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代歸來的朱元璋

第103章 對不住了,皇帝給的實在太多了

“如此,商稅就按照十稅六來收取吧。”

華蓋殿內,朱元璋看似漫不經心的一句話說出,恰似平地起了驚雷一樣。

費聚,唐勝宗,吳良等人的笑容,瞬間就凝固在了臉上。

再笑不下去了。

像是突然之間,被齊齊攥住了脖子一樣。

多少?

十稅六?!

上位這話是認真的?!到底是自己等人沒有睡醒,還是上位沒有睡醒?

十稅六這樣的話,都敢往外說?

“哈哈,上位說的對,就該十稅六……啥?十稅六?”

陸仲亨絕對沒有往皇帝會在這件事上,鬧么蛾子上去想。

聽到朱元璋開口後,習慣性的順著朱元璋的話往下說。

典型的嘴比腦子快。

話都說完了,才意識到皇帝方才說的是什麼。

因為事發突然,且達到了一個,他所完全沒有想到的離譜程度。

以至於最後的話,腔調都變了,聲音高了幾度。

聽起來像是在質問皇帝一樣。

華蓋殿內,剎那之間,落針可聞!

陸仲亨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

但此時事關重大,他已經顧不得去多在意這些細節了。

費聚,唐勝宗,吳良等人,也都紛紛抬頭,看著皇帝,面露不可置信的神色。

等著皇帝給出一個確信的答覆。

他們是真的不願意相信,皇帝方才說的十稅六為真。

不僅僅是他們,華蓋殿內的其餘諸多人,也都是被這個突如其來的訊息給聽懵了。

他們心中的震動,不比陸仲亨,費聚這些人小上多少。

全都在豎起耳朵,等著皇帝接下來的話。

“對,恁沒有聽錯,咱也沒有說錯,就是十稅六。”

朱元璋大馬金刀的坐在龍椅之上,迎著陸仲亨等人的目光,不避不閃,很是認真的說道。

態度很堅定。

大明的稅,收的太低了。

不僅僅是農稅,商稅也同樣低的離譜。

自己一直以來,都低估了商業的利潤。

覺得商業不過是三核桃倆棗的,沒有太多的利潤。

以至於和歷朝歷代相比,自己大明的商稅都低的離譜。

不過摺合百分之三點三。

就這那些官紳尚且不滿不足,還在一個勁的謀求減少稅收。

後面愣是給弄成了百分之一點五左右。

低的簡直令人髮指!縱然已經這麼低了,可還是有著諸多的人,想方設法的偷稅漏稅。

萬曆初年時,2217萬兩的財政收入中,商業稅不過才有340萬兩。

而且這340萬兩,還包含著茶稅,鹽稅,市舶稅,營業稅,透過稅等在內的所有一切商業稅費。

茶,鹽兩稅,歷來都是稅收的大頭,尤其是鹽稅。

結果萬曆時,把茶鹽兩稅加進去,也才不過是340萬兩。

而且,大明兩百多年下來,人口比自己開國的洪武年,不知道多了多少。

人多了,對於鹽的需求量自然會增多。

鹽的產量也會增加。

然而神奇的是,大明鹽的產量並沒有增加。

洪武時鹽的產量有多少,兩百多年後,鹽場鹽的產量還是多少。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有著各種私鹽在流通……

上輩子不知道這些,這輩子重新來過,他要是不著手提高商稅才是怪事。

農業稅現在不好動,牽扯太大,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人。

但動一動商業稅還是可以的。

柿子先挑軟的捏嘛。

一步步的來。

雖然真的算起來的話,這商業稅涉及到的人和事也非常多。

不是那般好動的。

但該動還是要動。

這可都是自己的錢!

“上位,這……這也太高了吧?這是與民爭利啊!”

“上位,這真不行,真要這麼做了,根本沒有任何的利潤可賺,還要商戶自己往裡面貼錢。

互市這事,根本就辦不下去。”

短暫的愣神之後,陸仲亨,費聚趕緊出言反對。

從他們那著急的神情裡可以看出來,這些根本不像是演的。

皇帝的這個想法,實在是太危險了,必須得打消。

不賺錢是不可能的,哪怕皇帝收個十稅六,也依舊有的賺。

可習慣了三十稅一的他們,哪裡能接受得了十稅六?

這可都是他們憑本事辛苦賺的錢,能給皇帝交個三十稅一的稅,就已經非常難得,夠對得起皇帝,對得起國家了。

就這皇帝還不滿足,不知道感恩,不念自己等人的好。

居然還獅子大張口到十稅六。

他怎麼不直接去搶?十稅六是不可能十稅六的。

真要十稅六,皇帝還不如把自己等人給殺了!就算是殺了,也一樣不能同意!“陛下,十稅六確實太高了。

我大明而今正是休養生息的時候,正該輕徭薄賦,減輕百姓負擔。

只要能輕徭薄賦,給百姓們一個安穩的環境,再加上一些善政,百姓們自己就能把日子過的紅紅火火。

經歷了元朝的殘酷統治,人心思定。

好不容易盼來了我大明,盼來了陛下這等聖主明君,這要是把商稅改為十稅六。

這等欣欣向榮的好勢頭,只怕又會得到嚴酷打擊……”

