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第1644章 舊瓶裝新酒

富蘭克林·皮爾斯此話一出頓時得到了一片熱烈的掌聲,他繼續說道。

“如果僅僅因為一些小小的挫折就放棄,那麼我們便不會有未來。美利堅的偉大正是源於他堅韌不拔的精神,你們難道了我們的先輩們是如何戰勝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的嗎?

如果華盛頓將軍失敗了一次就放棄,那麼美利堅現在還是英國佬的殖民地!

所以美利堅不會退縮!更不能退縮!

狹路相逢勇者勝!

美利堅萬歲!”

“美利堅萬歲!”

議員們大多十分興奮,但也有人不屑一顧。

“又是一個打雞血的。我賭10美元,他拿不出來一個解決辦法。”

“我也賭十美元。”

林肯笑著從兜裡拿出了一張十美元大鈔。

其實此時大多數美國真正的政治家都對富蘭克林·皮爾斯避重就輕的做法十分不齒,畢竟此時美國面對的最大問題並不是那個懸而未決,不知道何時才能觸控到的古巴島,而是美國的愛爾蘭問題。

雖說奧地利帝國早就開始了救濟,甚至給他們提供了兩條道路,奮起反抗,又或者遠走他鄉。

然而奧地利帝國本身的吞吐量畢竟有限,而且帝國政府進行救援的前提是有能力安置這些難民,並且符合奧地利帝國發展的需要。

畢竟盲目的接納難民對於帝國的國民和那些受到救助的難民來說都是不負責的做法,如果難民問題處理不好很容易激化出新的矛盾和慘劇。

以上僅針對青壯年,這並不是弗蘭茨不想要勞動力。

廉價勞動力通常情況下對於哪個國家來說都很重要,但對此時的奧地利帝國並非如此。而且那些輕壯是廉價勞動力的同時也可能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尤其是在他們找不到工作無所事事之時,又或者是他們養活不起老婆孩子,甚至自己的時候。

兒童和婦女則是無所謂,畢竟這些人十分容易同化。至於老人,能在愛爾蘭大饑荒中存活下來,並且能活著漂洋過海到奧地利的老人基本都可以算是祥瑞了。

弗蘭茨並不介意用點小錢來買這份名聲,皇室和教會也都願意為此買單。

不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愛爾蘭人在奧地利帝國的殖民地中口碑不佳。

首先便是語言問題,他們幾乎和所有的奧地利帝國民族無法交流。本身語言不通,再加上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不同,雙方很難理解。

在奧地利帝國對皇室的認同是高於政府和宗教的,這對愛爾蘭人來說是不可接受的,他們對奧地利帝國和哈布斯堡皇室並無好感,甚至覺得奧地利帝國和英國政府沒兩樣,不過是想利用他們而已。

這在奧地利人看來愛爾蘭人是妥妥的反賊,再加上愛爾蘭的結社傳統導致殖民地的安全部門整天盯著愛爾蘭人不放。

其次,愛爾蘭人相對好鬥,這在英國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手段,畢竟不敢抗爭的人早就被殖民者消滅乾淨了。

但在施行半軍事化管理的奧地利帝國殖民地,他們就是一群刺頭兒。而且英國人為了噁心奧地利帝國和羅馬教會也特意挑選了一些罪犯和行為不端之人優先送上奧地利帝國的救援船。

除此之外一部分愛爾蘭人還有一種奇怪的自豪感,他們認為自己是大英帝國的一份子,所以可以理所當然地歧視奧地利帝國的其他民族,這就更加重了奧地利人對其的惡感。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