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第1646章 “美利堅黨”

不過在此之前“一無所知黨”所做的事情和無數個美國國內的反移民組織並無本質區別,無非就是訴諸暴力,毆打、搶奪、踐踏.

然而此時這個黨派卻突然決定參政,“一無所知黨”正式改名為“美利堅黨”,起初政客們覺得不過是一群紅脖子鬧出來的笑話。

不過很快他們就笑不出來了,尤其是輝格黨成員,“美利堅黨”的候選人迅速在多個州贏得了大量州長、州議員、市長,甚至國會議員的席位。

而受到衝擊最大的便是北方的輝格黨,他們的基本盤被“美利堅黨”衝得七零八落,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利堅黨”將會超越輝格黨成為國會的第二大黨,甚至是第一大黨。

歷史上的輝格黨就是被“美利堅黨”瓦解的,並直接催生出了共和黨。

其實輝格黨也不是沒有嘗試過自救,他們想要復刻之前扎卡里·泰勒的成功,然而溫菲爾德·斯科特的軍事威望並不足以彌補這一切。

亨利·克萊和丹尼爾·韋伯斯特兩位黨派巨頭都於1852年去世,這就讓輝格黨處於了一個群龍無首的狀態。

再加上此時移民問題的大爆發,“美利堅黨”的登場可謂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弗蘭茨對此倒是很感興趣,他印象中自己看過的歷史書中對此的描寫往往只有寥寥數筆。

然而弗蘭茨卻嗅到了歷史的拐點,他覺得“美利堅黨”並非無法崛起,只不過此時的組織結構和綱領、口號還很粗糙,只要稍加打磨,美國一定天下大亂.

由於比歷史上多了古巴人,移民問題的尖銳程度絲毫不弱於奴隸制本身,畢竟對於大多數北方人來說黑奴距離自己很遠,而古巴人和愛爾蘭人卻就在自己的身邊。

只要弗蘭茨操作得當,共和黨甚至無法東山再起,甚至不會有林肯總統上臺。

不過弗蘭茨的宗旨是不管有沒有共和黨,不管有沒有林肯,不管有沒有奴隸制問題,美國都要有一場內戰。

沒辦法,美國太大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美國的人口,以美國的資源,以美國的體量,不崛起是幾乎不可能的。

沒人會喜歡給自己增加競爭對手,而且奧地利帝國短期內無法取得在歐洲大陸上的絕對優勢,弗蘭茨可不想自己和人打的死去活來,結果到最後反倒要向美國俯首稱臣。

歷史上的“美利堅黨”一閃而逝的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缺乏一個堅強的領導,更缺乏利益的勾連,所以才會突然之間樹倒猢猻散。

“美利堅黨”想要讓輝格黨人米勒德·菲爾莫爾當黨魁,這種操作讓弗蘭茨想起了前世被從姨太太床下請出來的黎大總統。

弗蘭茨的第一步計劃就是準備給他們安排一個“堅定”的領袖,好在他手上真有一些“死士”。

威廉·希爾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夥子,很快就以其出色的“演技”和雄厚的財力成為了“美利堅黨”的黨魁

在弗蘭茨折騰美國人的時候,英國人也沒閒著,他們開始瘋狂地搶佔殖民地,在這方面此時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英國的對手。

弗蘭茨也沒法硬剛,不過英國人很快就發現一切並沒有他們想象中那麼美好。非洲那些土著確實沒什麼還手之力,但英國人也沒得到什麼實質性的好處。

除了超長的海岸線和超高的維持費用以外就只有超高的減員,此時的英國顯然並沒有做好開發非洲大陸的準備。

戰鬥和非戰鬥減員極大地拖慢了殖民程序,有的殖民地的殖民者甚至因此而崩潰,畢竟誰也受不了自己認識的人一個個在自己眼前死去,而自己卻無能為力的感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