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大明自隆慶和議之後,已經許久沒有發生過大戰,故而朝堂百官都忙於新政,想著如何充實國庫,根本沒想到京營兵卒都糟糕成這個模樣。
小萬曆道:“其它城門巡守的兵卒,大多也都是這副半死不活的模樣。”
“朕知曉後,本來已經很憤怒了,但是令朕更加憤怒的是,這些巡守的兵卒大多都是冒名頂替之人,真正佔著軍籍的兵卒,拿著朝廷的錢,聘人值守,而他卻在外面快活!”
“他們就是這樣欺瞞朝廷的,他們就是這樣哄騙朕的,他們以為朕年輕,以為朕很好騙!”
說到此話,小萬曆的臉都變黑了。
沈念也羞得直不起頭來。
若兵部與五軍都督府的主官們看到小萬曆此刻的表情,估計就要跪下乞求小萬曆饒命了。
他想到這些兵卒很糟糕,但是沒想到竟然這麼糟糕。
“走,朕再帶你去五軍都督府看一看,讓你看一看真正有軍籍的京營兵卒是如何操練的?”
……
約半個時辰後。
沈念與小萬曆扮作胥吏,令兩名太僕寺的真胥吏走在前面,以檢查戰馬糧草為由,走進了左軍都督府。
左軍都督府的主官乃是英國公張溶,世襲公職,當下主要負責主持朝堂祭祀。
在左軍都督府內的沙場上,有一撥三百餘兵卒組成的隊伍。
他們的日常,除了充當皇家祭祀的護衛外,便是日日操練。
主要有陣法演練、騎術、騎射、衝鋒、包抄、火器使用冷兵器格鬥等操練內容。
這些兵卒,戰鬥力不一定強,但因代表著皇家的面子,沈念覺得他們肯定是規整有秩序的。
然當小萬曆與沈念來到沙場旁,近距離觀摩後,卻不由得大失所望。
首先,人數不足一百。
其次,他們騎馬衝刺,演練陣法,完全就是小孩子過家家,即使隨便在大街上尋兩個會騎馬的青年百姓,也不會如此差勁。
他們能力或許沒有那麼差勁,但是態度敷衍,人人都想著敷衍了事。
這一刻,沈念突然對自己看到的一切產生了懷疑。
“京營兵卒都……都這麼差勁兒嗎?內閣與兵部不可能一無所知吧!”沈念心中喃喃道。
同時,沈念感覺到,今日這大半天的觀摩,小萬曆早已全部知曉,乃是專門讓他看的。
……
近黃昏。
一直很憤怒的小萬曆沒有回宮,而是來到了沈念翰林侍講學士廳。
“五城兵馬司,與賊盜勾結,欺上瞞下,實乃內城之疾;五軍都督府,操練廢弛,敷衍了事,更有人尋人頂替,冒領軍餉,朕非常痛心!”
“當年,成祖皇帝移都京師,意在使得天子守國門,護佑大明江山萬古長安,如今京師內外的防禦都爛透了,朕還如何守國門,難道還要重複當年土木堡之變的悲哀嗎?”
“這些吃著朝廷軍糧的兵丁,沒有一個能打仗的!”
小萬曆氣得上氣不接下氣,緩了緩後,抬頭看向沈念,問道:“沈卿,你可有整頓京營,加強京師內外防禦之良策?”
沈念躬身拱手。
“陛下,京營秩序混亂,非一日一時造成,要想恢復往日榮光,也非一日一時能做到,臣以為,此事應該全朝公議,令兵部與五軍都督府擬定策略!”
小萬曆微微點頭。
“沈卿所言有理!不過朕當下已難以相信兵部與五軍都督府的能力,朕有一個增強京營戰鬥力的想法,卿聽一聽,看是否可行?”
“陛下請講!”沈念很樂意聽小萬曆表達想法。
小萬曆緩了緩。
“當下,京營軍紀廢弛,兵卒索賄吃空餉,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我朝多年無大戰,且文武百官都忙於新政改革,故而忽視了對京營秩序的監管。”
“其二,武將自輕,不敢表現出過於優越的練兵之能,免得被文官猜忌,故而得過且過。”
“目前,朕若突然提高武官地位,顯然不合時宜,有可能會使得文武官員對立。朕覺得,當下軍紀若要整改,急需先整改出一個紀律嚴明,能夠讓所有兵卒視作模範的隊伍。”
“朕決定,仿照正德年間與嘉靖三十一年增置的內府營,選三千青年宦官,增設為天子親軍,內操于禁中,由朕親自訓練,為京營兵卒打個樣!”
小萬曆說完後,便看向沈念臉上的表情變化。
他拉著沈念巡視了大半天,其目的就是為了將這個想法表達出來,並得到沈唸的認同。
“內操于禁中。”
沈念聽到這五個字,瞬間便知小萬曆的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了。
他甚至懷疑,今日下午所見的京營兵卒之不堪,全是小萬曆命人表演出來的假象。
其目的,就是為了建立內操軍。
建立內操軍,首要目的根本不可能是為京營兵卒打樣,而是要增強皇權。
沈唸對小萬曆急於增強皇權並不反對,因為當下小萬曆即使親政也離不開張居正和他。
但是,一旦內操軍建立,小萬曆親尋,主要負責執行的人就變成了司禮監。
宦官之勢將再次擴大,這是沈念不願意看到的。
沈念知曉,小萬曆清楚此想法讓內閣三閣臣接受非常困難,故而他便想將沈念拉到自己的船上,先說服沈念,然後再讓沈念出力說服三大閣臣。
沈念想了想,道:“陛下,臣以為此想法定有所作用,但能否實施,還要看三閣老、兵部與五軍都督府的想法。”
沈念不贊同也不反對。
小萬曆的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朕肯定是要徵求三位閣老與兵部、五軍都督府的想法的,既然沈卿覺得此想法有所作用,那朕就拜託沈卿將此想法撰寫成文了!”
沈念在小萬曆開口前,便猜到小萬曆會說此話。
在他今日下午上小萬曆的馬車那一刻,他已註定會成為此想法的撰寫者。
“臣遵命!”
沈念只好先答應下來,然後再想對策,他絕不會允許內操軍出現在禁中,令宦官之勢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