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萬曆修起居注

第100章 群賢畢至!大明神劍海剛峰抵京

到時有上千名書生士子圍觀,一旦丟人,那將無處遮掩。極有可能迅速傳遍大明的兩京十三省,甚至如史傳到後世。……

九月初一,午後。

就在沈念疑惑著海瑞為何還未曾抵京時,突然從吏部一名同僚那裡得到訊息。

海瑞兩日前便已在吏部領取敕牒,當日便穿著官服去了都察院,預計會參與九月初三的常朝。

沈念沒想到海瑞竟然到來的如此悄無聲息。

依照海瑞在民間的影響力。

他來京師,夾道歡迎的百姓絕對會超過民間大儒王襞的規模。

但他細細一想,頓時明白了。

海瑞的行程,只有吏部才大概清楚,而吏部的官員胥吏們是不會告知百姓海瑞何時到來的。

因為,被百姓擁戴的海瑞,殺傷力實在太大。

在百姓眼裡,海瑞是海青天;但在諸多官員眼裡,海瑞是海怪物,是海閻王。

官員們都希望海瑞領命後,立即去巡察山西,在京師多待一日,大家都有可能被彈劾。

京師百官,懼海瑞如懼虎。

另外,海瑞定然是一身布衣,隻身進京。

當下的京師,可能已沒有多少人能記得他的相貌,故而才無訊息傳出。

沈念知曉海瑞已經抵京後,準備去拜訪一下他,然後與他商量一下,能否參與百家議政。

海瑞是傳統計程車大夫官員。

他在程朱理學的教育環境下長大,恪守三綱五常,但為人處世又遵循心學的知行合一。

海瑞最崇拜的人,是太祖朱元璋。

他認為當下官員嫌棄俸祿太低,是因私慾太盛;他認為當下朝堂民間的一切醜惡錯誤,皆是因人們沒能遵從聖人與祖宗的教訓。

他很傳統,但也支援張居正的考成法與一條鞭法。

不過他眼中的朝堂百官,沒有一個可稱為正人君子,包括張居正。

何心隱、李贄等人反對皇權專制,反對程朱理學,反對律法太嚴,是因朝廷虛偽者太多。

若他們碰上海瑞,絕對會被駁斥得啞口無言。

尤其是李贄。

他與海瑞儼然如一陰一陽兩個反面,但他是月亮,而海瑞是耀眼奪目的烈日。

海瑞朝著眾人面前一站,便是道德標準,便是大明律,便是三綱五常,便是大明的祖宗之法。

目前,沈念還未向內閣請求海瑞參與百家議政。

一方面是內閣不一定會同意,另一方面是他要先徵求海瑞的意見。

內閣不同意,是因海瑞一旦張口,可能懟的不僅是異端,還有滿朝計程車大夫官員。

在海瑞的眼裡,當世與朱元璋的洪武之治相差甚遠,朝堂中,到處都是法令、祖制、道德的漏洞。

而沈念想先要徵求海瑞的意見。

是因海瑞當下已是一位六十三歲的老人,身體情況如何還未可知,若身體不行,便不能將如此巨大的重擔壓在他的身上。

……

近黃昏。

沈念來到了都察院,告知前廳文吏,欲拜見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海瑞。

不多時。

那名文吏便小跑著過來,道:“沈編修,海僉院(僉都御史的尊稱)請您進去。”

隨即,沈念走進了海瑞的公房。

他在門口就看到了坐在桌前翻閱文書的海瑞。

兩鬢花白,臉龐削瘦,眼眸深邃,坐姿尤為端正,就像一塊帶著稜角的石頭。

“翰林院編修沈念,參見海僉院!”沈念躬身拱手。

海瑞放下筆,站起身來,打量著沈念道:“果然是文如其人,好風姿!好風姿!”

緊接著。

二人坐在一旁的茶臺前開始閒聊起來。

海瑞看上去比沈念還要激動。

他先告知沈念,當時為沈念寫信的緣由,然後便開始聊起了當下的朝事。

海瑞自在吏部報到之後,便將一系列關係山西的政事、軍事、商事等文書,全都找出,細看起來。

二人相談甚歡。

沈念能夠看出,他來都察院的兩日,應該沒有什麼官員理會他。

大家都在躲著他走。

沈念見海瑞面色紅潤、精力充沛,不由得入了正題。

“海僉院,可願參與重陽節的百家議政後,再行前往山西?”

海瑞想了想,然後微微搖頭。

“老夫一肚子的不合時宜,沒多少人願聽老夫講話,不如早早去巡視山西!”

