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代歸來的朱元璋

第82章 毒誓不能亂髮,真會應驗啊!

“陛下這一手,真是高啊!在此之前我是真沒想到,居然還可以用這樣的手段來解決問題!”

戶部侍郎錢忠一臉讚歎的說道。

“確實是高,別人都是千金買馬骨,陛下倒好,反其道而行之,直接來了銅錢買馬骨。

偏偏這區區二十五萬貫錢,卻效果好的出奇,起到了超乎尋常的作用。”

戶部尚書劉歆也點頭不止。

心裡面則冷笑連連,什麼起到了奇效?

還不是對韓國公磕頭認錯投降了?

不然,這所謂的區區二十五萬貫錢,必然讓皇帝無比難受,焦頭爛額。

想要起到這等效果,簡直是做夢。

皇帝這傢伙,非死撐著不許停下移民等事宜,選擇這等不體面的做法。

然後被韓國公給來了一個更不體面!現在好了吧?求仁得仁了吧?

心情舒坦了吧?

“有了這一次的事,今後要是再發行國債了,就可以多弄一些金額,且期限也可以更長一點。

比如印發半年期或者是一年期的。

眾人肯定爭相購買,不會擔心朝廷不還錢。”

聽了錢忠這話,尚書劉歆點了點頭:“不過我看,陛下應該不會發行太多的國債。

這東西雖好,真說起來還是寅吃卯糧罷了。

沒有真正解決缺錢的問題。

想要解決,只怕還得落到寶鈔上面去。

不過,有了這一次國債的事,今後發行寶鈔時也能減輕不少的阻力。

讓很多人對寶鈔有信心。”

說是這麼說,可實際上劉歆對此依舊不以為然。

寶鈔就是一個渾身上下,都充滿了誘惑力的毒藥。

只要用了,就沒有辦法避免它所帶來的巨大危害。

宋朝的交子,元朝寶鈔,無一例外都失敗了,後面都給無數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如今的皇帝,本就見識不高,尤其是在財務上面更是如此。

大明的寶鈔不印發也就算了,一旦印發,今後下場只怕弄不好比元朝的還要慘烈,還要不堪。

這個時候在國債上面所積累的信譽越多,那麼今後寶鈔發行之後,挨的罵就越多。

寶鈔崩坍起來,威力就越大。

如此想著,劉歆搖了搖頭,止住這個想法:

“這些事今後再說吧,眼下最關鍵的是要集中全力,做好接下來核查各地報稅官員賬目的事。

這才是重中之重,萬萬不可出現任何的差錯。”

“您說的是,不過這事情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都是做慣的事,大家都熟悉。

絕對不會出任何問題。”

侍郎錢忠笑著說道,露出來了一個懂的都懂的眼神。

劉歆和錢忠對視一眼,彼此心照不宣,面上皆有笑容。

每次的收稅,都是一場從上到下的狂歡。

不僅僅各地官府,還有朝廷手中會多出一大批的錢糧,可以用來做事情。

他們很多人也都會隨之多上不少的錢財,用來做事。

尤其是他們這些掌管戶部的。

朱元璋自以為透過他那些嚴苛到令人髮指的禁令,就能斷絕自己這些人的財路了?怎麼可能!

就他弄的稅收等政策,漏洞百出,寬敞到足可以他們在裡面肆意的跑馬!而朱元璋對此卻一無所知。

只能說,叫花子當皇帝就是不行,目光過於短淺了。

錢忠說的的確沒錯,這些確實是他們做慣的事。

從他們戶部,到地方官府那些負責稅務的人,都無比熟練。

且還能把事情給做的天衣無縫,誰都找不出差錯來,這就是他們的本事。

更不要說,這次因為需要主持燕王大婚的事,韓國公也將親自來到應天。

有他這尊大佛親自坐鎮,哪怕什麼話都不說,也沒人敢在這事情上鬧出什麼亂子來。

至於說韓國公和皇帝之間的鬥爭……

這事現在結果不是已經出來了嗎?

韓國公取得了一個偉大的勝利,叫花子皇帝被迫低頭乖乖認錯。

這件事到此為止了,接下來就是皇帝和李善長他們兩個,進行討價還價了。

至於說最終會是一個什麼情況,這他們就不必太關心了。

反正別管怎麼樣,都牽扯不到他們頭上來。

他們只管好好的管好國家財稅,做好接下來的核算就行……

……

應天府城變得熱鬧起來,不僅僅是因為燕王朱棣大婚的日子將近,皇宮之內各種採買增多。

還有一個就是,各地入京報稅的官員們,也都陸續到達京師,讓這應天府城,變得越發的熱鬧。

不過,最熱鬧的還當屬韓國公李善長,乘船到達京師的這天。

船還未到,就已經有許許多多的人在這裡迎接了。

包括當朝丞相胡惟庸,以及六部尚書在內的官員。

除了他們之外,就連皇太子朱標,竟都在此等候!這讓見到這一幕的人,都禁不住的在心裡感慨,韓國公不愧是韓國公,排面就是大。

之前中都城的事情上鬧得那樣僵,那樣難看,不少人都是暗捏一把汗。

覺得韓國公栽了個大跟頭,只怕很難再爬起來了。

可誰能想到,這才不過是短短半年的時間,韓國公就再度歸來。

而且,還是在和皇帝鬥了一場之後,攜著大勝歸來了!皇帝讓韓國公來主持燕王婚禮,而今更是連太子都來迎接了。

韓國公終究是韓國公,誰也取代不了的韓國公!

