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泰坊。
夜晚,高歡和宇文泰的宅子的大門緩緩開啟,數十個部曲在各自主公的帶領之下走了出來。
兩夥人相遇,還有些不好意思。
“這不是賀六渾麼,這麼晚去哪?”
“還能去哪,平亂唄!黑獺,你呢?”
“我也一樣,出來平亂!”
“這不巧了麼?”
高歡與宇文泰相視一笑,彷彿就像是遛彎的老大爺遇著了在打招呼一樣。
這樣和諧的氛圍,直到侯景來了,才打破了。
“幹什麼呢,拖拖拉拉的!”
侯景有些埋怨,帶著扭捏的兩人和他們的部曲出了歡泰坊。
如今洛陽城的軍隊,禁軍值守皇城,北人之軍多在皇宮之南各府官署,而效忠秦王之軍以及他們的家人則分佈在金鏞城以及周圍的附屬建築。
歡泰坊便在皇宮和金鏞城之間,北面是內城的城牆,南面是金鏞城通往皇宮的通道。
侯景帶著眾人出了歡泰坊,來到了金鏞城附近的一座小型的武庫。
皇宮之中的禁軍的裝備完全禮儀化的,好看但不實用,或者說沒有用。
各府北軍的裝備乃是維持治安用的,實用但也只能對付一般的匪徒或者暴民,比如那些已然成了河工的鮮卑戰俘和流民軍。
洛陽城中真正的重武器都在金鏞城的掌控中。
侯景拿出了上將軍的虎符,值守武庫的甲兵讓出了道路。
武庫不算大,但也有五個庫房。
侯景帶著眾人,只開啟了第一個庫房。
庫房之中的裝備都是軍用的,裡面盔甲、角弓、盾牌、橫刀等軍備,足以裝備三百人的府兵。
“每人帶張弓,內著甲,備上六十支箭矢,還有短刀。”
侯景一邊說,高歡、宇文泰兩人揮了揮手,各自的部曲都在準備了。
侯景說完,開口道:
“此次平亂之事,重在敵我難分,順勢而為。”
高歡、宇文泰相互看了一眼,道:
“可是我們也不會啊!”
“……”
面對溫良恭儉讓的兩人,侯景此刻的心中非但沒有絲毫的波瀾,反而想要笑。
裝什麼!
六鎮起事,六鎮兵從北地一路禍禍到河北,沒你們兩個是吧!
不過,此時面對這兩個人,侯景也不好揭老底。
“大王將洛陽城的安危託付我等,豈能讓亂賊得逞,國事艱難,還要仰賴諸位。”
高歡聽了,嘆道:
“如此,我也只好試試了!”
宇文泰跟在後面,附和道:
“賀六渾如此說,我再推諉就不好了。”
高歡、宇文泰的部曲都是一流計程車兵,行動效率和素質自不必說。說話間,眾人都裝備好了。
侯景一臉笑呵呵的,將眾人送了出去。臨走之時,還不忘囑咐著。
“賀六渾、黑獺,別忘了,順勢而為!”
……
皇宮!
“怎麼回事,叛軍打進洛陽城了麼?”
元寶炬如同往日一般,在九龍殿中快樂之後,打算睡覺。
可恍惚間,皇宮附近聲喧譁猶如白日一般。
內侍匆匆跑了進來,跪了下來,看著從床榻上起身左右一個美人的元寶炬,低下了頭。
“陛下,守城禁軍來報,城中叛賊聲勢煊赫,於各坊間橫行。”
元寶炬一聽,心中一緊。
“他們進攻皇城了麼?”
“還未!”
元寶炬得了這個訊息,心中稍定,接著問道:
“今夜值守宮禁的是誰?”
“稟陛下,乃是廣陵王元欣。”
“快召他來,朕要問具體如何?”
想了想,元寶炬又道:
“著朕親軍去護衛皇后和眾皇子,把他們帶到九龍殿來!”
“陛下身邊護衛不過五百人,讓他們去了,恐九龍殿有閃失啊!”
“多言!”
侍從被斥責後,低著頭,傳達元寶炬的聖旨去了。
只是元寶炬的命令下達沒有多久,九龍殿外就響起了動靜。
九龍殿建在靈芝池、碧海曲池、九龍池三池合抱的半島之上,易守難攻。
元寶炬披著單衣,走出了大殿,縱目而觀,三池邊緣已然聚集了一群手指火把的禁軍。
元寶炬不用猜,也知道他們是什麼人?
如今洛陽禁軍之中,只有廣陵王元欣等幾個宿老手中還掌控著少數精銳武裝。
“未經宣詔,聚兵而來,元欣,他要做什麼?”
……
元寶炬的親衛到達乙弗氏居住的宮殿時,傳來了元欣的兵馬圍住了九龍殿的訊息。
眾人一籌莫展之時,乙弗氏道:
“隨我去九龍殿!”
元寶炬的五百親衛都是自己人,很多都是他當南陽王時的王府侍衛。對於乙弗氏,他們還是敬服的。
可敬服歸敬服,在這不知道形勢如何的當下,讓他們去攻打廣陵王元欣的禁軍,他們多少是遲疑的。
乙弗氏當即抽出了一把刀,於眾人之前,道:
“今日之勢,陛下在則我等在,陛下若有閃失,我等還能獨存乎?”
乙弗氏的話堅定了眾人的信心,隨她回到了九龍殿。
半島長橋之外,並沒有眾人想象的那般劍拔弩張。
元欣對於乙弗氏很是恭敬,看著她帶著人馬前來,當即迎了過去,行了一禮。
“見過皇后!”
乙弗氏對待面前恭敬的元欣,卻是一聲厲喝。
“陛下未經宣召,廣陵王為何帶兵闖入陛下寢殿?”
廣陵王元欣並不是孝文帝元宏一脈,而是孝文帝元宏的弟弟元羽之子,輩分極高。
他為人粗率,但卻喜好經營。此外,元欣是如今洛陽宗室中少有的麾下擁有兵馬的宗室之臣。
乙弗皇后的美貌眾所周知,可元欣還從來沒有見到過這個柔弱女子如此鋒利的一面。
“皇后不要誤會,臣乃是奉了秦王之命,前來保護陛下和皇后以及諸皇子的!”
一聽到“秦王”兩個字,乙弗氏一顆揪著的心鬆了下來。可在此時,她卻是相當謹慎。
“有何為憑?”
元欣聽完,從袖子裡拿出了一份文書,遞給了乙弗氏。
這份文書上寫著,一旦洛陽有亂,元欣可接掌禁宮兵權,節制禁軍,護衛帝后安全。
見最後蓋著的秦王的印,乙弗氏終於鬆了一口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