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

第1491章 東都

“該放手就放手。幾千大軍,要不了一年就得躺下一半。若賊人利用通曉地理的優勢四處襲擾,不和你正面廝殺,你待如何。”傅矜說道:“這和交州不同。自漢以來,中原正朔已據有交州數百年,郡縣豪強、蠻夷洞主們沒那麼想著要造反,這才能勉強維持。便如馬兒,有的已經習慣被人騎,有的是野馬,性情暴烈,沒那麼容易屈服。”

馮八尺正待說些什麼,卻聽不遠處傳來一陣歡呼。

二人尋聲望去,只見一軍校高舉右手,三百人齊聲大呼,興高采烈。

仔細聽了一下,隱隱傳來“珍珠”、“香料”、“珊瑚”、“紫檀”等詞。

馮、傅二人對視一眼,盡皆大笑。

馮八尺笑得尤為開心,末了還笑罵兩句:“兔崽子們就想著財貨,跟我當年一樣。”

傅矜則嘆道:“哪還有點王師風範。”

馮八尺不想理他了,轉身去了他處。

王師風範?你要不要聽聽說的什麼話?萬里迢迢衝過去,頂著瘴癘、蛇蟲,奮勇廝殺,還沒一文錢軍餉,你到底在想什麼?

馮八尺敢斷定,若林邑王不跑的話,他的下場不會比當年的劉禪好多少。

迂腐之人!

******

五月底,就在梁宮諸殿清掃得差不多了之時,先頭部隊自洛陽開至。

曾經冷冷清清的汴梁裡坊一下子熱鬧了起來,到處充滿了生氣。

是的,實行裡坊制的汴梁城就是如此。比如宮城南邊正中的尚善坊,就全是達官貴人。

故少府少監曹嶷、光祿卿王玄、故護夷長史蘇恕延、覆田勸農長史庾亮、故梁國少府監庾敳、故太保潘滔等人都在此安家,即便很多人已經故去,但家宅仍由其家人住著。

當天子在洛陽時,這些高門大宅往往正門緊閉,只有少許子侄帶著僮僕在此住著,有事外出往往也不走正門,交際更是幾乎沒有,總之突出冷清二字。

現在不一樣了。

天子即將再度抵達汴梁,這些高門大戶很快就會住滿了人,是人就有吃穿用度,汴梁城的繁榮局面將更上一層樓。

馮八尺在此幫忙到了六月初一,又遇到了左羽林衛昨亭龍驤府南下的三百兵。

攀談一番後得知,原來是太子下達的命令。他挑哪一部衛士南下,京城的諸衛官衙就派人過來傳令,並下發調兵虎符。

馮八尺若有所思,連府兵的調動也經由太子之手了,難道陛下已經老病臥床不起?

腦補甚多的他有些唏噓。

想當年汲郡城下,天子坐於高處,指揮若定,眾將士奮勇拼殺,數度衝上城頭,將賊人殺了個七零八落。戰後當場兌現賞賜,他得了妻子韓氏,立升別部司馬,家族從此崛起。

這件事,馮八尺一輩子記在心裡,並時常和子孫們談起,讓他們知恩圖報。

如果能有機會見到陛下,即便自己也已經頭髮花白,無法長久廝殺了,但他仍然願意為陛下守夜,謹防賊人加害。

那叫什麼來著?對,隔絕中外。誰敢隔絕中外,加害陛下,老馮就殺他全家。

腦補到最後,馮八尺又嘆了口氣,竟然還有些惆悵。

回家的路上,百餘上黨騎兵呼嘯而行,意氣風發的模樣與先一步南下的左金吾衛府兵一模一樣,眼裡都是對戰功的渴望,對財貨的貪婪。

馮八尺回望了下只剩一點輪廓的汴梁城,暗道家裡那幾個年歲還小的孩子乾脆一併送出去出任府兵,既可開枝散葉,又能有立功之機。

六月初六,汴梁西邊的八角龍驤府外停滿了大車小車,過路的兵馬一眼望不到頭。

所有人都知道,天子駕臨東都,並且將在這待上幾年,卻不知隆化這個年號能用到什麼時候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