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回憶錄

第379章 專業的事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金鏞城。

“參見大王!”

一眾北人將領離開了天策府,留下的都是有勳位在身的關隴將領。

羊侃、李弼、高昂、侯景等人都在列,便是高歡、宇文泰這兩位新授上大將軍的人也參加了這次內部會議。

“都坐吧!”

金鏞城最北面的甲城背靠邙山,地勢最高,乃是戰事指揮中樞所在。重樓飛閣,遍城上下,連通的北垣兩門,則可控扼黃河渡口。

李爽召見眾將的地方在甲城西北角的百尺樓。

這座樓以及周圍的高臺乃是仿造鄴城三臺的設計,在戰時可作為瞭望臺、箭樓,抵擋敵軍。

不過此時並沒有戰爭,這座百尺樓被作為了李爽居所。

所謂站的高望的遠。

和平時期,沒有了烽煙繚繞的慘相,百尺樓周圍,反而可以見到壯麗的風景。

移門開啟,欄杆之外,邙山在側,山勢起伏,雲霧縹緲。

眾將坐了下來。

高歡、宇文泰並不是關隴武勳派,不過李爽授予他們上將軍的勳位之後,他們作為半個自己人也來了,位置相當靠前,也特別顯眼。

因為李爽麾下將領顯然和這兩個人有著隔閡,他們屬於外來者,“血統不純”!

便是侯景、侯莫陳崇等六鎮出身的人,也堅定的站穩了自己的站位,在這個場合與高歡、宇文泰兩人保持了距離。

李爽將眾人召集來的原因也很簡單,結算戰果以及完善武勳制度。

這場洛陽之戰中,立下戰功的將士要賞賜,戰死的將士也要撫卹。

高昂、侯景兩人,也終於晉升到了上大將軍,韋孝寬也從驃騎大將軍成為了大將軍。除了一眾將士的封賞撫卹之外,重要的便是完善武勳制度。

府兵制的實行與均田制密不可分。

經過五胡亂華的動亂之後,北方人少地多,北魏統一北方之後,為了恢復生產,授予露田,男子四十畝,女子二十畝。除此之外,還會授予男子桑田二十畝,作為世業田。

所謂的露田便是無主荒地,世業田則是朝廷授予丁戶的私產,只要種植一定年限,便可以永久擁有,但禁止買賣。

當然,這只是一般的模版,每個地域的具體情況不同,也會有相應的調整。

比如世業田一般規定都要要種植桑、棗、榆等樹,可有的地方不適宜種桑,便會改種其餘的作物,相應的授田畝數也會變動。

對於民戶如此,相應的官吏也會授予公田,不過官吏所授都是按頃計算的。公田所得皆歸官吏所有,但同樣的,田地也不許買賣。

從太和九年頒佈均田制到如今,快要五十年了。

均田制固然讓北魏一度強盛,不過隨著戰亂頻發以及各種因素,均田制到如今實行的也是半死不活的狀態。

比如胡漢矛盾嚴重,常有胡人侵佔漢人田地之事,官府屢禁不絕。

不過這些終究還是小的影響因素,北魏對於南梁的戰爭大規模失利以及六鎮之亂的爆發,才是重大的因素。

洛陽朝廷失去了對於地方的掌控,乃至於自己都成了傀儡,又何談維護均田制?

李爽進入洛陽之後,需要恢復經濟。

一些重大工程專案的實行尚在其次,最緊要的還是穩固和擴大基本盤。

“本王欲頒佈均田令,分賜秦王府下轄關東百姓、府兵、勳臣永業田。”

李爽的基本盤在關隴並肆等地,最多再算上如今的洛陽。

其他地區,無論是河北、山東還是河南,他都不是透過戰爭打下來的。掌控了洛陽朝廷之後,這些區域也跟著投了。因此,對於這些區域的控制力不強,甚至可以說話語權很弱。

此前,李爽在關隴並肆等地開墾田地,興修水利,已然授予了百姓田地。

不過在關東,還沒有實行。

李爽基本上繼承了爾朱榮的遺產,包括了他在河北、河南等地的封地。

要知道,這是實封,而不是食邑。

“本王欲授秦王府下關東民戶,男丁露田八十畝,女子四十畝,另授予男丁世業田二十畝。爾等以為如何?”

李爽這話也就是走個過場。

秦王府下百姓不歸於朝廷管轄,李爽想要怎麼做其實都可以,甚至將他們當做奴隸,也不會有人在意的。

“大王英明!”

在場之將領拱手道。

他們最為關心的還是武勳制度的完善。

“各地府兵,受百畝口分田,二十畝永業田,所在戶免租調!”

府兵的授田數量與一般百姓沒有太大的差別,不同的是,府兵以及一家不用納稅服勞役。

李爽說完,繼續道:

“武騎尉受口分田兩百四十畝,永業田六十畝;雲騎尉受口分田三百二十畝,永業田八十畝;飛騎尉受口分田四百畝,永業田百畝。”

從武騎尉到飛騎尉,這一層乃是最低等級的武勳之臣,數量最多,除了免租調外,還擁有蓄奴、養馬、擁甲、著勳服等權利。

在軍隊之中,這些人乃是主力騎兵。

“驍都尉受口分田四百畝,永業田兩百畝;騎都尉受口分田五百畝,永業田三百畝;輕車都尉受口分田六百畝,永業四百畝。”

從驍都尉到輕車都尉,這一層乃是武勳派的中堅力量,也是軍隊之中的中層軍官。除了上一等級的特權外,還有著入仕的資格。

“車騎將軍受口分田二十頃,永業田十頃;驃騎將軍受口分田二十五頃,永業田十五頃;大將軍受口分田三十頃,永業田二十頃。”

從車騎將軍到大將軍這一等級,乃是高階將領,也就是能夠來百尺樓參加會議的這些人。他們擁有的除了上兩個等級的權利,還有著養士,受爵,出有儀仗,身著紫緋,建立部曲等權利。

至於從上大將軍開始到上柱國,這一層級已然可以說是坐鎮一方的諸侯了。要晉升到這一等級,所需要的軍功不是那麼容易攢的,需要破軍、並土、滅國。

便是在這百尺樓中,也不過寥寥數人。

羊侃、李弼、高昂、侯景,沒有來的,有還在太原的於謹,以及高歡、宇文泰兩個新加入的人。

高歡、宇文泰之所以特殊,在於其他幾位上將軍麾下都有著大量的武勳之臣,可他們不是,底下都是忠於自己的部曲和六鎮兵。

儘管他們所立的軍功也足以晉升到最高等級的上將軍,不過卻不在天策府的結算體系中。

換句話說,他們更像是得到一個名譽頭銜,受到了招安,加入了李爽麾下,區別於那些北人將領,成為了秦王的“自己人”。

李爽麾下不只是府兵,還有許多羈縻府的胡騎和少量的募兵,比如那些新受招安的契胡騎兵。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