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八,這次的事兒,讓標兒去做,不會有什麼問題吧?”
武英殿內,馬皇后望著朱元璋出聲詢問。
言辭之間,對於自己標兒,帶著關心和擔憂。
在大多數父母的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
別管多大了,都還是容易讓人對他牽腸掛肚。
放不下心來。
“妹子,放心吧,沒事兒。
標兒這孩子,比咱們想的都要優秀。
咱標兒可不是個爛好人。
標兒也是有脾氣的。
有些事兒,也得讓他去動動手,歷練歷練。
對於文人,也同樣要去去魅,要多看看他們真面目,知道他們裡面很多,都是些什麼狗屁混賬玩意。
只有如此,在今後當上皇帝了,治國理政才不會對這些文人們太過於信任。
讓文人們鑽空子,文人們說什麼就是什麼。
不帶一點甄別,沒有自己的判斷。
今後把國家給搞得一團糟。”
朱元璋說著這話,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朱允炆這個蠢貨,當上皇帝后,幹出來的啊那一系列的蠢事。
那是真真被文人給騙傻了。
文人說屎是香的,他都相信!
自己對他,那是鋪了多少的路,費了多少的心血。
可這個狗東西,卻是如此之愚蠢!
把自己的這些心血,全部都給辜負了!
很多好政策,都各種的廢除,整出一系列的亂政來。
被自己壓制的文人士大夫這些,開始瘋狂的反撲,開始了他們的狂歡。
也就自己是洪武八年回來的,朱允炆還沒有出生。
若是在洪武十幾年甦醒,遇到朱允炆這個畜東西,自己高低都得好好的抽他幾頓!以解心頭之恨!
朱允炆的前車之鑑,不能不吸取。
雖然相信依照自己家標兒的性格,還有智慧,不可能如同朱允炆那樣的愚蠢。
能被文人玩弄於鼓掌之間。
可自己家標兒,對於文人確實是有著天然的好感。
相對於自己而言,對他們著實是太好了。
或者可以說,自己家標兒也是一個文人。
在這種情況之下,讓標兒多讓看看這些人的可惡嘴臉。
對於接下來的大明,都有著不小的好處。
治國理政很重要,勤於政事,殫精竭慮,為大明的發展,華夏的復興而努力。
這些都很重要。
但是,培養一個合格的繼承人,能讓他在自己去世後,把自己所定下的這些政策執行下去,甚至於是更上一層樓,也更加重要。
很多政策,一以貫之才能夠有大用。
才能起到相應的效果。
最怕的便是朝令夕改。
雖然在具體的表現形式上面,可以根據相應的情況,做出一些相應的改變。
但是,在一些根本性的事情上面,本質卻不能變動。
不然就像朱允炆那樣的畜生一樣,自己前腳去世,後腳就開始否定自己這個當爺爺的開國皇帝幹出來的很多事情。
把事情搞得一團糟。
那當真是讓人吐血三升。
泉下有知的話,那真的是要揭棺而起,把這麼個畜生給收拾了!“唉……標兒也不容易,對於文人,儒家,他是天然有著好感。
書上講的很多的道理,都有信,或者說想到達到那些。
對儒家,總歸是有著天然的親近。
現在讓他看到了這些,他還準備親手去做這些事兒。
對他來說,心裡面可不太好受。”
馬皇后帶著一些感慨和心疼的出聲說道。
自己家標兒,之前的時候才經歷了呂氏這麼一個枕邊人,是個畜生的事實,遭受重大打擊。
而今又要在他一向信任和看重的文人上面,再遭受沉重一擊。
對於標兒而言,這等事情又是何等的殘酷?
標兒的心情又能好到哪裡去?
