的內官,覺得自己需要再出聲說上一些話,進行相勸,細心安撫才能讓這人隨自己入宮時,道衍卻是忽然一口應了下來。
而且,竟是連必要的收拾與停留都不做,直接就要隨他們而往。
內官微愣了一下,卻也沒有多言,做了一個請的手勢,便引領著道衍而去。
管事僧,和另外一些僧人自覺跟在一側相隨。
大多心裡驚疑不定,不知道這喚作道衍的傢伙,究竟什麼來歷,竟然能被皇帝專門請去宮中相見。
尤其是那方才與道衍說話,言京師繁華的僧人,更是心中震動的厲害。
目瞪口呆之餘,不住的在回想自己方才和道衍說話時,是不是哪裡神態語氣不對。
自己是真不該起了輕視之心,在那道衍面前有了優越感啊!越想他就越是後悔,心中惶惶不安,既希望這道衍大人不記小人過,肚大能容,不和自己計較這些。
又覺得今後再遇到這道衍師弟,不,道衍師兄,不!道衍大師的時候,一定要誠心誠意的和他認個錯。
……
且不說僧人如何心亂如麻,患得患失,只說道衍隨了兩個內官出了天界寺,朝著皇城而去,一路上竟是一言不發,只是一手缽盂,一手禪杖的跟在後面行路。
這讓兩個內侍都不由的暗讚一聲,大和尚好心性。
從得到陛下邀請入宮時,這大和尚的反應來看,這和尚只怕在此之前並沒有見過陛下。
對於陛下的召見,更是全然不知。
他們已經做好了前來皇宮的路上,被這道衍大和尚問東問西的打聽了。
可哪能想到,這大和尚定力竟然這般好。
連一句話都沒有問。
這份定力,不知道超過了多少被陛下召見的文臣武將。
“敢問兩位施主,不知陛下召小僧有何事?若是不犯忌諱,有勞兩位檀越透露一二。
也讓小僧心裡有個底,不至於接下來面聖之時,忙中出錯,一不小心惹了陛下。”
道衍宣了一聲佛號,一臉誠懇的開了口。
前面引路的內官,麵皮微微抽動了一下,默默收回了之前的想法。
“大師,非是我等不願意說,著實的陛下那裡沒有多交代。
只是著人說,讓我等來到天界寺尋大師,請大師您入宮中一敘。”
為首的那名內官出聲回應。
道衍和尚覺得對方很大可能是專門不說,想要趁機從自己這裡要點好處。
所以便道了一聲謝,不再多言。
他多少還是要顧慮一下自己僧人形象的。
平日裡酒肉不忌,行事有些不羈的道衍,此時在意僧人形象,倒也顯得稀奇。
當然,最重要的是,他這個貧僧是真的貧,除了一身僧衣,一雙僧鞋,一個禪杖,一個缽盂之外,別的什麼都沒有。
就算是想要塞點什麼,也是做不到的。
早就被這突如其來事情擾亂了心緒,心中升起了無數念頭的他,只得繼續暗自思索皇帝見自己所為何故。
不過,剛剛詢問內官也並非一無所得。
從他們口中,道衍確認,自己只怕早就被皇帝給盯上了,行程在皇帝的掌控之中。
不然何至於自己來到天界寺連半個時辰都沒有,皇帝派遣的人就來了?
而且,還直接與這些人吩咐,來這裡尋自己。
這讓道衍心中愈發疑惑起來。
自己何德何能,居然能讓朱元璋這等皇帝記掛在心上?究竟何時,自己入的皇帝法眼?一番思索之後,心裡倒也有了一些想法,卻又不能確定。
總是覺得這件事哪哪都不對勁。
……
武英殿內,朱元璋打量著眼前的和尚。
身體胖大,一看就不是守清規戒律的。
看其身材,像個彌勒佛一般,但一雙三角眼卻破壞了這份慈眉善目。
“陛下,明教在中都城那裡準備行事,著實與小僧無關。
那明王也只是多年前和小僧有過數面之緣,小僧胡亂與其說過一些話而已。
從那之後,便和小僧沒了任何聯絡。”
行過禮,在朱元璋還在打量道衍的當口,道衍就已經是先一步開口說話。
卻是第一時間,就撇清和明王之間的關係。
朱元璋停止對道衍的打量,望著道衍道:“咱也沒有說明教想要在中都城那邊起事,是你在暗中教唆。
你要是不說,咱連這個事都不知道。
卻原來,那明王居然還和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朱元璋說到後來,聲音都變得嚴肅起來,嚴肅之中又帶著一些意外收穫的味道。
道衍卻沒有絲毫在朱元璋跟前自爆罪過的懊悔。
因為他心裡面已經認定,自己是因為中都城明教的事情,才被皇帝給盯上的。
而被皇帝因此而盯上,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自己和明王之間,早年的一些交際被挖掘出來了。
若當初沒有自己提點的幾句,憑藉明王資質,成不了明王。
當然,還有一個可能被皇帝盯上的原因,乃是自己之前和高啟也有不少來往。
高啟被殺,自己因此落入皇帝眼中。
但道衍覺得,這件事可能性不是太大,因為皇帝當時只處置了魏觀,高啟二人。
和高啟來往密切的眾多文士都沒有理會。
自己在這些人裡並不顯眼。
更為重要的是,自己也不曾跟著高啟抨擊朝政。
所以,真正讓朱元璋注意到自己的,只有明王這件事。
皇帝都知道了,那自己倒不必遮遮掩掩,揣著明白當糊塗,反倒是不爽利。
皇帝要是真的準備因此而殺自己,早就下手了,不用等到現在,專門把自己招來之後再殺。
道衍還不覺得自己有這樣大的面子。
“如此,小僧竟成不打自招了。”
道衍此時心緒已經平復下來,面對朱元璋倒也沒有多少緊張。
還能順著朱元璋的話,開個小小的玩笑。
朱元璋見到道衍反應,暗道這道衍果然名不虛傳,不愧為老四智囊,號稱黑衣宰相的存在。
當下便也收起了試探的心思。
望著道衍道:“實話與你說了吧,這些事咱確實已經知道。
但咱為何沒有殺你,反而還將你找過來相見?”
道衍搖了搖頭道:“小僧也不知道,前來的路上,小僧想了一路都沒有想明白。”
竟是實話實說,格外忠厚老實的樣子。
“是咱覺得,道衍大師你是個人才,胸有韜略,只當個和尚太過於屈才了。
所以準備把你喊過來,讓你做個官,有個能發揮你才能的地方。”
道衍的心突的一跳,又恢復了正常。
不是朱皇帝說,要給自己個官噹噹。
而是說皇帝的那句胸有韜略。
讓他忽然間出現了一種被皇帝看透的感覺。
這種感覺,只有和劉伯溫在一起的時候,才出現過。
朱元璋說給道衍個官做做,並非是信口雌黃誆騙道衍。
而是真想將這麼個人才,給吸收入到體制之內。
這樣的人才不為國家作用,只讓其如同閒雲野鶴一般的混日子,著實是一大虧損。
至於說怕不怕道衍趁機搞事情……
上輩子自己沒有認識到道衍的才能,沒過多注意他,這輩子要是將其放入官僚體系當中,還能讓他搞出大事情來,自己跟他的姓!
“陛下,小僧才能有限,難以擔當大任,更不適合為官,陛下您著實錯愛了。”
道衍推辭的很是懇切。
“你有沒有才能,咱還不清楚?連寫小說的咱都能用來做官,你就更加不用提了。”
道衍依舊出言推辭,他是真不想當官,他心中自有遠大志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