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內,朱元璋看著朱標笑著出聲說道。
絲毫都不將罵名的事兒放在心上。
這等事,幹不幹他的名聲都好不了,他也不在乎身後名。
反正跳蚤多不咬,債多不愁。
再多殺上一些,殺出了一個朗朗乾坤才是最好不過。
當然,後面如果漢人爭氣,別再讓一些蠻夷之輩入華夏,奪取了河山,自己的名聲可能還會要更好一些。
對於自己家標兒這次的反應,朱元璋真的滿意無比。
自己家標兒,當真是個好孩子,是個合格的繼承人。
沒有讓自己失望。
大是大非上面能分得清。
不會因為那些人的身份,就在他們真的犯了事的時候,會視而不見,或者是從輕發落。
而是真的能下得去手,這就對了!
儒家可以用,但不能迷信。
這些狀元也好,別的什麼名聲極大的人也好,也都可以用。
但是,卻不能讓他們上天,不能慣著。
犯了錯,該處罰就處罰,該罷官就罷官,該殺頭就殺頭。
這才是最好不過的處理辦法。
他也不是真的反感儒家,儒家裡面的很多東西還是不錯的。
而是反對那些打著儒家,打著孔子旗號,不幹人事的人。
真正的儒者還是不錯的。
但可惜,如今把儒學給念歪的人太多太多了。
到了後面,已然不符合時代的發展。
阻礙了時代的進步。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打著這些旗號如此乾的人,就得接受他的鐵拳,就要被他這個引導時代潮流,當了先鋒之人,將其給碾個粉碎。
大明最不缺的就是人,也同樣不缺乏人當官。
更不缺乏積極向學之人。
他所弄的這些新學問,只要能夠堅持的推行下去,能夠成為進步的階梯。
能夠讓人透過學習這些學問,獲得身份,地位,財富等上面的改進。
最好是能和科舉和當官,在一定程度上掛鉤。
那麼這些新的學問,就必然能得到發揚光大!多殺一些腐朽的之人,才越發有利於新的學問發展。
少一些烏煙瘴氣。
今後,只要把教育辦好,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才湧現出來。
而儒學也一直在發展。
從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再到後面的董仲舒他們搞的那一套。
再到後面古文今文之爭,以及後面韓愈他們進行的改動,變革。
到了宋朝的程朱理學,一直髮展到了現在。
儒學裡面的很多東西,已然不適合大明的發展了。
朱元璋知道,程朱理學之後,是陽明心學。
王陽明龍場悟道,心學大成,成為一代宗師。
由此可見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這話說的還是很正確的。
而今自己也給這些人一些艱難困苦,說不定他們中便有人能來個悟道。
悟出大明需要的道。
而今,自己已經表現出來了自己的喜好,向天下說了大明需要如何走。
自己的夢想又是什麼。
又對這些冥頑不靈的守舊勢力,毫不留情的出手進行破除。
就是不知道,當世的大儒,學者等人,能不能在這等情況下,再出現一些新的演變。
陽明心學好不好?朱元璋自然能道一聲好。
但可惜,像王陽明那種高覺悟,有真本事的人著實太少。
後面陽明心學的徒子徒孫,也同樣是念歪了經。
許許多多,和王陽明本意背道相馳的人,打著心學的名義,通常是胡作非為,放浪形骸。
就比如徐階修心學,在自己心裡形成一套自以為真知灼見的東西后,就能前去奉行。
而後貪汙受賄,田連阡陌,這些事幹的是心安理得,理直氣壯。
這只是一個縮影。
王陽明之後,心學便已經偏離了他所想要的狀態。
心學好不好?當然好。
只是,六經注我,我注六經,王陽明的心學,也同樣逃脫不了這麼一個命運。
朱元璋想要的,是一個符合大明如今情況的思想。
能幫助大明向前走,讓大明愈發興盛,而不是阻礙大明發展。
陽明心學也好,亦或者是其餘的一些也好,不能生搬硬套。
這東西不能是空中樓閣,得有實際的東西來支撐。
假大空話,反應不了眾多百姓各階層的訴求。
那麼也就只能是鏡花水月。
之前時自己就曾給劉伯溫說過類似的話。
劉伯溫這這些時間以來,也一直為這些方面而努力。
希望老劉頭能夠在這上面有所突破,不負後世賦予他的傳奇色彩。
“父皇,孩兒不怕被罵。
若是處決了這樣的狗東西,還會被人罵,那就讓他們罵去吧。
讓人罵一下,也不會少二兩肉。
只要他們事情做的不對,那就算是罵,孩兒該處置他們,也一樣會處置!”
朱標目光堅定的出聲說道。
這一次,國子學的事情,對他的觸動很大。
尤其是,這些人為了搞垮國子學對抗父皇,居然動用了這等卑鄙無恥的手段!
身為師長,卻用學子們的命來鋪路,達成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
是真惹火了他。
這樣的人不配為人,也不配活在世上。
讓他對這些儒家之人的好感,一落千丈。
“哈哈,標兒,咱家我一個人捱罵就夠了。
你和你娘還是少一點捱罵比較好。
這個時候,咱這個當爹的還在,皇帝還是咱。
那這罵名,就該由咱來承擔。
今後哪一天咱去世了,你當了皇帝。
到了那個時候,咱就算是想幫你承擔一些罵名,也同樣是幫不了。
那個時候,真就要標兒你自己來扛了。
現在恁爹我還在,這個罵名,最好還是我來擔。”
朱標心中升起諸多的感動。
自己父皇對自己真沒得說。
縱觀古今,成為太子後,還能被皇帝父親如此對待的,可真沒有幾個。
或者可以說,自己是獨一份!想想唐朝的玄武門繼承法則,想想隋朝太子楊勇,秦朝太子扶蘇。
戾太子劉據等……
朱標就越發為自己感到慶幸。
愈發覺得自己足夠幸運。
“行,那就父皇你來做。
這些人,父皇可千萬不要輕饒了他們。”
聽著自己兒子,說出來的這些話,朱元璋一時之間只覺如飲仙釀。
以往自己殺人,標兒很多時候都會進行一定的勸阻。
就算是不勸,其實心裡很多時候,也都有些不太滿意。
可現在則不同了。
現在,標兒居然向自己囑咐,讓自己不要下手太輕了。
這個轉變當真可喜!
當浮一大白!
“放心吧標兒,這些人,一個二個都剝皮揎草了!饒不了他們一點兒!
不過,這個時候還不能行刑。
還要再等幾天。
老三現在,在錦衣衛那邊待著。
看看錦衣衛是如何審問人的,他也想要親自審問一番,從中挖掘出更多的人來。
如今,這些人只是浮在表面上的,背後絕對還有不少人存在。
也不能讓他們逍遙法外。”
聽了自己爹的話,朱標那是深以為然。
敢在眼皮的底下,幹出這種事情來,金文徴,魏朝,乃至於是吏部尚書,還有自己身邊的吳伯宗。
都只是浮在水面上的人。
在他們背後,還有其餘人,少不了“鄉野遺賢”。
那白鬍子,被稱作景山先生的老畜生,比他們這些人更加關鍵。
看看能不能從其嘴裡面,弄出更多有用的訊息。
這事不能點到為止。
不殺上一殺,這些人還不知道有多少在今後會繼續作妖。
殺這等人不是殺,這是為了救更多無辜之人,免受他們荼毒。
“父皇,國子學那邊該怎麼辦?”
一下子弄走了這麼多的助教等人,接下來國子學那裡,勢必要產生動盪,正常的教學,必然會受到影響。這地方,又是自己父皇心血之所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