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兵是兵也是農,雖然被免除了賦稅和勞役,可依舊需要積累。
別的不說,像是府兵的制式裝備,甲冑、長弓、橫刀、盾牌,就需要府兵自己花錢買。至於其他的零零碎碎的東西,如軍服、水壺、箭矢之類的軍用品,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長弓、橫刀、盾牌這些還好說,便宜的如長弓,取材方便,製作時間短,熟練的工匠幾日就能完成一把,府兵花錢買一把訓練不難,至於盾牌、橫刀,價格貴一些,但也不是負擔不起。
最為昂貴的還是甲冑。在戰場之上,一副甲冑幾乎等於另一條命。
受限於匠人、材料和戰爭等因素,如今中原地區的甲冑價格還要比關中貴許多。
指望著關中調出多餘的甲冑支援中原各地,一時還做不到。
關中地區的甲冑生產,最先需要滿足隴右、靈夏、河東等地的需求,能夠分到中原各軍府的有限。
能分出去的也集中在高昂、韋孝寬、慕容紹宗等將領手中。
河北襄國的冶鐵中心生產軍用品的產量還很小,太原生產的還要供給洛陽、恆朔之地。
短時間內,擁有足夠戰力和足夠軍備計程車兵就只有這些北人之軍。
他們分佈在洛陽、豫州等地,成分很複雜,有一些甚至是當時戰敗的鮮卑戰俘,被人撈出來的。
李爽接過了洛陽送來的文書,侯景雖然成功拉攏了北人之軍,不過代價也不小。
侯莫陳崇和斛律光跟在李爽的身邊,見到李爽難言的模樣,不禁問道:
“大王,如何了?”
李爽將文書交給了兩人。
斛律光一看,便皺起了眉頭。
“這幫北人想要跟當年的北府兵一樣麼!”
這些北人的將領不但想要豫州的土地和賦稅,還想要戰爭的全部收益,包括戰利品和攻下來的土地。
徐州、青州、兗州這些地方,早已經被高昂、韋孝寬等勳臣佔了,這些北人將領也知道,他們能爭取的空間很小,因此,便想要更多的利益和開拓的土地。
李爽一笑,道:
“好在這些人想的是攻取的土地,沒有舔著大臉問本王要地。”
斛律光聽了這話音,試探問道:
“大王打算答應他們?”
“大丈夫攻城略地,拿命去拼,本王如何好小氣。告訴侯景,凡所取,盡歸其所用。”
便在此時,長樂宮外一聲急報。
留守長安的行臺府長吏送來了一份國書。
南梁送來的國書!
李爽也有些驚訝,按理說,洛陽朝廷還在,南梁要送國書也應該直接送去洛陽,怎麼會送到長安來呢?
李爽開啟一看,發現這國書之中並不是什麼外交文書,更像是蕭衍的私人信件。
上面也沒有寫別的東西,而是闡明瞭蕭衍這些年來對於佛法的理解。
隱隱之中,帶著幾分對於天下蒼生的悲憫之意。
蕭衍想要與李爽探討一下心得,交流一下意見。
“蕭衍要和我交流心得?”
——
建康。
大戰將起。
蕭衍在臺城之中,每日裡都忙著軍政之務。
一支軍隊的構建,必然要建立者親力親為。否則,這支軍隊將會落入旁人之手。
尤其是南梁禁軍,如此精銳的軍隊!
當年劉裕如何代晉,蕭道成如何代宋,蕭衍清楚異常。
他自己就是親身經歷者,奪了南齊的江山。
軍隊不只是會聽從給他們發錢糧之人,更會聽從帶領他們走向勝利之人。
可他畢竟老了,不能親自上戰場,對於軍隊的掌控力必然不如前線指揮者。這也是蕭衍讓宗室領軍的原因之一。
蕭衍徵募壯勇,擴建禁軍,訓練軍隊,一心要奪回巴蜀。
巴蜀之地不管如今情勢如何,可對於位下游的南梁而言,戰略位置相當重要,甚至要比徐州還要重要。
沒有彭城,江淮防線還在;沒有巴蜀,南梁可能就是下一個東吳。
二分天下的格局,將會不在。
蕭衍在大戰將起之時,送去了關中一封私信。
他當然沒有天真到以為如今的這場大戰靠著幾份信,說些佛法心得就能消弭。
蕭衍想要從書信交流之中知道的李爽是什麼樣的人!
李爽的情報,建康早已經得知。
這是一位從山野之中起家的諸侯。
古往今來,尤其是自魏晉以來,門閥世家興起的時代,這樣的人,可謂稀少。
關鍵是,李爽還很年輕。
這是一個不到三十的秦王!
相比之下,蕭衍老了。
要打一場國家級的大戰,主政者消耗的精力,不是平常時可以比的。
更重要的是,與北方的紛爭,不會是一時一地一場戰爭就能解決。
要麼,打到一方滅亡;要麼,打到雙方都不想要再打下去。
蕭衍想要知道,這位對手究竟是何人?
蕭衍一直在等待著關中送來的回信!
蕭衍的寵臣朱異在接到關中送來的回信之後,第一時間就送到了宮殿之中,帶著討好的笑容,交到了蕭衍的手中。
“陛下,關中的回信來了!”
看著放在御案之上關中回書,蕭衍很是鄭重。
舒了一口氣,整理一下心緒後,蕭衍才緩緩拆開來後。
只是,蕭衍看了之後,面色卻變得很差。
朱異不解,但知道蕭衍此刻動怒了。
“陛下,李爽說了什麼?”
“不愧是土匪出身,粗野無禮!”
蕭衍站了起來,甚至沒有理會朱異,直接離開了,進入了一旁的側殿之中。
隱隱之間,朱異還聽到了傳來了的一聲。
“xxx!”
蕭衍修行多年,涵養極好,朱異還很少能見到他失態到如此的地步。
朱異大著膽子,走上了御案,只見桌面上的攤開的紙張上,李爽的回信很是簡短。
簡短到只有一句話。
陛下是一個好和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