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回憶錄

第388章 此乃社稷之幸

洛陽城。

太陽的光芒溫暖了伊洛河谷,掃去了冬時遍佈谷地的寒冷。

閶闔門裡,太極殿外,洛陽城中的公卿百官陸續向著大殿而去。

元寶炬身著冕服,一大早便起床,為今日的大朝會做準備。

今日,秦王回城!

河陰之變,洛陽的公卿死傷慘重,不過曾經的洛陽天龍人並非全部交代了。

比如如今帶著士兵正在守衛太極殿的廣陵王元欣和正在往殿宇之中走的關東世家出身的公卿。

鮮卑八姓和關東四姓,曾經是這座洛陽城中說一不二的存在。

到了如今,斛思椿、賀拔勝等北人入主洛陽朝堂,看著曾經在自己面前點頭哈腰的北地的臭要飯的也身著緋紫,甚至在自己面前耀武揚威,這一幫從舊時代到如今的洛陽天龍人心中便不勝唏噓。

不過,這些北人還不是最刺激他們的。

一聲軍號響起,大地彷彿在顫動著。

閶闔門的大門開啟,大量的騎兵湧入。

為王前驅!

這些騎兵與關中府兵的火紅色裝束不同,一水的黑色,人馬皆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他們說的話,乃是契胡語!

契胡騎?

一眾在廣場兩邊正在走路的公卿們,聽著這幫契胡騎的話,記憶深處那股被爾朱氏欺凌的屈辱感又湧了上來。

只是,再看向這些契胡騎時,他們的身上的服飾雖然還帶有濃烈的北風,但與爾朱氏在時那股披髮左衽的蠻夷感已然不同。

一眾公卿也很難形容這種觀感。

就好像是當年看著那些從北地來的鮮卑人開始漢化一般。不過,與當初那些漢化鮮卑人的附庸風雅和滑稽不同,在這些契胡騎身上,一眾漢人公卿能夠感受的唯有凜冽之感。

便如此刻從閶闔門外吹進來的寒風一般凜冽。

這是一把利刃!

在場之公卿毫不懷疑,只要這把利刃的主人一聲令下,這把利刃會毫不猶豫的將洛陽內外的公卿全部屠戮一番。

正如這把利刃曾經的主人所做的那樣。

想到了這裡,如今正在太極殿外觀看這一切的公卿們心裡就忍不住生出一股寒意,哪怕他們都是穿了一層又一層,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

而這把利刃新的主人,在萬眾矚目之中,終於進入了閶闔門中。

他的身後,跟隨著一眾天策府的武將!

他們身著甲冑,面善者不怒自威,面惡者猶如修羅。

與之相比,在外圍的契胡騎看起來都有些和藹可親。隨著李爽的到來,這些契胡騎分列兩旁。

細心者還是看出了差別,這些契胡騎和爾朱氏在洛時終究有些不同,少了幾分狂娟,多了幾分規矩。

不過正是這樣,這幫公卿再看向處在人群之中的李爽時,才會感到畏懼。

他比爾朱氏的人更懂得如何打磨和使用這把利刃!

朝會開始,一眾公卿陸續走進了大殿之中,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經過了一場大亂,能夠在這太極殿中開會的人明顯少了許多,空蕩蕩的。

元寶炬看見了李爽,很是激動,甚至不顧禮儀,直接跑了下來,來到了李爽的面前。

“秦王,你終於回來了!”

元寶炬甚至有些想哭。叛亂雖然很快結束了,可洛陽城中的風波卻沒有結束。

這些日子,元寶炬每日待在顯陽殿中,都沒有時間回九龍殿裡快樂。

“陛下受苦了!”

“秦王能明白朕的不易就好!”

李爽點了點頭,便站在了元寶炬的身邊,回身道:

“陛下心憂社稷,日夜操勞,而那些奸佞之輩卻無法體會陛下的苦心,聚眾為亂。”

說著,李爽看向了朝列之中,大喊了一聲。

“斛思椿!”

斛思椿心中一驚,心道難道是事發了?

不過斛思椿也不敢怠慢,立刻走了出來,躬身道:

“臣在!”

斛思椿心中想著李爽會怎麼樣,不過李爽卻沒有糾結在他身上,而是接連喊了許多名字。

賀拔勝、賈顯智等人一一都被叫了出來。

這些北人如今都是開府,如斛思椿、賀拔勝等威望甚高的北人都被授予三公高位。他們的府邸都在皇宮之南,乃是昔日的朝廷公卿的官署,如丞相府、太尉府。

被李爽這麼叫出來,一眾北人心中也有些忐忑。

“幸賴這些忠臣輔佐,社稷乃安!”

聽李爽這麼一說,斛思椿等人一顆懸著的心才鬆了下來。

“陛下、秦王,臣等做的還是不夠。”

李爽看向了元寶炬,拱手道:

“所謂眾正盈朝,君王才能安享社稷。陛下得如此多的忠臣之輔佐,實乃社稷之幸啊!”

李爽這麼說,其餘的公卿大多沉默不言。

斛思椿等人相當激動。

“臣等必定為陛下效命,為秦王分憂!”

這幫北人的表態,在他們看來並沒有問題,甚至在元寶炬本人看來也沒有什麼問題,可是沉默之中的公卿聽了,卻是心中起了異樣。

天子與秦王並列!

可乎?

一眾公卿不知道,不過看著朝堂之上的和諧的氛圍,心中卻是不免唏噓。

……

朝會之後,李爽謝絕了元寶炬的挽留,回到了皇宮西北的金鏞城中。

洛陽經歷了短暫的混亂,不過總體的重建工程並沒有落下,反而重建的速度還快了。

金鏞城甲城之中,那座浮島上正在建造的宮殿已然有模有樣。

金鏞城不大,甲城更是金鏞城三連小城之一,但卻是樓臺重閣遍佈,以複道相連。

最南的丙城處在內城之中,乃是天策府的官署所在。

李爽離開太極殿,從丙城進入金鏞城,所帶的兵馬都重新回到了營地。

官署之中,盧柔正在處理著政務。

見李爽走來,盧柔和他麾下的屬吏行了一禮。

“如何了?”

李爽問了一聲,盧柔自然知道李爽問的是何事。

“稟大王,河北那邊均田令推行的並不是太順利,如今授田才推行到了三萬戶,距離定好的年末推行五萬戶之數還差了許多。”

“為何如此?”

盧柔拱手道:

“與水有關!”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