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奧地利帝國國內,弗蘭茨完全可以讓奧地利帝國的監察機構來操心這種事兒,畢竟他的時間很寶貴。
然而在殖民地卻不行,航船往來一趟花費的時間太長,而且由於交通、通訊手段的落後,所謂的監察機構很可能就是走個過場,久而久之就會流於形式。
等到問題真正爆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洪水滔天,弗蘭茨要麼大開殺戒,要麼就只能假裝看不見。
畢竟一查到底也是有風險的,萬一這些人鋌而走險直接投靠其他國家,那奧地利帝國可就虧大了。
即便沒人收留這些叛亂分子,真要出兵收復殖民地也是要勞民傷財,甚至是得不償失,所以大多數國家對殖民地的腐敗多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像英國人直接就把殖民地交給了公司打理。
定期輪換官員是近代大多數國家的做法,但問題是此時採取輪換制會大大增加行政成本,而且經常輪換官員也會削弱帝國對殖民地的掌控力,反而助長地頭蛇的勢力,在這個時代尤為致命。
弗蘭茨能做的就是儘量找一個可靠的總督,同時在殖民地秘密建立一些監察機構,鼓勵調查記者常去殖民地轉轉。
在這個時代,這種問題幾乎無解。
不過那只是對於近代一般政治實體而言,奧地利帝國畢竟殘存著大量封建殘餘,奧地利帝國的秘密警察這個時候就能派上用場了,畢竟專業的事情還要交給專業的人做。
臭名昭著也好,野蠻落後也罷,弗蘭茨都不在乎,他只相信黑貓、白貓,抓到耗子就是好貓,只不過貓和老鼠是會隨著事物的發展而不斷變化而已。
總之奧地利帝國的秘密警察在這種特殊的時候,對付一些特殊的人還是很好用的。
然後便是公眾監督,想做到這一點很難,甚至於在這個時代幾乎不可能實現。受到交通、通訊、制度、傳統所限,強行實現的代價將會大到難以估量。
不過弗蘭茨還是有辦法的,他之所以要從奧地利帝國本土弄那麼多人過去為的就是這個,還有那些退伍軍人就是為了保證一切都可以順利執行。
奧地利帝國的監察機構巡遊到此的時候將會給他們提供一個皇家信箱,地方的審查機構將無權過問這些信件,甚至連負責巡查的官員也沒權利開啟,一切都要送到奧地利帝國國內由最高監察委員會驗看。
殖民地地方的官員權力再大,他們也未必敢對本土的監察機構下手,畢竟性質不同,他們在地方為非作歹最多隻能算是犯罪,而對帝國巡查官動手則是叛亂。
一旦巡查官發生意外,那麼哪怕是為了面子,帝國政府也會一查到底。而且如果真到了那個程度,所謂的罪證其實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隔壁的美國政壇其實一直沒有放棄古巴島,尤其是在奧地利帝國成功之後,北方覺得這是不靠奴隸制也能成功的證明,而美國南方則是對古巴肥沃的土地念念不忘。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為了和美國北方相互撕逼,除此之外也是迎合美國民眾的心理。此時很多美國人都不滿老歐洲的傲慢,他們已經受夠了被稱為“野蠻人”、“鄉巴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