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一出,學界震動。
如今的超鈾元素也確實需要大家坐下來好好討論一下了。
費米這些年也不是白混的,他和很多大佬都有良好的私人關係。
召開這種大會完全不用擔心沒人來。
李奇維和於隱當然也在邀請之中。
然而,此刻的於隱可沒有心思為會議而激動。
他的研究又取得了極其重大的突破!
古晉,原子研究所內。
當無數人都在一窩蜂研究超鈾元素,試圖打破元素週期表的限制,尋找未知元素時。
於隱卻在李奇維的要求下,和別人反著來。
“先把元素週期表補全。”
目前的元素週期表中,一共有92個元素。
但是其中有4個元素至今還沒有找到。
它們分別是:43號元素【鎝】、61號元素【鉕】、85號元素【砈】、87號元素【鍅】。
化學家們雖然沒有找到這四個元素,但所有人都堅定認為它們是肯定存在的。
並且根據位置,化學家們甚至已經預測出它們的性質還有原子量等各種資料。
剩下的就是找到元素本體即可。
雖然這四種元素的重要性肯定不如超鈾元素,但如果能找到也是重磅突破。
真實歷史上,43號元素鎝是最先被發現的。
1937年,美國物理學家勞倫斯利用自己發明的迴旋加速器人工合成了鎝。
鎝也是人類第一個人工合成的元素,所以它的名字就是“人造”的意思。
有意思的是,勞倫斯當初合成鎝以後,把它寄送到法國檢測。
負責檢測的人正是費米少年團中的塞格雷。
後來,科學家才明白,原來地球上幾乎不存在天然的鎝,只有在恆星內部才能發現。
第二個發現的是87號元素鍅。
1939年,法國鐳學研究所的女性研究者佩裡,在研究錒元素的a衰變產物時,發現了87號元素,並對其進行研究。
這是一種極其不穩定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只有20分鐘,因此很不容易發現。
佩裡為了紀念自己的祖國法國,於是將其取名為“鍅”。
第三個發現的是85號元素砈。
1940年,已經移民美國的塞格雷入職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在那裡,他利用迴旋加速器加速氦原子核,然後轟擊83號元素鉍,從而獲得了85號元素。
塞格雷為其取名為“砈”,意思是“改變”。
也不知道這個改變指的是什麼意思。
後來,科學家們終於在鈾礦中發現了極少量的砈。
其在地殼中的含量是億億億(10個億)分之一,是含量最少的元素之一。
順便一提,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人工合成元素領域堪稱是一騎絕塵。
後面有很多的超鈾元素,都是在這裡被合成的。(科學淨土篇會有詳細解釋,非常精彩)
最後一個發現的是61號元素鉕。
1945年,美國橡樹林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人工鈾核裂變的產物中,發現了61號元素。
並且用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來命名,也就是“鉕”。
人工合成之後,科學家希望找到天然的鉕,但是一直沒有成功。
直到1965年,才從6000噸鈾礦石中,提取了350毫克的鉕。
以上,就是這四種元素被發現的過程,可以說,充滿了各種曲折。
值得一提的是,在元素週期表中,83號元素鉍以後的元素全部都是天然放射性元素。
之前的元素都沒有放射性(不考慮放射性同位素)。
但是43號元素鎝和61號元素鉕的發現,卻打破了這個規律,它們兩個也是83號元素之前,唯二的天然放射性元素。
因此,它們的奇特性質具有很多重要的作用。
李奇維之所以讓於隱研究這個課題,就是為了積累人工製造元素的經驗。
在他的萬有理論中,元素週期表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部分。
不知道大家是否思考過一個問題。
那就是:“元素週期表有盡頭嗎?”
最新的元素週期表中一共有118號元素,那麼是否存在119、120號元素,乃至更大的元素呢?
如果存在,那最後一個元素是什麼?
總不可能週期表中有無數個元素吧。
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直到後世也沒有統一正確的答案。
但是它又非常的重要,涉及到幾個關鍵的基礎物理問題。
而製造新元素的方法就是迴旋加速器!
李奇維對於隱說道:
“這四種元素在週期表中明明有位置,但就是找不到。”
“原因無非就是那麼幾個。”
“第一,這種元素恰好在地球上不存在或者含量忽略不計。”
“第二,這種元素不穩定,也許有放射性,很容易衰變。”
“第三,運氣不好,一直沒有發現。”
“所以,既然找不到天然的,那麼就人工製造!”
“現在我們已經有了迴旋加速器,就有了人工製造新元素的可能!”
“於隱,你去試一試!”
“費米提出的超鈾元素嚴格來說也屬於人造元素,但畢竟還沒有完全證實。”
“也許你是第一個真正實現人造元素的。”
譁!
於隱當時就震撼無比。
院長處理問題的手段太粗暴了。
找不到就人造,這也太牛逼了。
然而,於隱很清楚,這反而才是最簡單的辦法。
而且也只有他才有這種能力。
因為這種精密的實驗,必須要嚴格控制轟擊的條件。
只有加速器才能辦到。
於隱立刻開始準備實驗。
他首先瞄準的就是43號元素,沒什麼理由,就是按照順序來的。
人工合成的原理很簡單。
利用迴旋加速器加速氫原子核,然後使其撞擊42號元素鉬。
如果氫原子核能跟鉬的原子核融合,那麼就能得到43號元素。
原理雖然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就不簡單了。
於隱已經調整了上百次的實驗引數,仍然得不到滿意的碰撞資料。
沒辦法,他只好再次求助院長。
李奇維看完實驗資料之後,建議道:
“氫原子核的質量太小了,改成氘核試試。”
於隱照做,這一次,他終於有了不同的發現。
在用大量的氘核轟擊鉬靶材後,他發現了一種全新的銀白色金屬,閃耀著迷人的光芒。
鉬單質是一種深灰色的物質,所以這種銀白色的金屬顯然就是全新的元素。
那麼只有一種可能。
“它就是眾人苦苦追尋的43號元素!”
譁!
於隱神色興奮。
他立刻把這個好訊息告訴院長。
當李奇維得知以後,微微一笑。
對於隱而言,這不是什麼難的工作。
43號元素的發現,更多的是其象徵意義,而不是元素本身。
因此,他淡定地說道:
“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