不僅僅在朝的眾淮西勳貴們反應強烈。

就連文官序列中的很多人都忍不住了,紛紛出言規勸皇帝,想要讓皇帝放棄這個危險的想法。

話說的有理有據,言辭懇切,全然站在眾百姓的立場上,為眾百姓,為大明考慮。

這件事,必須要遏制,不能依著皇帝。

手底下。或者是家中有產業的,可不僅僅只有淮西勳貴。

很多文臣家裡,也都有著子侄,或者是一些拐彎親戚在經商。

或多或少有著利潤在。

就算是一些現在沒有產業的,也大多會站出來反對這件事。

畢竟現在沒有,不代表今後沒有!

不代表子孫沒有。

不能坐視皇帝斷了自己,以及子孫後代的路啊!

皇帝把績效獎金和績效考核綁在了一起,藉助績效獎金的事,推出績效考核。

這等事捏著鼻子也就認了。

可再想更進一步,得寸進尺,直接把商稅提高到驚人的十稅六,那就不好意思了。

這事說什麼都不能同意。

不能為了一點績效獎金,把什麼都給賣了。

“上位,這……商稅提高到十稅六,的確太高了。

和之前的三十稅一比起來,一下子提升了足足十八倍。

這……簡直比下虎狼猛藥還要誇張。

要不……還是少提高一點?變成二十五稅一?”

丞相胡惟庸也在此時開了口,說出了他在這件事情上的意見。

朱元璋坐在龍椅之上,看著顯得有些紛亂的朝堂,以及這眾多紛紛站出來,對這件事發表意見的人,沒有立刻說話。

任由這些人表達他們的意見。

毫無疑問,反對的多,支援的少。

甚至可以說,站出來說話的這些人,除了韓國公李善長這個越來越無敵的純臣,在旗幟鮮明的支援自己十稅六,呵斥那些人都是道貌岸然,一片私心外,竟是沒有一個支援的。

朱元璋對此,倒並不意外。

畢竟錢財動人心啊。

利益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而這,還是距離空印案爆發不足兩個月,且空印案還沒有徹底完結的情況下。

自己動的還是商業這個和農業相比,很不起眼的領域。

這要是提高農業正稅,取消苛捐雜稅,再來個官紳一體納糧,這些人還不得炸了?

從這裡就能很好的看出來,將來辦這些事,到底該有多困難。

如此等待了一陣兒,見這些人也說不出來什麼花了。

朱元璋便伸出手來,往下虛壓。

見到朱元璋的這個動作,華蓋殿內,一下子就變得安靜下來。

眾人都在等著皇帝在接下來,會說出什麼話。

陸仲亨,費聚,唐勝宗,吳良等人,雖已經把頭給低了下去,但是心裡面依舊不服。

十稅六根本就是在瞎逑搞。

如今,整個朝堂都是反對的聲音,且看皇帝如何收場!如何能把這事情給推行下去!

這一次,他們必然死硬頂著,不可能有任何的讓步。

什麼是民心所向?這就是民心所向!就不信朱元璋這個和自己等人越走越遠的皇帝,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強行把事情推下去。

真這樣做,是會出亂子的!“咱說的十稅六,不是說所有的商稅都是十稅六,而是特指這次和草原上互市的生意十稅六。”

提高商稅稅率這事,朱元璋原本的想法就是日拱一卒。

藉助著這次和草原互市的機會,把互市的稅率先給提上去。

不過,說的時候,他卻故意先不把話說清楚。

專門讓人誤會,他是要把所有的商稅,都給提升到十稅六。

從而看看眾朝臣的反應。

要是眾多朝臣反應不激烈,那麼他這裡也不是不可以變得強勢,順勢就讓眾人的誤會成真,把這件事給辦了。

雖然可能性很小,但並不妨礙有棗沒棗捅兩杆子。

萬一朝臣們被自己給唬住,真把這事給幹成了呢?豈不是賺大了?

就算是沒有被唬住,他也不虧。

做事該講究技巧的時候,也是要講究技巧的。

要是不先把屋頂給拆了的姿態給擺出來,接下來又如何好開窗呢?

喜歡折中,是許多人的天性。

果不其然,在聽到皇帝這話後,許多朝臣都是暗自長鬆一口氣。

不是在全國範圍內,對所有的商稅動手,只是針對即將和草原上開始的互市,那就好說了。

雖石破天驚,卻也不是不能接受。

畢竟涉及的範圍很小,刀子沒有砍到自己的頭上。

暗自留意著朝堂動靜的朱元璋,能夠明顯感覺到,隨著自己這話的說出,氣氛出現的變化。

魯大師果然不騙人,這個開窗理論是很好用的。

“至於說與民爭利……”

朱元璋的神情和語氣,都變得耐人尋味起來。

“做這些生意的,是尋常百姓嗎?

他們是咱特指意義上的民嗎?

他們早就超脫了尋常百姓的範疇。

賺的遠比尋常百姓多,過的遠比尋常百姓好。

賺的多,就該多交稅,賺的少就該少交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