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回憶錄

第389章 意欲擒龍乎

“大王,元悅在彭城之下戰敗之後,棄地而逃,準備南下投奔陳慶之。”

“無妨,便是元悅成功逃到建康,他在蕭衍心中也沒有了用處。”

元悅這次叛亂,不但搭上了他所有的籌碼,還耗費了元氏在洛陽的有生力量,如今失敗了,在建康那邊已經失去了價值。

南下投奔梁國的元姓宗室著實不少,要找一個比元悅更加可控的傀儡,蕭衍的手中有的是。

李爽看了一眼軍報,又看了一眼慕容紹宗。

“徐州情勢穩住之後,本王調你去青州,你覺得如何?”

河南的形勢相比河北簡單的多。

因為長期處於南北兩朝的拉鋸之中,河南的人口不比河北,再加上爾朱氏的一番操作,逃亡的人就更多了。

梁軍和魏軍主要是沿著渦水、潁水等主要河流沿岸的城池進行爭奪。

彭城守住之後,齊莒、河南等地便穩了。

元欣出發之前,李爽已經派遣高昂前往碻磝城,鎮守河南諸州。下一步,則是齊莒之地。

慕容紹宗想了想,道:

“諾!”

……

建康。

臺城。

前方的敗報傳至建康,南梁的皇帝蕭衍從同泰寺中回到皇宮之中,召集了太子和幾位近臣前來覲見。

這位多次出家的帝王,長期茹素,面容清瘦,可身上的威勢卻異於常人。

蕭衍之所以很重視這此敗報,不只是因為他扶持的汝南王敗了,更是因為率軍而來的是廣陵王元欣。

這代表了什麼?

北魏自從六鎮之亂、河陰之變以來,分裂的局面已然結束了。

爾朱氏戰敗之後,如今進入洛陽在金鏞城中建立天策府的秦王已然整合了北魏內部的各方勢力。

對於南梁來說,這可不是一個好訊息。

關鍵是,這個秦王還很年輕。

若是沒有意外,他將會是南梁今後長時間的對手。

可蕭衍已然老了,年近七十。

這也是這位帝王對於向外用兵很謹慎的原因。

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位年老的帝王已然昏聵,相反,他的思維依舊很敏銳。

“太子,你覺得如何?”

蕭綱在蕭衍底下當太子,相當的恭順。

感受到蕭衍看來的目光,蕭綱低下了頭,道:

“稟父皇,兒臣以為秦王李爽已然掌控了洛陽的朝政,河北、河南、齊莒之地也已然平定。”

這一點,只要看過樑軍從前線傳來的軍報,誰都可以得出這個結論。

蕭衍並沒有止步於此,繼續問道:

“那你以為這位秦王李爽會是下一個爾朱榮麼?”

蕭綱頓了頓,對於這個問題感到有些棘手。

便在此時,太子舍人柳津,也是柳仲禮的父親投來了一道目光,堅定了蕭綱的信心。

“兒臣以為不會!”

蕭衍來了興趣,問道:

“為何?”

“兒臣以為李爽起於微寒,卻比爾朱榮更難對付。他進入洛陽之後,約束將士,善待百姓,撫慰宗室公卿,並沒有爾朱氏那般巧取豪奪倒行逆施之舉。”

蕭衍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心中早就有數。

如今聽到蕭綱如此說,他不覺得點了點頭。

“他若是爾朱榮,倒是簡單了。若不是,反而是大患。”

說著,蕭衍看著蕭綱,吩咐道:

“朕年事已高,軍政之事,多託付於你。你要仔細經營,一旦李爽根基穩固,北虜怕是會再度南犯。”

蕭衍打算放權給蕭綱,讓他去經營淮水防線。

蕭衍年事已高,但學識依舊淵厚,判斷也很準確。

他對三百多年的亂世有著很深的見解。

自東晉至今,南朝的防線要維持在黃河一線,十分困難。

便是如宋武帝劉裕這般軍事強人能做到,後世之君也守不住。

這與南北兩朝的軍隊構建有關。

北朝不缺馬,多騎兵,但南朝之軍卻是以步軍、水軍為主。

劉裕之後,宋文帝劉義隆不可謂不是明君。

元嘉草草,卻為後世每位南朝的皇帝作了警鐘。

所以,退而求其次,穩固江淮防線,便是南朝的頭等大事。

尤其是如今的蕭衍,越發的以穩為主。

他趁著北魏內亂之時,向北推進,爭取到了不少戰略緩衝地帶,可也沒有奪取河南之地,將防線推到黃河,乃至一統河北的心思。

蕭衍已經不再年輕,可以親自帶著十萬大軍北上,便是他年輕之時,也沒有劉裕那般的本事。

依靠著江淮防線,打防守反擊之戰,才是最佳的策略。

蕭綱得了蕭衍的授權,心中很是高興。

蕭衍看著蕭綱離去的背影,向著身邊寵臣朱異問道:

“太子能辦好這事麼?”

朱異和蕭綱並不對付,可他並不敢拂逆蕭衍。讓蕭綱去整頓江淮防線是蕭衍的意思,朱異更加不敢有異議。

他是寵臣,但不是權臣。

“太子殿下有著陳慶之、韋粲等忠勇之士的幫助,還是能夠做好的。”

蕭衍微微呢喃道:

“朕修行多年,功德不易,為何偏偏在此時遇到這等人,劫乎,天意乎?”

……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