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詭異世界都在等著我上天

第979章 學術會議(五)

“毀滅世界是因,而玩這個遊戲只是果。”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譁然。

尋思著這句話背後的含義。

“也就是說,世界本就要毀滅,無論我們是不是完成這個……”

“呵,你們應該想想,說不定你們解開了這些題目,就能夠阻止世界的毀滅!”沈雉餘冷聲說道。

此話也是變相承認了女孩所言。

於是一眾譁然。

“您自己的問題,要我們來背鍋?”

“甚至要如此威脅!”

“沈雉餘!你這是倒行逆施!”

一句句聲討中,沈雉餘臉色青白,顯然怒意醞釀。

周圍的那些虛幻人影也是躁動不已,忽明忽暗地抖動。

“夠了!你們還不配和我談條件!”

她暴喝一聲,整個空間開始劇烈震盪。

這個古色古香的空間開始塌陷變形,飛簷樑柱變得扭曲,甚至冒出來許多奇怪的形狀穿插進來,還有其他風格的建築嫁接,有種不倫不類的荒誕感。

此時整個空間像是即將要撕裂一般,所有的構架都在解構崩塌,可是柳笙卻毫無懼色。

“我知道你不會希望我說下去,但是演講一旦開始,你就不能主動停止,無法干擾也不能阻止,規則就是如此。”

“也是開弓就沒有回頭箭。就像是你身上的火種一樣。”

沈雉餘氣憤得臉都要崩了。

她能感覺到周圍的空氣凝結,還有許許多多的眼神正在盯著她,夾雜著質疑、控訴還有恐懼種種複雜的情緒。

但她只能繼續坐在那裡,聽著柳笙繼續說下去,一層層揭開她不想承認的真相。

這就是規則。

柳笙繼續說道:“好了,剛剛稍稍有些走題,但是相信大家已經明白‘詭異’這個概念,那麼也明白,一旦詭氣粒子越來越多,這個世界也就可以被稱為‘詭異世界’。”

“你們可以想象一下,像這樣奇怪的空間,不再侷限於這間會場,而是出現世界的各個角落……我們的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

這句話落下的瞬間,全場微微一震。

一股無法言喻的寒意,悄然順著每個人的脊背蔓延而上。

每一個人都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家鄉、家人、朋友,還有那些在意的一切——如果這一切都即將被吞噬,那麼,人生的意義,是否還存在?

柳笙環視一圈,點頭道:

“沒錯。那將是一個無人能逃的未來,而到那時,我們唯一需要考慮的,不是秩序,不是名利,而是——生存。”

“那麼對於生存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她頓了頓,環視全場。

“是資源。”

“而我們已知的一點——地球上的一切資源,幾乎都可以說是源自於太陽,也就是恆星。”

“如果詭氣粒子足夠氾濫,其引力最終可能將整個世界拖入深淵——或許可以想到一個合適的類比,那就是類似於黑洞的高維存在。”

“在黑洞中,沒有恆星,一切光與資訊都被吞噬,生命也就不可能存在。那麼你們能夠想象到,有什麼樣的解決方法嗎?”

“創造一個恆星?”有人想起這場演講的題目。

“沒錯。”柳笙點點頭。

“創造一顆恆星,並不僅僅是為了讓這顆瀕臨深淵的星球重新擁有光與熱,更關鍵的是,它可以帶來全新的引力場域。若一切計算無誤,它甚至有可能逆轉墜入的趨勢,將我們從深淵的邊緣拉回來。”

“這不可能!”

西方帝國的天體物理學家孟德爾教授首先激烈反對:

“黑洞中不可能存在恆星!任何結構都會在事件視界內被撕碎,連光都無法逃脫。你所謂的‘恆星’,根本無法存在於這樣的領域中。”

“我並沒有說我們已經進入黑洞。”柳笙聳了聳肩,“我只是說‘類似於黑洞’。我們無法確認深淵是否等價於黑洞,但我們可以將它視為一種來自高維空間的引力坍縮對映。”

“我們的目標不是在黑洞內部生存,而是在尚未徹底墜入前的邊界狀態中自救。”

“而在真實的黑洞結構中,靠近視界的吸積盤本身就擁有極高的溫度和強烈的輻射,是宇宙中已知最強的能量場之一。”

“這意味著,它可能構成理想的高能物質基礎。”

“理論上,如果我們能在視界邊緣構造一個局域的反引力場,類似於‘負質量泡’,就可能借此製造出一個引力適合的‘恆星孕育場’。”

“那麼……要如何製造這種‘負質量泡’呢?”

“這便需要用到‘詭氣’。”

“下面請薛教授為大家展示理論推導:我們將如何透過操控詭氣擾動,調控區域性能量-動量張量,從而在廣義相對論框架下形成一個穩定的負質量泡結構,進而構建引力抵消場。”

薛念隨著柳笙說話的節奏,抬手在黑板上繼續書寫,慢慢寫出整個推導模型。

隨著公式一行行展開,現場漸漸安靜下來。

那些看得懂的專家學者們,最初只是疑惑,緊接著便紛紛身體前傾,眼中閃爍著難以置信的光。

這不是純粹的幻想。

這套猜想雖然有些過於驚世駭俗,但還是建立在已知理論框架中,邏輯閉環明確,而且與許多現世的未解猜想和理論高度吻合。

儘管現實可行性仍遠未可知,但至少,在理論上是可能的。

而沈雉餘也聽得認真。

但是她的反應還是有所區別——認真但不驚訝,彷彿已經有所聽聞。

柳笙此時在旁邊繼續補充道:

“我們前面已經說了——這種由詭氣擾動產生的區域性異常區域為‘詭蜮’。當多個詭蜮迭加,並受到外部維度壓力限制邊界後,就會生成一種介於穩與不穩之間的迭加態區域。”

“我們稱之為‘閾限空間’。”

“有了這個‘閾限空間’作為引力抵消場後,避免潮汐之力的影響,我們便有可能將從深淵邊緣吸積盤中獲取並調控的高能量源,封裝於‘閾限空間’之中,形成穩定的孕育環境。”

“再加上一個以‘吸引力法則’締造的高能引力井,讓一切物質向中心坍縮,壓縮成恆星核心……”

“如此一來,我們便可以逐步構建出一個真正為我們所用的類恆星結構。”

“但,這也引出了下一個關鍵問題。”

眾人神色一凜,紛紛屏息傾聽。

“我們又該如何讓這顆恆星,真正穩定為這個星球所用?”

盡力了,真難寫……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