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

第1491章 東都

太子在雍州如火如荼展開度田的時候,洛陽宮中則開始整理各色器具、檔籍,一車車發往汴梁。

一個國家有兩個都城就是這樣。哪怕大部分資料兩地都有——算是備份——但還是有很多東西需要攜帶,遷徙起來非常麻煩。

不過多京制也有好處。

都城所在的郡一般稱作府,級別上高半格——高一格的也不鮮見——朝廷在此控制比較深入,能極大抑制地方勢力的滋長。

唐代有西都長安、東都洛陽、北都晉陽,到了五代就更多了,承自五代的北宋甚至有四個都城,汴梁只是東都而已。

五代的地方分離主義有多離譜無需贅言,朝廷透過多都制來控制樞紐或富庶之地也是出於無奈。

大梁朝腹心之地還沒那麼強的分離主義,之所以設兩都,純粹是汴梁的水陸樞紐的位置太重要了,鄴城都不如它。且在南方開發大大加速的情況下,汴梁的價值還在進一步凸顯——說難聽點,洛陽也就是政治地位高,經濟上會被汴梁甩得越來越遠。

訊息傳到汴梁後,各方立刻動了起來,不但宮人們開始忙活,陳留郡、開封、浚儀二縣、少府甚至左金吾衛都抽調人手,灑掃庭院、清理雜草、修繕屋宇、平整地面等等。

連沙海都得到了擴張:陳留府從汴河引水而至,令近年來逐漸縮減的沙海湖面首次擴大——他們甚至往裡面倒了不少魚。

作為平丘龍驤府部曲督,馮八尺帶了三百人過來幫忙,主要任務是維持秩序,不令生亂。讓他們幹雜活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實在要乾的話,部曲是做啥的?

“馮將軍。”

“傅駙馬。”

聽到“駙馬”二字,浚儀縣主簿傅矜臉色有些不自然,喊主簿就行了,駙馬這官職沒有任何職掌,總覺得有些不對味——傅矜出身北地傅氏,以門蔭入仕,尚廬陵公主邵羽(母荊氏),今年二月剛剛成婚。

“馮將軍,你們不是帶三百人過來麼?怎來了六百?”傅矜指著在不遠處列隊的軍士,詫異道:“可有調令?”

馮八尺立刻說道:“放心,府兵無令不得離開軍府的命令我還是知道的。此六百人皆有左金吾衛調令,三百人至沙海值戍,三百人乘船南下,前往建鄴。”

傅矜一下子就明白了:左金吾衛抽調了三百兵南下,征討林邑國。

“此去萬里,路上花費不小吧?”傅矜說道。

“是不小,但還支撐得住。”馮八尺說道:“前幾年徵西域也不近,最遠的甚至是從荊州出發的左神武衛。其實也沒虧,搶的東西太多了,最次的都混了十幾貫錢。有人立了功,還從危須國帶了一個紅髮胡女回來,我在洛陽見過。那個稀奇啊!嘿,那廝自己捨不得用,直接在洛陽發賣,競價者極多,竟賣出了百餘貫身價。”

一百多貫買一個女奴?競價上頭了吧?不知道要怎樣才能賺回來,興許永遠賺不回來。

傅矜搖了搖頭,同時也有些小羨慕,他這輩子是不可能納妾了,除非公主同意——其實就算公主同意,可能性也不大,皇帝能同意嗎?

正所謂有得必有失,很多人都說下一任浚儀令必然是他,縣乃至府一級的佐官都沒信心和他競爭,這就是現實的好處。

“林邑國怕是搶不到如許多的財物。”傅矜又道。

馮八尺瞥了他一眼,覺得這個駙馬除了臉長得俊、身材勻稱之外,當真沒甚特異之處。

“主簿有所不知。”馮八尺說道:“林邑國珍寶極多。國中有金坑、銀坑、銅坑數十,更兼諸國海商皆匯於彼處,累世珍藏不知其數,怕是不比西域諸國差。”

“哦?竟有此事?”傅矜詫異道。

他是關西人,在他印象中,西域胡商是比較富裕的,但南海海商也那麼富裕嗎?說實話,他這輩子都沒看到過一個南海海商,如果馮八尺所言為真,那攻打林邑國確實值得幹。

再者,這些年確實有很多交州貨物運到北地,其中不少還挺受歡迎,比如風靡一時的蔗糖,至今仍暢銷的香料,乃至士人談論越來越多的紫檀木。

這麼一看,林邑國估計真不窮。

當然,馮八尺那廝其實也不是很清楚。

這會聽到傅矜追問,他遲疑了一下,神色有些赧然,半晌後才道:“我也是聽別人說的。不過便是假的又如何?也就我年紀大了,不宜再出徵,不然怎麼著也得南下廣州,為天子拼殺一場,將林邑賊子的頭顱砍下來做京觀。”

傅矜無語。殺就殺了,喜歡做京觀是什麼毛病?

“聽你這麼說,林邑應是比較富庶的。只是那邊溼熱難耐,入冬後得速戰速決。”傅矜到底出身大家,很快就點出了關鍵:“依我看,打贏後搬空府庫,再索取一筆錢糧撤軍算了。林邑遭此痛擊,數十年內應不敢再犯大梁疆土。”

“何不佔了那鳥國?”馮八尺不同意,只聽他說道:“無需多,數千人屯於林邑各處足矣。”

傅矜搖了搖頭,道:“林邑人只要想反抗,你就必須屯駐大軍。而這一屯駐,不知道要死多少人。馮將軍固然身強力壯,可你敢說去了那邊不會生病?”

馮八尺不敢保證,但依然搖了搖頭,道:“可都打下來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