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明末當宗室

第1237章 孫鎬到達

由七艘遠洋艦組成的艦隊正航行在北太平洋上,由大明朝著新大陸的方向行駛著。

這七艘遠洋艦中其中有三艘是屬於鄭鴻逵所屬遠洋艦隊的戰艦,而另外四艘雖然艦體不小於戰艦,甚至更大些,可實際上卻是直屬於內務府的遠洋武裝商船。

自從大明在新大陸外封藩王之後,大明打通了海上通往新大陸的航線。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朱敏澄在新京附近發現了金礦,並且抓獲周邊的土著對其進行開採後,內務府那邊就瞬間來了精神,徵求皇帝同意後,內務府以最快速度建造並從歐羅巴那邊購買了幾艘遠洋武裝商船,以此組建了一支專門來往大明和新大陸的商隊。

這支商隊的出現不僅帶來了巨大的利益,更使得遠洋艦隊的後勤壓力減輕了許多。

畢竟在之前的計劃中,遠洋艦隊還要承擔來往新大陸的人口、物資、貨物等各方面的補充,再加上現在遠洋艦隊已分別在新永州和新京這邊設定了港口,駐紮了分艦隊和士兵,鑑於新大陸的封國建立時間不長,還遠沒達到完全自給自足甚至回饋大明的程度,所以許多東西基本都要靠遠洋艦隊自己從大明那邊運來。

遠洋艦隊自己不是沒有船,但所擁有的船基本都是戰艦,這些戰艦作戰沒有問題,運輸物資就有些不足了。而內務府插手這條航線正好補充了遠洋艦隊的這塊短板,同時也能滿足新永州和新京那邊的各方面補充,與此同時,內務府也透過插手這條航線在短短一年中就賺得盆滿缽滿,從目前情況來看,用不了再過多久,最初的造船購船投入就能全部賺回來,之後就全是純純的獲利了。

孫鎬站在艦隊的一艘戰艦上,眺望著遠處。

他的三年守孝期已經滿了,其實現在這個時代所謂的守孝三年並非是三十六個月,而是二十五個月,也就是說守孝三年只需要守孝兩年零一個月即可,不是後世人所想象的足足三年。

在這二十五個月中,孫鎬在家鄉結廬,為其父孫承宗守孝。守孝的同時他沒有和外界隔絕,除了每日麻衣粗食外,對於外界的情況同樣很是瞭解,幾乎每隔幾日就有不少訊息由家人送至他的草廬,其中還有來自於新大陸朱敏澄的書信,透過這些,孫鎬對於朱敏澄在新大陸的情況基本有了瞭解。

另外,孫鎬當然記得自己和朱敏澄的約定,等自己守孝期滿後會去新大陸幫朱敏澄。在新大陸的朱敏澄的來信中也體現了這點,信中寫了不少他在新大陸的見聞和施政方略,包括遇到的許多問題,還有期望孫鎬能早點過來幫自己的語句。但守孝期的孫鎬實在是沒辦法離開,就算要去也得等他守孝完成,所以孫鎬只能耐心等待,在等待的同時孫鎬找了不少書來研讀,並且為未來前往新大陸做一些準備。

說起來也奇怪,之前孫承宗在的時候,孫鎬讀書並不怎麼樣,對於四書五經這些東西只能說勉強通讀,要論做文章走科舉一途根本不成,這也是孫鎬最終連一個秀才都沒考上的緣故。

因為這個原因,孫承宗在的時候也不知多少嘆息,嘆息他孫家的子弟居然沒能一個如同自己一樣能在科舉上嶄露頭角的,尤其是孫鎬這個小兒子,人品雖好卻根本就不是什麼讀書的料,尤其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發平淡,看來以後只能靠著自己死後的恩蔭了。

但沒想到,守孝期間的孫鎬雖然依舊對四書五經這些玩意不感興趣,但對於時文政事這些卻頗有天賦,尤其是他在結廬時期整理了父親遺留下來的許多書信文書,透過孫承宗為官數十年,包括他在朝中當閣老和後來去遼東擔任薊遼督師時留下的諸多文字記載,從中收穫良多。

除此之外,孫鎬還找來不少史書和雜書來看,對其中內容進行逐一分析和驗證,進行了一番仔細研究。短短二十五個月中,孫鎬就變得和之前完全不同了,雖然看起來還是原來的孫鎬,但氣質卻變沉穩了許多,就連目光相比之前也更為堅定有力。

守孝期結束後,孫鎬就離開了家鄉,孤身前往山東的萊登。現在的萊登是大明北洋海軍的駐地,商業貿易方面已逐步移往南部的通商口岸青島。而大明遠洋艦隊在萊登港口也有泊位,此外遠洋艦隊的衙門同樣也設定在萊登,孫鎬抵達萊登後直接就找到了遠洋艦隊在萊登的衙門,拿出了朱敏澄任命他為王府長史的官憑,見到了鄭鴻逵。