“來了!來了!”

不知道誰喊了一聲,頓時令這裡出現了一些騷動。

李善長立在船頭,遠遠的看到這邊的景象,嘴角不自覺的開始上揚。

尤其是看到了太子的儀仗,以及身穿明黃色袞龍袍的身影后,那上翹的嘴角怎麼都壓不下來。

雖自己已經離開中樞幾年了,可這大明,離開自己依舊難以執行!

而今自己歸來,便是太子也要在碼頭等候!不過,在船隻靠近碼頭,岸上之人將要看清楚他面容的時候,李善長那極其難壓的嘴角,還是被他給壓了下來。

換上了榮幸與誠惶誠恐。

不等船隻徹底靠穩,李善長就著急忙慌的從船上下來,對朱標行禮。

朱標上前幾步,親自攙扶住李善長,讓李善長不必多禮。

“殿下,您咋親自來了?可折殺老臣了。”

“韓國公您勞苦功高,大半輩子都在為大明奔走。

如今又是為了我四弟婚禮,不辭勞苦專程趕到這裡,孤說是太子,但在您面前就是一個晚輩。

自當來迎接。”

朱標臉上滿是溫和又不失誠摯的笑,讓人如沐春風。

這一幕,不知道羨煞了多少人!在李善長和太子朱標說了一些話後,胡惟庸這才笑著上前給李善長行禮,口稱恩相,分外恭敬。

李善長看著胡惟庸,在自己面前老老實實的樣子,面上露出笑容。

“胡相可別這般稱呼,我早就不是丞相了。

你才是我大明的丞相。”

“不,在學生心裡,恩相一直是恩相,學生永不敢忘記恩相對學生的教導。”

胡惟庸極其誠懇,竟是當著太子,還有百官的面說出這等話。

“我能有什麼教誨?不過是閒扯幾句罷了。

既然你喜歡聽老夫閒扯,那我就賣賣老,再和胡相你閒扯幾句。”

胡惟庸馬上做出洗耳恭聽狀。

“丞相為百官之首,上承天下,下接百官,至關重要。

身為丞相,便要擔起相應的責任來。

要能為上位排憂解難,能在上位的領導下,讓大明一日日變好。

如此才不負上位恩情,也對得起屁股下面的這個位置。”

“學生一定謹記恩相教誨,不負上位所託,也不辜負恩相對學生的期盼。”

胡惟庸堂堂丞相,在李善長面前老老實實,規規矩矩,不敢擺半點譜。

和胡惟庸說了這些話後,李善長對著其餘前來迎接的人抱拳行禮,算是對他們都打過了招呼。

在碼頭這裡停留一會兒,朱標,李善長就在眾人的簇擁之下從這裡離開,一路往城中去了。

……

“我父皇這幾天政務繁忙,實在是抽不出空。

過兩天空閒下來,會在坤寧宮設家宴,專門給韓國公您接風洗塵。”

來到城中之後,事情的發展出人預料。

很多人都覺得,韓國公此番回應天,連太子都親自去接了,那麼接下來被邀請去和皇帝相見,乃是順理成章。

什麼是都做了,也就不差這一哆嗦了。

可誰能想到,偏偏卻在這個時候出現了意外。

不僅其餘人,就連李善長這個當事人都顯得很意外,出現了一瞬間的愣神。

但也只是一瞬間的愣神而已,馬上就出聲道:“上位日理萬機,整個天下都一肩擔之,而今又臨近燕王殿下大婚,抽不出空著實正常。

正好臣一路行來也有些累,可以歇息一下。”

又說了一些話,朱標自回皇宮,李善長謝絕了其餘前來迎接之人的邀請,也前去府邸去休息。

作為大明的國公,李善長在應天這裡自然是有宅子的。

不僅是他,大明的開國公侯,以及那些伯爵都有,都是朱元璋之前給的賞賜。

在李善長歸府邸之後,眾多前來迎接的人,也都各自散去,去做各自的事情了。

但李善長今日歸應天所展現出來的威風,卻沒有散去。

反而隨著這些人的散去,出現在了更多人的心裡……

……

“爹,為什麼皇帝不直接見您?

這裡面有什麼說法?是不是……皇帝想要對您不利?”

韓國公府邸之中,憋了半路的李琪,忍不住望著他爹李善長詢問……

……

“叔父,為啥皇帝不直接見李善長?”

幾乎是同一時刻,胡山也望著胡惟庸,問出了相同的問題……

看著自己兒子那疑惑之中,又略帶不安的目光,李善長笑了。

自己兒子雖比較聰明,但終究還是經歷的事情太少。

而且不清楚皇帝的為人。

所以,皇帝那裡有了一些預料之外的風吹草動之後,就容易不安。

不過也對,整個大明算下來,能這般瞭解皇帝,又能壓著皇帝認錯的,除了自己還能有誰?

皇帝的名頭確實嚇人,在這上面,不能對自己兒子過於苛責。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