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嗎?!永恆?!!”
格爾看著眼前的一片星空組成的人形,大聲的喊道。
他也同樣再次回顧了那段經歷……甚至於,他回顧的經歷更加綿長和悲慘!
他重新的體驗了自己的一輩子!
格爾的淚水已經流乾了,只剩下兩道血痕留在臉上。
此時的格爾非常非常的憤怒,為什麼憤怒……其實格爾也說不太清,有再次回曆那撕心裂肺的人生的痛苦,有再次看到家人的美好,也有無能為力的絕望!最後這一切的一切,再次反噬讓他整個人都不好了!
有什麼比經歷過無以倫比的痛苦更加絕望的?
那就是再經歷一遍!
所以格爾憤怒的質問著那龐大而夢幻的神像。
他在惶恐,在憤怒。
又不知道該怎麼宣洩,所以他選擇最愚蠢的辦法,那就是把一切都歸罪為始作俑者!
在《尋找無雙》中,王小波寫了一非常深刻的話:“假如人生活在一種不能抗拒的痛苦中,就會把這種痛苦看作倖福假如你是一隻豬,生活在暗無天日的豬圈裡,就會把在豬圈裡吃豬食看作極大的幸福,因此忘掉早晚要挨一刀。所以豬的記性是被逼成這樣子的,不能說是天生的不好。”
豬生而不自由,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豬的命運是被人設定好的,公豬負責長肉,母豬負責下仔。但是,在《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中,王小波為我們展現了一隻與眾不同的豬。它是肉豬,但長得又黑又瘦,不喜歡豬圈,喜歡到處遊逛。最後,它被定性成破壞生產秩序的壞分子。領導決定對它進行專政,出動20多人持槍抓捕它。它沒被打死,而是找到一個空子跑了,成了一隻野豬,長出了兇猛的獠牙,徹底擺脫了人對它的安排和迫害。
王小波感嘆道:“我已經四十歲了,除了這隻豬,還沒見過誰敢於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定。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定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定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為這個緣故,我一直懷念這隻特立獨行的豬。”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人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痛苦,有身體上的痛楚,有心靈上的折磨。但無論是哪一種,其根源之一,都可以歸結為對自己無能的憤怒。這種無能,可以從多個角度來解讀和理解。
首先,人的無能,來自於自身對一些事情的無法掌控。
我們生活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許多事情,超出了我們的能力範圍。我們可能無法控制外界環境的變化,無法阻止疾病的侵襲,無法避免他人的背叛。當我們面對這些無法改變的事實時,內心自然會產生無力感和憤怒,因為我們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
其次,人的無能,還來自於自身的慾望與現實的差距。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但現實,卻往往不盡如人意。我們渴望成功,卻可能遭遇失敗;我們追求幸福,卻經歷痛苦和失落。當我們發現自己無法達到心中的目標時,心中的無能感,就會像毒藥一樣侵蝕我們的心靈,引發憤怒和痛苦。
人的無能,還源於我們對自我的不滿。
我們常常對自己的能力和才華,有過高的期望。但事實,往往與我們的想象,相去甚遠:我們可能不如他人聰明,不如他人富有,不如他人美麗。當我們發現自己在某些方面比不上他人時,內心的憤怒和痛苦,就油然而生。
憤怒,作為一種強烈的情緒反應,往往在人們感到受挫、無助或失望時湧現。當我們面對無法掌控的局面、無法實現的目標或無法改變的現實時,憤怒便如同火山般噴發而出。然而,仔細審視這份憤怒,我們會發現它並非完全源於外界的挑戰與壓力,更多的是對自己無能的一種情緒投射。我們憤怒於自己的無能為力,憤怒於自己未能達到預期的期望,憤怒於自己無法超越的侷限。
痛苦之所以成為痛苦的根源,往往在於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存在偏差。我們過於苛求完美,將自我價值與外在成就緊密相連,卻忽視了自身的努力與成長過程。當現實與理想產生巨大落差時,我們便會感到痛苦與挫敗。這種痛苦,實際上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在內心深處的迴響。我們憤怒於自己的不足與缺陷,卻未能正視並接受這些不完美,從而陷入了無盡的自我否定與掙扎之中。
現在格爾就是這個狀態。
其實吧,以前還在老家的時候,格爾其實還沒這麼痛苦。
因為周圍的人和他差不多,即便是那些部落大人,照樣死全家,大家都一樣慘,反而平常了。雖然也很傷心,但怎麼說呢?
怪老天爺吧。
可隨著得到黑死劍,格爾從坐井觀天的蛤蟆,知道了自己自己頭頂那片天空有多大!
他知道了,自己的悲慘遭遇,其實都是人為的。
更讓人絕望的是,就算是人為的,甚至都不是別人針對他,而是那些所謂的神靈順手為之,他們壓根不在意!
這玩意就讓人更加破防了。
所以再次經歷這些之後,格爾內心可想而知了。
這種情況下,格爾能對永恆有任何好感才怪了。
希芙在一邊,聽的是膽戰心驚。
她自問自己算是膽子大的了。
可和格爾相比……她覺得自己還只是一個小姑娘……特麼的太勇了。
難怪都是屠神者格爾都是瘋子。
可等了好一會兒。
格爾依然在唾罵,而永恆依然一動不動。
希芙這才稍微好受一點。
她生怕永恆一個不爽,直接把他們倆碾成齏粉。
不過很快希芙也反應過來了。
大象會在意螞蟻的唾罵麼?
當然不會!
永恆和他們之間的差別,可比螞蟻和大象的差距要大的多的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