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戰的大環境下,大家最害怕的是什麼?
就是進入到最後時刻,雙方直接用核導彈說話。
這也是為什麼要把月球上的衝突止步於月球上的根本原因。
面對閣下的詢問,張昆站起身,用極其平穩的語氣說道:
“除了向中東地區加派戰略轟炸機以及部署木匠中程導彈之外,我們將會向北大西洋預定海區派遣‘守護者’級戰略核潛艇,俄國人肯定也會發現我們的這一舉動,這足以讓他們冷靜下來。”
李毅安並沒有立即說話,在過去的幾天之中,俄國人在上強度自己這邊同樣也沒有示弱。
大家都在調兵遣將,都在調動戰略轟炸機部署導彈。
其實就是為了告訴對方,這件事我不慫的。
如果誰一旦認慫的話,那麼無疑就會導致在月球上處於被動局面。
不過,蘇聯顯然在保持“剋制”,他們只是向遠東和中亞地區派遣的戰略轟炸機,並沒有出動轟炸機到sea這邊來搖翅膀,也沒有派遣潛艇過來挑釁。
為什麼會這樣?
原因再簡單不過,因為前兩次蘇聯都吃虧了——第一次派飛機,被撞了,後來派軍隊的時候,又被撞了。
雖然結果是大家都保持克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是在冷戰有時候,有一個亮肌肉的原則——要麼對方服軟,要麼自己丟臉。
既然已經知道了sea的底線是絕不讓步,所以克里姆林宮絕對不會再派遣飛機或者軍艦過來丟臉。
畢竟,在沒有勇氣開戰的時候,不丟臉就成了最後的底線。
蘇聯會怎麼幹呢?
他們會派遣飛機和潛艇,但肯定會遠遠的示威一下,就是不給事態惡化的機會。
就像在冷戰時,蘇聯永遠只派轟炸機到阿拉斯加和格陵蘭繞飛一樣,至於什麼紐約啦、西雅圖啦,從來都不曾去過。
究其原因就在於——不能過分刺激。
要是連這點理智都沒有,估計古巴導彈危機的時候,兩國就直接梭哈了。
不過,相對於這次危機來說,李毅安卻覺得這樣的強度有點“對不起”人了。
現在的強度還不夠。
一句話說完,就是大家都在保持克制的時候,反而無法避免危機的進一步惡化。
他從雪茄煙盒裡取出一根雪茄。用雪茄鉗剪掉一端之後,點著雪茄先抽了一口,思索了一會兒,才說道:
“核威懾……老辦法了,俄國人在這麼幹,我們也是這麼幹的。”
他輕輕頷首,然後抽了口雪茄,說道:
“但這隻能暫時按住扳機,不能拆了槍。就現在的強度來說,莫斯科那邊是感受不到壓力的。
只要他們感受不到壓力,那麼就不可能把衝突控制在月球上,最後我們還是要面對危機擴大的局面,所以……”
他想了一下,走到辦公桌邊,從抽屜裡取出一份標記有“絕密”的檔案。
掀開這份檔案之後,李毅安靜靜的看著檔案,他的眉頭鎖成一團。
“我們的‘snmd’系統部署的怎麼樣了?”
“snmd”——也就是sea國家導彈防禦系統,雖然3年前,美蘇兩國進行反彈道導彈談判的時候,同樣也邀請了sea,但是被李毅安果斷的拒絕了。
拒絕的理由非常簡單——sea是一個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區,我們不可能以犧牲民眾安全作為代價,簽署任何不利於民眾安全的國際條約。
但是相應的,作為承諾sea承諾不部署,不研製搭載核彈頭的反彈道導彈。
美蘇兩國之所以同意是因為他們雙方的反彈道導彈實際上都是靠著幾百萬噸的核彈頭來攔截彈道導彈。
所以,他們簽訂《反彈道導彈條約》,規定雙方的反彈道導彈只能部署1個發射基地、100套發射系統和100枚導彈,這給此前十年間雙方如火如荼的“反彈道導彈衝刺”畫上了句號。
但是,他們並不知道的是sea從一開始就沒有瞧上這種“核攔核”。那玩意與其說是反彈道導彈,還不如說就是一枚核導彈。而且還是價格貴出去好幾倍的那種。
畢竟,歷史早就證明了這種攔截方式並不是有效的。更重要的是它嚴重浪費核彈頭。
相比於此,後來美國搞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反而更加的科學成熟。
當然也對雷達技術,電子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雖然這兩者本身就是sea的強項,但是仍然沒有解決攔截精度等方面的問題。而它作為sea“星球大戰”中的一個子系統,一直以來都賦予了很大的希望。
直到……“x晶體”製作的晶片橫空出世之後,所有的一切都改變了。
它使得處理器的效能大幅度提高,不僅提升了相控陣雷達的系統,也提升了導彈的效能。也讓中段反導攔截成為了可能。
也正因如此,sea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建設也被列在了日程之上。
這個“snmd”系統,不僅部署在陸地,還部署在海洋上,主要用於在大氣層外攔截中遠端彈道導彈的艦載反導攔截導彈,是sea海上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核心部分。
雖然現在“snmd”系統僅僅只是剛剛開始構建,系統正在實驗中。但是也是時候,向世人展示一下了。
李毅安的手指重重戳在示意圖上的日本東部海域的位置,說道:
“我們能在第一時間攔截他們從遠東發射的洲際導彈嗎?要讓俄國人明白,我們不僅有反擊的矛,還有足夠堅固的盾。我們的刑天之盾可以使用了嗎?”
張昆俯身看著檔案上的地圖,喉結動了動:
““刑天之盾”的攔截彈正在進行實驗,目前只部署在靜海號巡洋艦上。完成過一次模擬洲際導彈靶彈的攔截試驗,總體攔截成功率為 50%,”
總體攔截成功率——
“50%……”
李毅安的眉頭皺成了一團。
雖然能夠達到50%已經是極其驚人的了,但是,這個50%能夠保護本土的安全嗎?
顯然是存疑的。
不過隨著技術的發展,這個總體攔截成功率肯定還會進一步提高。
“如果,我是說如果,我們進行一次反導彈攔截試驗,是否可以讓俄國人投鼠忌器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