對於孫鎬這個人鄭鴻逵自然是知道的,不僅是因為孫承宗的緣故,更因為朱敏澄。

這些年朱敏澄陸續從新大陸給孫鎬送了好幾封信,這些信件都是由遠洋艦隊從新京帶回來的。鄭鴻逵作為遠洋艦隊的提督,沒有他的許可這些信怎麼可能到孫鎬的手裡?所以他早就知道孫鎬是朱敏澄的長史,而且這件事就連皇帝陛下也是之前就答應和認可的。

見到孫鎬,鄭鴻逵很是熱情招待了他,當得知孫鎬詢問最近是否有船前往新大陸的時候,鄭鴻逵也如此告訴他半個月後的確有一支船隊前往新大陸,不過考慮到孫鎬從未出過海,鄭鴻逵建議他不必這麼急,反正都等了這麼久了,不如暫且在萊登停留些日子,由他安排孫鎬先走幾趟近洋,等熟悉了海上後再坐船前往新大陸。

這個建議被孫鎬拒絕了,孫鎬都等了兩年多了,哪裡還想繼續再等下去?他現在迫切希望儘快前往新大陸見到朱敏澄,從而做一番自己早就想的事業。至於不習慣海上?這又如何?孫家人就連上軍陣廝殺都不怕,作為孫承宗的兒子,區區大海又算得什麼?無非就是暈船罷了,既然那些海軍將士能行,他孫鎬一樣可以!就這樣,在孫鎬的堅持下他最終登上了最早前往新大陸的船隊,由於鄭鴻逵作為提督這一次不出航,就把孫鎬交給了這次船隊的指揮官照應,並把他安置在了最大的一艘戰艦上。

在出海之初,孫鎬還是不以為然,可沒過多久變幻莫測的大海就給孫鎬一個下馬威。僅僅不到兩日,隨著船隊離開渤海灣,正式進入太平洋轉道北上後,孫鎬就開始暈船了,這一暈就是昏天黑地,幾乎是吃什麼吐什麼,整個人都不好了,躺在床上氣若游絲,難受的想死的心情都有。

靠著船上的醫官的藥草,還有孫鎬自己的毅力,他最終還是戰勝了暈船這一關。半個月後,漸漸恢復過來的孫鎬也開始熟悉了船上的生活,隨著身體狀況的好轉,孫鎬在船上的日子也變得和開始不同,相比其他人來說,遠洋航海是艱苦和無聊的,可孫鎬卻透過這次經歷不僅每人找船上的水手和軍官交談,從他們口中瞭解航海的知識和新大陸的見聞,空閒之餘還在船艙中看書,或者記錄這一路的所見所聞和感受。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隨著艦隊的航行,他們終於離著新大陸不遠了。就在前幾日,艦隊已完全繞過了新大陸西北端的海灣,朝向東部航行,按照艦隊所提供的海圖,用不了多久艦隊就能先抵達新永州,也就是永王朱慈炤的封地。

在船上,已完全適應了航海的孫鎬站的穩穩的,他的目光朝著左前方,因為按照海圖的顯示左前方就是新大陸的所在了。就在他心中暗暗計算著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看見陸地的時候,頭頂上傳來了瞭望手的發來的訊號,跟隨艦隊一起這麼久時間,孫鎬對訊號的判斷已早就嫻熟,一聽就明白這訊號代表的意思。

“新大陸!終於到了!”孫鎬笑著對自己道,下意識踮起腳尖繼續向左前方看去。相比高高的桅杆上的瞭望手,在甲板上的孫鎬自然不如對方看的遠,不過僅過了一刻鐘左右,隨著腳下的戰艦劈開波浪的快速航行,在左前方的遠處,漸漸出現了一個輪廓,緊接著地平線就從海面跳躍出來,當看見地平線的一刻,艦隊上所以人都不由得歡呼起來。

新大陸到了!沒錯!他們的左前方就是新大陸的所在,海岸線越來越清晰,陸地也越來越看得清清楚楚。但要抵達新永州還需要兩日的行程,可就算這樣,他們這一趟遠端的航行即將抵達終點。

兩日後,艦隊先靠上了新永州的碼頭,兩年多的時間過去,新永州這邊早就不是當初不毛之地的模樣,碼頭雖遠比不上萊登那邊的規模,卻也略有氣象。而且離著碼頭不遠的地方,就是新永州的城市所在,新永州城面積不算大,比起大明的縣城還略小些,不過因為這些木材、石料什麼都不缺,城市規模建的極為紮實,再加上這兩年陸續由國內前來新大陸的人,也使得這裡漸漸有了些人氣,在城市的周圍還有一些小型村落和開墾的土地,眼下正是初夏的集結,這裡的氣候相比孫鎬的老家略涼快些,可從土地的耕作情況來看,瞧起來很是不錯。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