沈念看到海瑞的眼神裡閃過一絲落寞,頓時明白了他的心思。

海瑞入仕多年,怎能不知巡察山西,徹查晉官、晉商勾結之事,乃是得罪人,有可能被人誣陷導致晚節不保,甚至喪命的事情。

對此,他無所畏懼。

但他知曉。

朝廷只是將他當作一把劍,一把需要時抽出,不需要時立即入鞘的劍。

他怕將自己滿肚子的不合時宜道出,朝廷會直接將其罷黜,將巡視山西的差遣也丟了。

沈念看向海瑞。

“海老,朝廷命您巡視山西是為了新政,朝廷舉行百家議政也是為了新政。”

“您來京師的這幾日,應該能夠看到很多人眼裡是沒有朝廷的,是想要打敗朝廷官學的,很多書生士子沒有大局觀,他們眼裡的民,只是讀書人,而朝廷心中的民,您心中的民,是我大明的所有人,我希望您在,有您在大明律便能穩,三綱五常便能穩,當下的新政便能穩!”

“您是知道的,講學無法治世,道德無法治國,沒有朝廷法令的制約,大明將禮崩樂壞,將有傾覆之危,目前的新政,或許在您眼裡仍有諸多缺漏之處,但其卻是能漸漸興盛大明的,希望這次百家議政,您能站到前面,哪怕只是站在那裡不說話,也將對新政大有裨益。”

“只要您能同意,我便向內閣請求。至於巡視山西之事,晚半個月也沒有問題!”

說罷,沈念朝著海瑞重重拱手。

在他眼裡,海瑞一人,足以抵得上千名士大夫。

海瑞站在午門前,便能讓所有心有私念的人不敢開口說話。

海瑞面色凝重。

他知曉沈念想讓他做什麼,他也知曉自己能做什麼。

他從沈唸的眼神裡看到了自己剛入仕時的那種大義與堅韌。

“老夫答應你!”海瑞鄭重地說道。

他什麼都懂,只是不願意與這個濁世同流合汙,但為了新政,為了大明的黎民,他可以在某些事情上妥協,選擇以大局為重。

沈念頓時大喜。

其眼眶發紅,突然忍不住給了海瑞一個結實的擁抱,然後激動地說道:“海老,我代表天下的年輕人,感謝您!”

……

翌日一大早,內閣值房。

翰林學士馬自強帶著沈念出現在張居正的面前。

“什麼?讓海剛峰參與百家議政,不行,不行!”張居正連連搖頭。

在張居正心裡。

海瑞是一把雙刃劍,能攻擊民間異端,也能攻擊朝堂。

“海剛峰過於固執,他雖不否定理學、不否定新政,但一些標準教條,定的過高過嚴,易與王世貞之流一起,攻擊朝政。”

聽到此話,馬自強與沈念互視了一眼。

二人感覺張居正是怕了,怕海瑞也提出權臣專權,宦官干政。

海瑞的殺傷力比王世貞高太多了,其背後站的是大明祖訓,是千千萬萬的百姓。

當然,張居正說的海瑞有些標準過高過嚴,也是實情。

比如:海瑞在任淳安知縣時,上任後,清查淳安縣常例收入,發現常例收入累計一千多兩銀子。

他當即下令:革除淳安縣所有常例。

這個常例,不僅是海瑞這個知縣的常例,還包括縣丞、主薄、師爺、教諭、衙役等。

這導致一群官吏辭職。

然後海瑞便將縣丞、主薄的事務攬到自己手裡,重新召便宜的衙役,他靠著每月五兩銀子的俸祿,靠著在官署後院開荒,竟養活了全家。

然後憑藉一己之力將淳安縣治理的民風淳樸,蒸蒸日上。

這種“聖人”行為,若推廣全國,那估計無人再願當官。

沈念拱手道:“閣老,海僉院雖性情剛直,但絕非迂腐之人,他為了新政,為了大明天下,自然會與朝廷站在一起。”

“另外,要徹底打壓那些異端,還需靠民意,滿朝上下,唯有海僉院最合適,為了新政,請閣老不拘一格用人。”

“大明曆任首輔沒有不捱罵的,但為了新政,一切都值得!”沈念再次重重拱手。

一旁。

馬自強胸膛一挺,朝著沈念瞪眼道:“閣老怎會因被罵而不敢用海剛峰?”

張居正白了馬自強一眼,他怎能看不出二人在唱雙簧。

不過,張居正對馬自強的意見向來都是十分看重的。

此次百家議政,本就是在玩火。

若能有助新政,張居正不介意解禁民間書院,允許生員言政;若使得天下學說大亂,張居正絕對會該抓就抓,該殺就殺。

這時。

馬自強又道:“閣老,有時,海剛峰代表朝廷站在最前面,可能比您站在最前面更合適。”

張居正輕捋至腹長鬚,想了想,道:“此話雖難聽,但是在理,讓他來吧!”

沈念頓時長呼一口氣,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