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第1649章 憂傷的戈登

在這些土地上長期以來人們都被教導要無知,要成為農民,工匠,甚至是土匪。

但當奧地利帝國的義務教育真普及到這些地區的時候,他們大多都表現的十分積極,而非抗拒。

雖然奧地利帝國沒有進行過普查,但是弗蘭茨敢肯定入學率絕對不會低,畢竟海量的投入可不是擺設。

此時的法國還好與歷史上的情況大差不差,雖然地盤少了,但路易·拿破崙將教育大權賣給了教會,教會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不過也正因為是將教育大權賣給了教會,所以也導致真正的義務教育無法推行,畢竟教會可不會輕易讓渡好不容易才到手的權力。

英國的情況可就慘多了,本來這一時期英國教育的普及率就很低,畢竟普及教育可是要收稅的,老爺們家裡也沒餘糧怎麼可能再出錢去搞什麼教育。

而且按照當時英國的思潮,人笨並不是因為缺乏教育,而是那些人懶惰受到了上帝的懲罰,他們是上帝的棄民,掌握了知識的聰明人則是上帝的選民。

選民沒有義務讓棄民變得更聰明,或者說棄民就該為自己的愚蠢和懶惰付出代價。

歷史上即便是在這種輿論環境下,英國政府高層還是拿出了一部分資金補貼教育。

只不過這些教育基金大多數都補給了那些貴族學校和教會學校,對於普及教育的影響可謂是微乎其微。

然而此時英國遲遲沒有走出經濟危機的陰影,身為樞密院議長的蘭斯當侯爵更是將本該用於教育的錢用在了輿論戰之上。

此時整個英國的教育可謂是一塌糊塗,一些本該崛起的民間天才便在這個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被抹殺了。

(此時英國沒有教育大臣,樞密院議長蘭斯當侯爵便是主管教育和宣傳。)

時間已經來到了1854年末,喬治·漢密爾頓·戈登覺得自己做了很多事情,但似乎又什麼都沒做。

他結束了英緬戰爭,與泰國結盟,成功拉攏了數個地區大國來保障英國的海外利益。

與紐西蘭的戰爭也是連戰連捷,鎮壓了多次發生在澳大利亞的暴動,開始經營馬達加斯加島。

建立了諸多特許公司,尤其是跨大西洋電報公司正在完成一件史無前例的壯舉,溝通英國和美國。

鎮壓愛爾蘭起義,鎮壓南非黑人暴動,圈佔了很多海外殖民地。

挫敗了奧地利帝國的經濟入侵,他還多次瓦解了俄國人的陰謀,甚至對神聖同盟發出了嚴厲的警告。

然而喬治·漢密爾頓·戈登似乎又覺得自己什麼都沒做,局勢並沒有改變,他睡覺的時候甚至都能聽到隆隆的馬蹄聲正在逼近。

喬治·漢密爾頓·戈登打心底裡認為此時並不是一個開戰的好時候,無論白廳的那些幕僚如何鼓吹戰爭就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良藥,他都覺得現在英國的當務之急是走出經濟危機,並穩住跌宕起伏的局勢。

事實上喬治·漢密爾頓·戈登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動盪,所以他一直在竭盡全力避免局勢更加惡化。

然而就像是上天的玩笑一般,他的努力似乎並沒有任何效果。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