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萬曆修起居注

第2章 卷也卷不贏,躺也躺不平

三月初五,天矇矇亮。

甚寒。

身穿七品文官青色常服的沈念徒步來到位於東長安街南側的翰林院。

翰林院長官為正五品翰林學士。

副長官是從五品的侍讀學士、侍講學士。

但當下。

一般由翰林出身的正二品尚書或正三品的左、右侍郎兼翰林學士。

外加翰林院歸皇帝直管。

其他衙門對翰林院的官吏都非常友善客氣。

沈念大步走入這座典型的多進合院,環顧四周。

內裡的牆面門窗皆為硃紅色,房簷、木樑襯著些許藍綠色。

此乃大明官衙的標誌性色彩搭配。

前庭花木繁多,彩繪多樣,放置著一個青花五彩蓮池水禽紋大缸。

後面則是院落套著院落。

其中。

二進院東館便是史官們的辦公廳。

內有三廳。

分別是修撰廳、編修廳和檢討廳。

有語云:修撰掌撰述(從六品),編修掌纂緝(正七品),檢討掌檢閱(從七品)。

但實際上。

排行最末的檢討,什麼瑣碎事情都要幹。

檢討廳內有工位五個。

對應著當下的五位翰林院檢討:王祖嫡、趙用賢、劉克正、劉楚先和沈念。

沈念來到工位時,另外四人早已經到了。

四十四歲的王祖嫡,下頜一副美髯,身板挺得筆直。

一手翻書,一手寫字,面色嚴肅,甚是專注。

就連私下裡都是不苟言笑。

腦門上似乎寫著八個大字:為國而仕,致君堯舜。

……

四十歲的趙用賢,發微稀,鬢花白,一副過勞肥身材。

他面帶睏意,不時揉搓著太陽穴,顯然是昨個又又又為公務通宵達旦了。

……

三十三歲的劉克正,面板白皙,面帶些許病態。

他站在視窗,拿著一本磨掉皮的《洪武正韻》正忙著練官話。

他是個番禺人(廣東人),南方口音重。

若想成為御前的講史官,官話不行,再努力也白搭。

……

三十一歲的劉楚先,倒是悠閒。

他正坐在茶臺前泡茶,看到沈念,還朝著沈念笑著點了點頭。

他是張首輔的同鄉,關係硬,才學高。

是五名檢討中,唯一一個參與到起居注撰寫的。

雖然他只是根據有關大臣的記錄,編撰萬曆元年、萬曆二年皇上的言動起居,但一旦前面的講史官有空缺,肯定是他第一個補上去。

他看上去不忙,其實一直在眾人看不見的地方努力著。

……

在大明做官,主打一個先拼命,再躺平。

從肝帝老朱開始,大明官場就開了個壞頭。

官員們皆以忙碌為榮。

發展到最後。

一些衙門的官員甚至是跟風值班,攀比加班,沒苦硬吃,漸漸變成了官場不粘鍋與頂級表演藝術家。

但翰林院的這些人,是真忙。

檢討廳這五人若抓不到特進機會在三到五年內升遷,就會被後面的庶吉士趕上來,到那時,仕途將會坎坷許多。

檢討們都如此刻苦。

修撰廳、編修廳的那群人就卷的更加厲害了。

這也來自於張首輔模範帶頭作用的影響。

張居正就是個工作狂。

翰林院所有官員的目標都是成為下一個張居正。

在沈唸的後世記憶裡。

除了紫禁城一下雪,張居正就要出來走一走外,印象最深的就是萬曆不早朝和張居正因勞瘁而死,然後被抄家。他也想擁有張居正的權力,但卻不想擁有張居正的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