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二世給予大家的第一印象極佳,這位國王非但沒有那些大貴族的驕傲和不屑一顧,反而平易近人,更和善親切。
見到眾人後,查理二世不僅很快就記住了這些人的名字,還親切的把他們一一扶起,友善交談著。用這種方式拉近關係,消除對方的心中的緊張情緒,在查理二世如此態度下,大家漸漸都平靜了下來,更為能見到國王后的緊張情緒轉變成了感激和敬佩。
在一旁,王子輝笑盈盈地看著這一幕,查理二世的這番舉動是他早就私下商議好的,這一次回英國其主要目的就是拉攏各方,為奪回王位做準備。而查理二世目前最大的對手就是護國主的繼承人理查,雖然英國教士和貴族們已經有意迎接查理二世回國,並和理查產生了激烈的矛盾,但這件事才剛剛開始,最終勝負還不得知。
而且查理二世想要恢復王位,坐上國王的寶座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一旦英國國內有人否決查理二世復辟,甚至因為其他歐羅巴國家的影響所至準備重立新的國王的話,這就讓查理二世會面臨一個更嚴重的問題。
所以在這一切前提下,查理二世哪怕回到了英國也不是百分百能拿回王位的,其中必須做出一些姿態來贏得更多的支援。相比歐羅巴諸國,熟讀史書的王子輝更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君王的魅力往往會起到關鍵作用,而展現這個魅力就需要君王做出一番禮賢下士和讓人敬佩、親近的舉止。
這就和《三國演義》中的劉備一樣,劉備以區區一個含糊其辭的宗室身份最終成為蜀漢的皇帝,靠的就是他的個人魅力。善待臣子,如沐春風,禮賢下士,仁義無雙……。
這些就算是表面,也能起到極大的效果。尤其是對普通人和低階貴族來說起到的作用更大。再加上只要拉攏住多佛的貴族、官員和平民們,那麼登陸英國的第一步就順利完成,然後依託多佛就能站穩腳跟,隨後再以多佛為基礎向北進軍,拉攏更多的人圍繞查理二世形成一個團體,從而最終影響到英國的政局,迫使在倫敦的教士和大貴族,包括國會和理查產生激烈的爭鬥,為接下來複闢王位掃清障礙。
不得不說查理二世畢竟在大明生活了幾年,對於王子輝的建議執行的有模有樣。而且查理二世原本就是一個有相當魅力的人,他短短几句話和展現出來的姿態就折服了所有人,更讓羅伯特他們深深認為這是一個好國王,這樣的國王才是英國民眾所需要的君王。
在碼頭上做了一番姿態後,羅伯特等人這才想起帶領查理二世前往多佛市區。
查理二世自然對這個建議不會拒絕,他欣然同意,讓羅伯特等人帶路,然後由他的衛隊護送著朝著不遠的多佛市區而去。一路上,查理二世拒絕了羅伯特准備為他準備馬車的建議,笑著說自己好久沒有回到英國了,既然踏上了祖國的領土,作為國王的他想好好看看英國如今的風貌,近距離的和自己子民們接觸,瞭解他們的生活和需求。
這個態度更讓眾人對查理二世好感大增,一行人邊走邊聊,當他們即將抵達多佛市區的時候,得知訊息的治安官等人終於趕到了,見到國王陛下後這些人連忙上前覲見行禮。
對於他們的到來,查理二世依舊和顏悅色,微笑著和他們親切交談了幾句,打消了對方的顧慮,隨後在這些人的陪同下抵達市中心。
這時候的多佛已經沸騰了,因為查理二世的登陸和到來讓在多佛的人奔相而告,一時間市中心來了許多人。有普通的官吏,也有低階貴族子弟,還有當地計程車紳、商人、手工者和平民,甚至連貧民和城裡的叫花子都在裡面湊熱鬧,踮起腳尖想親眼看一看這位國王。
面臨這個場面,查理二世也不心虛,他拒絕了治安官為確保自己安全驅逐這些人的打算,親自走在人群中親切和所有人親切問候,這番舉動贏得了無數歡呼聲,更有著喝彩聲,而在這些聲音中,還有一些“國王萬歲!陛下萬歲”的呼聲,隨著時間的推移,後者呼聲越來越響亮,最終響徹一片,整個城市都是歡呼國王陛下的到來,歡呼這位君主的出現。
最後來到市中心的市府,查理二世登上市府的臺階,面對眼前黑壓壓的人群,他當著大家的面做了一次演講。這番演講並不算長,但話語中卻讓所有聽到講話的人們激動的熱淚盈眶,更堅定了擁護這位國王的信念。
當著所有人的面,查理二世闡述了三點。
第一點,他回來了!回到了自己的祖國英國,作為英國的國王,他流亡海外多年終於回來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