朱元璋握住馬皇后的手,把她摟在懷裡。
“妹子,沒辦法的事。
人都是要成長的,是要睜眼看世界的。
而很多的成長,往往都伴隨著疼痛。
越快的成長越是如此。
這些是不能避免的。
漫說咱標兒是太子,是大明的繼承人。
縱然只是尋常人家的兒子,那也同樣有煩心事,有痛苦。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經歷,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成長,每個人也同樣有每個人的苦難。
這些事兒,避免不了。
咱標兒這太子的身份,就註定了他要比別人承擔的多。
咱們當爹孃的,自然可以儘可能幫他多鋤掉一些咱大明的這些荊棘。
可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任務,有每一代人的難題。
咱只是一個人,不可能把子孫的事兒全部都給幹了。
咱只能說,儘可能的幹好,給他留一個好底子。
今後標兒成為皇帝了,後面還會遇到新的問題需要解決。
不趁著咱在的時候,適當的磨礪磨礪標兒的心性。
讓標兒把本事給練就出來,到了那個時候,標兒可就難了。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聽了朱元璋的話,馬皇后點了點頭。
道理她都懂。
但是,作為一個當孃的,在很多時候,還是會不由自主的去擔憂。
“哈哈,妹子,放寬心吧,沒事的。
相信標兒會把事情辦妥當。
讓標兒多認識多見識見識這些人的真面目,也是好的。”
“那……重八你說,標兒這個被很多文人,視做希望的太子。
這次在這的一些事情上,要是對待文人手段比較狠辣的話。
那……會不會讓很多讀書人失望?
會不會讓很多文人更加的不聽從朝廷號令,明裡暗裡和朝廷作對?”
馬皇后說出了她的擔憂。
自己家重八,對於文人就毫不客氣。
很多的文人對此意見很大。
也有很多人,把自己家標兒,當成了他們的希望。
也是因此,有著不少人在面對重八時,雖然有著很多的不滿。
可一看到標兒,就看到了希望。
覺得再忍忍,等到標兒這個親近儒家的人一登基,當了皇帝。
他們的日子也就會變得好起來。
也是因此,忍耐力會提升很多。
說句不好聽的,標兒就像是吊在驢子前面的那根蘿蔔。
能讓驢子挨很多的鞭子,也能看在蘿蔔的份上不翻套,不尥蹶子,繼續出力。
可是現在,把標兒這個蘿蔔給拿走了。
或者說是發現這個蘿蔔,也不好吃,也變成了拿鞭子抽他們的人。
在兩代人身上都看不到什麼希望。
後面的很多事兒,只怕都會有些不太好辦。
她很清楚這些文人們的能量有多大。
真的彙集到了一起,抱成團。
是真的不好辦。
朱元璋知道自己家妹子的擔憂,聞言開口道:
“妹子,沒事兒,不必憂慮。
別把這些人看太重了。
這些人有本事就接著跳,哪個冒頭就把那個砍了!
砍的多了,他們也就變得老實了。
就是太給他們臉了,他們才會蹬鼻子上臉,覺得他們是個人物。
一頓刀子殺下去,殺一個不行就殺一百個,一百個行殺一萬個,一萬個不行就殺十萬個!十萬個不行就殺百萬個!多殺一殺也就好了。
把他們這些尿性,都能給治好!妹子也不用擔心,他們全部抱成團,不可能的。
咱在解決這些人的時候,也會培養新的文人。
而且,舊的文人裡面,也並不是說所有的都是一丘之貉。
同樣也有忠於朝政,忠於大明,願意為華夏興旺出力的人!這些蟲豸,不用在乎他們的感受。
也不用怕他們抱團鬧事。
鬧一次就殺一次,把這些蟲豸都給清理了,今後我大明才會變得更好。
咱是不怕他們鬧事的,咱怕他們鬧事鬧的不夠多!
只有鬧了事,咱才能把這些冒頭的人都給砍了。
他們要是不鬧事兒,一直隱藏著,死性不改。
暗中潛伏,積蓄力量。
今後等到咱去世了,再開始動作,那才是咱最頭疼的。”
“妹子,咱大明馬上就有很多的錢了。
到時候,咱就給妹子多弄一些稀奇古怪的好玩意兒,弄些異域風情的東西。”
收斂了心神,把心思從這些事情上轉移到別處。
朱元璋望著馬皇后笑呵呵的說道。
心情很是暢快。
“怎麼了?市舶司要正式運營了?”
馬皇后望著朱元璋詢問。
“對,老四那邊傳來了訊息。
說一切準備就緒,市舶司可以開始正式啟航運營。”
提起的這個事兒,朱元璋的心情就格外的暢快。市舶司的事兒等了這般久,到了如今,終於要開花結果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